01.03 市場需求大,農民種植後價格年年降,消費者:受益的不是我們

中藥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民間一直很受歡迎,以前在不少農村地方有個什麼小傷小病,都是在地裡找一找,抓一把對症的草藥熬湯喝掉,在很多農民看來這些草藥雖然見效不快,但勝在不值錢還方便,地裡大把都是,如今更是有農民朋友放棄種植糧食,改成專門開始在田裡種植這類常用的草藥。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類草藥中,比較出名也相對好種的白朮,由於白朮的藥效大多針對我們日常常見的病症,運用範圍很廣,像是農村的老中醫就很喜歡收集白朮,而城市裡一些中藥店也會囤積很多,除此以外,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優質白朮被銷售到國外,所以別看白朮長得不起眼,其實市場需求很大。

市場需求大,農民種植後價格年年降,消費者:受益的不是我們

曾經的白朮在市場上價格是很高的,因為供不應求的關係,從05年開始價格就持續上升,07年的時候更是賣到了一斤8塊錢的高點,許多人就看準這個機會,盲目跟風種植,於是果不其然,從2011年開始,種植白朮的人越來越多,供過於求,再加上我國中草藥種類繁多,白朮本身的優點是便宜且適用範圍廣,在大幅度漲價之後,大家自然就會使用它的替代品,所以農民種植後價格年年降,儘管逐漸的找回市場,但如今新鮮白朮的售價一斤差不多穩在1.5-3塊左右,根據產地不同有些許浮動。

市場需求大,農民種植後價格年年降,消費者:受益的不是我們

要知道草藥的種植也是需要成本的,像是土地租金和人工薪資之類,在種植過程中,還需要購買化肥農藥以及優質的種苗,好不容易種出來吧,到了收穫的時候還得出錢進行加工炮製成乾白術片,不然無法長期儲存,所以這樣子粗略一算的話,一畝白朮的種植成本可能都在四千多左右,而一畝地頂多產出幹品500斤上下的白朮,按現在幹品一斤15元左右的市場價格計算,收益其實並不高,所以有些種植戶就乾脆繼續壓縮成本,使用各種催化劑,讓白朮儘早成熟。

市場需求大,農民種植後價格年年降,消費者:受益的不是我們

但眾所周知,中草藥的價值是要用年份來衡量的,越是種植時間久的草藥,藥用價值也就越高,哪怕是白朮這種不怎麼稀有的草藥也不例外,生長時間越長,它們吸收的營養越多,能夠發揮的效用也就越高,所以很多消費者就吐槽:雖然白朮價格下降,可受益的不是我們。

那些追求產量,追求利益的種植戶很多時候都會以次充好,把剛剛成熟沒多久的白朮當作成熟很久的販賣,現在市面上流傳的白朮的藥用價值都有大幅度降低,像是以前中藥丸子都很小一顆,現在買到的中成藥都很大個,就是因為質量不夠只能數量來湊,想要達到同樣的藥效只能多放一些藥材,而那些真正品質好的白朮,很多其實都用來出口了,根本到不了我們面前。

市場需求大,農民種植後價格年年降,消費者:受益的不是我們

不光是白朮,其實現在的中草藥市場都很混亂,以次充好的事情發生太多次,很多中藥的質量都不好,這是一個大環境現象而並非個例,所以大家在購買中藥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儘量在大藥房直接提貨,想要種植中草藥的朋友也一定要小心挑選種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