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徐崢拍了部電影“吐槽”媽媽:

“在你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受疫情影響,大年初一,《囧媽》在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歡喜首映等平臺與全國觀眾見面。這是歷史首次春節檔電影在線首播。

《囧媽》直擊中國家庭親子關係中最難治療的頑疾——控制。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徐崢飾演的中年男孩徐伊萬,陰差陽錯與媽媽盧小花坐上了開往莫斯科的長途列車,不得不在狹小的臥鋪車廂裡相處6天6夜。

媽媽不管他餓不餓、想不想吃,就不停往他嘴裡塞小番茄、煮雞蛋;要他吃一整盒紅燒肉,卻偏偏在他吃上癮、只剩最後一塊時蓋上盒蓋沒收,說要避免他長脂肪肝。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盧小花會隨時強迫兒子擠出笑臉拍照;監督兒子的眼神有沒有顧盼陌生女人;甚至連兒子的性生活細節也要知道,質問為什麼孩子出不來。

徐伊萬受夠了媽媽無孔不入的控制,可不論他想反抗還是想逃離,盧小花都能以一句“我是你媽”“媽媽無非就是讓你好”,使自己的行為變得正當。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對盧小花來說,明明想靠近兒子,得到的卻是兒子“你跟我的距離必須超過10米”的排斥;對徐伊萬來說,明明深愛媽媽,卻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媽媽、與媽媽和諧相處。

母子倆上次擁抱,還是在多年前伊萬爸爸的追悼會上……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盧小花、徐伊萬的母子關係是無數中國人家庭關係的縮影。

身處被控制汙染的關係,每個人都很痛苦,遠了冷,近了疼。

平日還可以靠拉開物理距離迴避矛盾、降低衝突幾率,春節加上時下的防疫隔離,卻像那節逼仄的車廂,將一家人“圈禁”在一起。

除了不歡而散和粉飾太平,我們與父母、孩子的關係怎樣才能真正破局?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你怎麼一點都不乖

盧小花很氣憤,氣的是兒子怎麼一點都不乖,怎麼那麼叛逆。

乖,就是執行她的指令,達成她的期待。因為她是媽媽,她是出於好心,她要求的正當性、正確性就無需被討論,不能被質疑。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真是這樣嗎?世上什麼人、什麼行為的正當性、正確性無需被討論、不能被質疑呢?

只有神和神的行為。可媽媽是人,不是神。一句“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卻賦予了傳統中國父母神一般的權力和免責盾牌。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探討由這種不平等帶來的親子關係痛苦,觸發於導演徐崢在真實生活中與母親的相處困難:

“我媽媽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會‘間歇性失聰’。比如說喝一杯豆漿,問完之後來一句‘隨便你’。我說我不要,她說好,又說那你喝一杯豆漿吧,我說不要。過一會兒我看電影,她默默在我前面擺了一杯豆漿。

有段時間我突然想一個問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跟我媽媽的關係變成那個樣子,一見面就要吵架。

媽媽一說‘你要注意身體’之類的,我就很煩很煩,我也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我就聽不進去,屏蔽了,很逆反。

我媽又覺得‘你怎麼不按照我說的那樣去做’?”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何止徐崢呢,“人精”時尚男公關坐擁10種社交模式也搞定不了控制型親媽。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這是27歲的時尚男公關天天和他55歲的媽媽邢蘭榮。退休前,邢蘭榮是一名建築預算員。

在騰訊新聞出品的《不好說特想聽》節目中,天天要對看不起他工作的媽媽做一次述職,其間夾帶出大量親子關係矛盾。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天天的朋友圈屏蔽了媽媽,長期以來,維持親子關係不至徹底崩解的方式是靠“不溝通”,因為“溝不通”

天天幼年時期,父母將他交給爺爺奶奶帶,對他缺少陪伴。上下學,媽媽沒有接送過他;沒有給他端過愛吃的菜;幾乎沒給過零花錢。

回到父母身邊後,天天看到的是父母每天都在打架,令他害怕到經常要去請求外人幫助。

向媽媽訴說內心恐懼,媽媽卻說:“這不都是正常家庭出來的孩子要經歷的嗎?”

媽媽拆掉了天天臥室的門鎖,留下兩個空洞;破譯他很多密碼,經常查他手機,偷看他日記;在他洗澡時推門就進……身邊朋友都調侃:“你媽是特高科的嗎?”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少年時代,生活空間被媽媽全面入侵,沒有隱私;以致搬出父母家後,天天在自己住處多個角落安裝了攝像頭,才能增強安全感。

天天滿18歲那天,媽媽突然不再提供經濟支持,要求他即刻實現獨立。天天去英國刷了一段時間盤子後,回到家鄉北京謀生。

對兒子的工作,邢蘭榮言辭中總透露出鄙夷。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她希望兒子的工作體面、穩定,又要求兒子買房買車,卻沒有意識到這兩種要求是矛盾的——在北京這種地方,房子和車子靠穩定坐班是坐不出來的。

作為媽媽,她似乎一片苦心且永遠有理,實則只關心自己的指令是否得到貫徹、控制是否得到實現,而不關心兒子的真實感受。

這給天天留下了心結,沒事不願回家。

這時邢蘭榮又哭著說:

“人家都有孩子回來,我沒有。

如果沒有你,我和你爸的婚姻早就完蛋了。

你是我的全部。”

不論兒子回不回來,她都會大晚上的烙肉餅等兒子吃,希望用這種方式引發兒子的不忍和妥協。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天天覺得很累,總要被迫將自己偽裝成媽媽想要的樣子,按照媽媽期待的方式去生活。

他形容自己像個傀儡,真實的自我從來不被接納。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傀儡的無能感深植內心,影響天天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他顯得既叛逆又怯懦,缺乏心智的穩定和成熟。

邢蘭榮貶斥兒子,卻不肯承認,這正是她長期的控制、打壓造成的。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忽視對方感受的關係必然垮掉

缺乏換位思考,親子關係的裂痕難以彌合。因為關係的本質不是對錯論爭,是對對方感受的看見。

控制的本質,卻是對真實感受的打壓。

被控制長大的孩子,又會不自覺地在其他關係中複製控制別人的模式,無法和人建立起有真實情感互動的關係。

明星親子真人秀《一起出發吧》(原名《爸爸去哪兒第六季》)當中,“小包總”楊爍如軍閥一般嚴酷控制兒子楊雨辰的一言一行,成為2019年的負面家長典型被罵上熱搜。

我們看到,當時7歲的楊雨辰,已經在節目中沿襲爸爸對待他的方式去對待別的小朋友。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見到3歲的樂那多(演員耿樂之子)哭著找媽媽,楊雨辰不是出於自然天性去擁抱、撫慰小弟弟,而是命令他:“不許哭,不許想媽媽”。

對一個3歲孩子來說,想媽媽是能控制的嗎?

見此情景,無比心疼樂那多,也心疼被控制型父母扭曲掉天性、視真實感受為洪水猛獸的小雨辰——他被“管”得太多、“愛”得太少了!

《囧媽》當中,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則是將母親對待他的方式延續到了親密關係當中,去改造袁泉飾演的妻子張璐。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在你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徐伊萬對母親說的話,張璐也曾對他說過:

“你心裡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一部喜劇電影,在這處對輪迴的呈現中透漏出悲傷的底色。

如果不能看見、反思和改變這種輪迴,我們與最重要他人的關係便必然走向悲劇。

《囧媽》讓徐崢思考:

“我們總是會有一種模式:你怎麼不按照我這樣?我是為了你好啊,我是因為愛你啊。

你要尊重他是什麼樣子,他本身是獨立的,他如果覺得自己穿這兩件衣服夠了,你就要允許他這樣子。

對我們的下一代也是,否則我們又會把上一代給我們的模式複製到我們的下一代去,結果小孩子也是跟我們很逆反。

這種模式只會帶來無窮的爭執,親情慢慢就淡漠了。

希望父母看完電影之後,會覺得跟孩子相處時,可以換一種方式。”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願親情走向擁抱

一位媽媽曾給尹建莉

老師寫信,訴說她的苦惱:

我有一個女兒,快15歲了,我跟她的關係非常不好。她對我的關心基本不接受,這讓我很難受,現在又不敢打她,我只有用或是自虐來威脅她,但是好像也沒有太大的作用,我該怎麼辦?我們經常因為很多事發生衝突,比如:1.現在天氣很冷了,但是她就不願意穿多點;2.她喜歡的鞋子壞了(是她自己去買的,我不喜歡她穿那樣的鞋子),她寧可穿她的壞鞋子也不願意穿我為她買的新鞋子;3.她補課回家時,我看見下雨了,想著她沒有帶雨傘,天又冷,好心去接她,她還不高興我去接,要自己回家……她真的很傷我的心,我現在都不曉得該咋辦了?請尹老師指教。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尹老師給她回信說: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此信中,你列舉了三件事,說明你女兒不近人情,對你的關心總是不領情,而我看到的是你過多地侵犯了孩子的私人生活領域,給孩子帶來嚴重打擾。你“越界”了,但你卻沒明白“被入侵者”為何生氣。你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喜歡全面介入孩子的生活。動機沒錯,結果卻不好,因為在每一種介入中,你在意的是自己的意見有沒有被採納,自己提供的幫助有沒有被接受,卻不在意孩子想不想採納,願不願接受。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比如第一件事,你感覺天氣很冷了,覺得孩子應該多加些衣服,但孩子不想加,於是你們就起衝突了。在你的話語裡,我讀到了你的立場:若你和孩子的意見相左,必須是孩子放棄自己的願望,服從於你的意願,你默認你的想法是對的,孩子的想法是錯的。所以你理所當然地認為,她自己買的鞋子是不好看的,你看中的才叫好看;她想穿自己喜歡的鞋子是可笑的,不穿你為她買的鞋子是可惡的……孩子不但應該接受你的選擇與關心,還應該對你表示感恩——看到自己的強盜邏輯了嗎?沒錯,

你真正在意的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與其說你關心孩子,不如說你最關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落實,是否得到回報。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你不光用強迫和打罵的方式逼她接受你的控制,還用哭或是自虐來威脅她——利用孩子對你的感情和對成人的敬畏來綁架她,逼她就範——你越是事無鉅細地“關心”,越是對孩子的世界形成入侵,對她的心理和精神進行毫不節制的打擾。你感覺自己是富於責任感的媽媽,但孩子感覺到的是控制,是不愛。在孩子眼裡你是強盜一般的人,她必須時時提防你、事事抵抗你。可以推測,你的越界行為是從她很小時候就開始的,這麼多年下來,孩子要耗費多少能量來對抗你的干涉,她的心思都被迫用於提防你了,又怎麼可能接受你的“關心”呢?這種情況下,哪怕是你雨天送傘,她也會本能地表示不快。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信任和欣賞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摯的愛。不管遇到什麼事,你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去決定,相信她有能力進行選擇和決策。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精彩,哪怕孩子真的錯了,你也要允許她去犯錯,平和地接納她的不精彩。不要害怕失敗,失敗經常是有價值的,尤其對青少年,不去犯些錯,哪裡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比如,如果她因為穿衣太少凍感冒了,感冒就感冒了,她可以試一下不及時加衣的壞處呀。再說,難道你每天關心她的穿衣她就不感冒了?下面的建議也很重要。你不必為過去自己的“越界”而過分內疚,不必因此對自己耿耿於懷。誰都對孩子犯過錯誤,放下自己的過失就像放下孩子的過失一樣,都是修改過失的必須,否則又會陷入新的困境。你只有真正原諒了自己,才能真正接納孩子。——摘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之《劃清你和孩子的界限》

關係的理想狀態是彼此理解,彼此看見。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受限於雙方的認知水平和改變能力。

誰要先踏出第一步呢?

我們可以將原則理解為:誰痛苦誰改變,誰強大誰改變。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如果你面對的是年邁父母,可以嘗試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給他一個擁抱。

也可以嘗試放棄對父母的改造,接受父母的限制,去過好自己的人生。

當然,你還可能發現,看似冥頑不化的父母也期待著與你的和解,積極尋找著與你溝通的方法。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如果你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孩子,那麼做好父母就是你的責任。

沿襲舊模式固然比反思、改變要方便、容易得多,但危害已經呈現,或者“指日可待”。

這個疫情籠罩下的特殊春節,願你和你最重要的人走向和解,激活親情,不再“囧”。

最後,

尹建莉父母學堂祝願大家身體康泰,鼠年順遂!

逃離“囧媽”,徐崢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