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十大名刀-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

十大名刀-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身經百戰,所向披靡。純屬小說演義所說。根據史料研究,小說和傳說中提到的三國名將關羽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在當時並無此物,真實的青龍偃月刀是在唐宋才出現的兵器。而關羽的偃月刀之名,原稱"掩月刀,最早見於《武經總要前集·器圖》。《武經總要》成書於北宋初期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是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軍事和兵器大百科全書。書中"刀八色"章節共繪製了當時軍隊中使用的八種刀形,除手刀為短柄武器外,其餘七色均為長桿刀,包括"掩月刀"。根據圖式,"掩月刀"之刀頭闊長,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頭與柄連接處有龍形吐口,長杆末有鐏。"刀八色"中的"屈刀"、"鳳嘴刀"與"掩月刀"形式相仿,當時雖有細分,在後世則基本以"偃月刀"通稱這一類帶背刃的長柄大刀。作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過笨重且製造成本昂貴,在格鬥戰場並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陣列和操練時顯示軍威,或成為宮殿侍衛和鹵簿的儀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變成了武舉考核臂力的道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