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國演義》趙雲打仗喊常山趙子龍,張飛打仗喊燕人張翼德,那關羽是怎麼喊話呢?

莫先森123


馬弓手關羽請戰華雄

《三國演義》中,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主要就是張飛乃幽州涿郡人氏,涿郡在戰國時屬於燕國,因而張飛就自稱燕人。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也是因為趙雲乃常山真定人。

張飛字翼德,趙雲字子龍,關羽字雲長。

按照“地名+姓+字”的邏輯,關羽的自稱自然就是:吾乃河東解州關雲長是也!


不過,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自稱是不斷變化的,今天金兔就來聊聊《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自稱都有哪些吧。

1.自稱“小將”

《三國演義》第五回,溫酒斬華雄前,關羽見各諸侯的猛將都敗於華雄手下,遂自告奮勇挑戰華雄。此時的關羽不過一馬弓手,說白了就是一個小兵,而關羽請戰華雄時,並非像《新三國》中自稱“馬弓手”,而是自稱“小將”,《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

“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2.漢壽亭侯(爵位)+關某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關羽過洛陽時自稱:“吾漢壽亭侯關某,敢問借路!”過黃河渡口時,關羽自稱:漢壽亭侯關某也!

3.單稱“我”

《三國演義》四十二回,劉備兵敗當陽,趙雲血戰長坂坡,張飛吼斷長板橋,可曹操大軍依舊緊追不捨,關鍵時刻,前往江夏借兵的關羽及時趕到,此時關羽自稱“我”。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

當頭那員大將,手持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去江夏借得軍馬一萬,探知當陽長板大戰,特地從此路截出。”

4.單稱“關某”

《三國演義》中,關羽最常見的自稱非關某莫屬,例如,《三國演義》第二十回,呂布殞命白門樓,曹操舉劍欲殺張遼,關羽就是自稱關某;二十五回,關羽土山降曹,面對甘、糜兩位夫人,關羽自稱關某;演義第二十六回,關羽向曹操請命圍剿汝南黃巾餘黨龔都、劉闢,關羽依舊是自稱關某。

再比如第五十回,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當時曹操赤壁大敗後,準備逃回北方,關羽奉諸葛亮命令在此守護華容道,關羽見到曹操後是這麼說的:“關某奉軍師之命,在此等候丞相多時了!”關羽自稱關某,實際上是一種謙稱,既無高傲之意,也不顯謙卑。

5.關雲長

例如,《三國演義》第七十回,關雲長水淹七軍,關羽想勸降龐德,就對龐德說:

“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受死!”

總的來說,關羽的自稱是比較多的。可能有人要問,關羽何不學趙雲、張飛,用“地名+姓+字”自稱,即:吾乃河東解州關雲長是也!說起來也很好理解。此前,關羽是官府通緝的殺人犯,關羽要是自報家鄉,很容易就讓人瞭解到這段“黑歷史”,而關羽不想讓他人瞭解自己的過去,就用了其他自稱。


金兔歷史


關羽的自稱當然是:吾乃河東解良關雲長是也!

《三國演義》可是尊劉貶曹的,劉備及劉備手下的文武大將都描寫得生虎活虎,戰無不勝,就連自稱也顯得與眾不同及獨樹一格,而劉備手下五虎上將更是首屈一指的猛將,但劉備手下的大將都有非常分明、與眾不同的性格。



趙雲的性格是勇猛無敵、霸氣十足,張飛的性格是暴燥剛烈、火氣十足,關羽的性格是盛氣凌人、傲氣十足,如果只能有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趙雲-霸,張飛-火,關羽-傲,就連他們對自已的稱呼也是各不一樣。

先說趙雲。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趙子龍單騎救主,當陽長坂之戰中,趙雲單騎救後主被曹軍追殺,趙雲武力驚人,獨闖曹軍大營,曹軍無人可擋,曹操看到於是讓曹洪去問趙雲姓名,趙雲應聲答道: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因此”常山趙子龍“就成為趙雲的自稱,在演義中趙雲多次自稱”常山趙子龍“,無非也就是地名+姓名而已,算不得什麼特殊的,但是趙子龍在長坂一戰,七進七出,不僅單騎救主,而且憑一人之力斬殺曹營五十多員大將,憑此一戰,趙雲揚名立萬,曹軍中聽到常山趙子龍五個字,更是膽戰驚心,在之後的戰爭中,只要趙雲報出”吾乃常山趙子龍“的名號後,聽過威名的敵軍基本上不敢與趙雲作戰,趙雲更是打出”常勝將軍“的句號。

沒錯,趙雲就是這麼猛!



再說張飛。

《三國演義》第五回破關兵三英戰呂布,虎牢關前,張飛第一次與呂布交戰,張飛一來便 大吼: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反而是呂布一聲不吭的與張飛交戰,接著關羽、劉備都加入戰團,這就是演義中著名的”三英戰呂布“,這也是張飛第一次自稱為”燕人張飛“。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張飛為了替劉備擋住追,一人一騎立於長坂橋上,曹軍追兵都到了,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 人都到了橋頭,但看見張飛一個立於橋上,懷疑是諸葛亮的計謀,都不不敢上前,這時張飛見曹軍不敢上前,大吼: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仍然沒人敢上前,曹軍大隊人馬就這麼看著張飛,張飛被看毛了,又吼了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 誰敢來決死戰?張飛這一吼還把曹操手下大將夏侯傑給吼死了。

沒錯, 張飛就是這麼牛!

最後說關羽。

按照趙雲和張飛的邏輯,地名+姓名的規律,關羽的自稱肯定就是:吾乃河東解良關雲長是也。但是在演義中,關羽偏偏不是這樣自稱的,關羽的自稱是經常變化不定的。



《三國演義》第五回,關羽溫州斬華雄前,關羽的自稱是: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這個時候的關羽是剛剛出道,不像張飛那麼暴,關羽剛開始還是比較謙虛的,自稱為”小將“。

《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中,關羽過洛陽時,自稱”吾漢壽亭侯關某,敢借過路“,後來又在過黃河渡口時自稱為”漢壽亭侯關某也“。這個時候的關羽斬了華雄,又曾在曹操軍中殺了顏良、文丑,名聲打出來了,而且因功被封為漢壽亭候,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因此關羽心中也有些得意,因此自稱為:漢壽亭候”,就是為了顯示自已的爵位和功勞。



《三國演義》第五十回關雲長義釋曹操,曹操在赤壁大敗後,逃回北方,當時關羽受諸葛亮命令守在華容道,遇到曹操時,關羽是這麼說的:關某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這個時候的關羽是在對曹操說話,而且關羽欠了曹操人情,因此在曹操面前,關羽還是很謙虛的,他用的自稱是“關某”。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關雲長放水淹七軍,關羽想勸降龐德,便對龐德說: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受死!這個時候關羽的自稱就變成了自已的名字“關雲長”,因為兩軍交戰,關羽念在龐德勇猛,其兄長又在蜀漢為官,因此想勸降龐德,就直接自稱自已的名字“關雲長”,但後面一句龐德何不早來受死,則顯示出關羽相當的傲氣。



由此可見,關羽的自稱有:小將、漢壽亭候、關某、關雲長等,但是這些都不夠霸氣啊,個人覺得關羽如果自稱是:“吾乃河東解良關雲長是也”,這個稱呼要霸氣多了,不知各位有何意見呢?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關羽有好幾種自稱。從關羽對自己不同稱呼的變化,也能看出他的性格。

1.小將

關羽自稱“小將”,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回中。

回目: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



,被敵將華雄阻住挑戰,連吃敗仗。關羽自告奮勇,去戰華雄,自稱為“小將”,其實關羽當時只是一個馬弓手,他不自稱為“馬弓手關某”,也能看出來關羽有很強的自尊心。

2.關雲長

關羽稱呼自己為“關雲長”,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十九回中。

回目: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關羽率兵伏擊呂布,攔住去路後,自稱“關雲長在此”。

呂布是一方諸侯,地位很高,關羽此時的身份地位與之相差很大,自稱頭銜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就直接稱自己為“關雲長”。

3.漢壽亭侯關某

關羽稱自己為“漢壽亭侯”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七回中。

回目: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在洛陽城外,關羽遇到韓福,自稱為“漢壽亭侯”。

關羽前期已經獲封為漢壽亭侯,還是很驕傲的,到了路上,就控制不住內心的自豪,遇到不熟悉的人,打出這面光輝燦爛的旗幟。

到了黃河渡口,遇到秦琪,關羽仍自稱“漢壽亭侯”。

沒想到秦琪這廝居然不尿關羽這一套,大大傷害關羽的自尊心,


關羽又拿“斬顏良、誅文丑”來展示,但秦琪卻說,“你只斬得無名下將,敢與我戰乎?”,關羽徹底被激怒了,撲上去撕碎了秦琪。

4.我

關羽自稱“我”,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四十二回中。

回目: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劉備敗當陽,走夏口,曹操率兵在後窮追不捨。關羽來援,設下伏兵阻住曹操,大叫“我在此等候多時了。”

關羽的漢壽亭侯是曹操給他爭取到的。當著別人的面可以炫耀,但當著曹操的面就不好意思再扯那些淡了。所以就自稱“我”。

關羽北伐襄樊,龐德來挑戰,關羽出陣,仍自稱“關雲長”。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四回中。

回目: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感覺上似乎是挺客氣的。這一次我也搞不清楚關羽為什麼要這樣稱呼自己。


饞嘴肥貓鏟史官


有啊!

賣棗的關二來了,但不能叫呀,一叫能殺顏良嗎?由此出名了,否則憑關羽一下能斬了顏良。那顏良被殺就是一個浪得虛名的廢物,怎麼連招架一下的功夫都沒有呢?關鍵就是關二沒報賣棗的來了,否則顏良士兵一合圍,無需顏良動手關二哪有命在,早就成了靶子,弄一千士兵亂箭也能射死十個關羽。

關鍵要看羅貫中先生怎麼寫了,他老人家一高興,把斬華雄,過五關還斬六將的皇冠都讓關羽戴上,還有在水中斬了龐德,龐德與關羽戰一百多合不分勝負,被大水淹了的龐德也不好意思報名了,老熟人,無需,乘龐有危趕緊殺了,否則以後誰斬誰還不一定。

被曹魏打得全軍覆滅當了俘虜無需報名,因關羽同劉備都投靠過曹操,誰不認識,後來守荊州戰襄樊誰都認識也無需報名,因為東吳《鼠輩》來的目的就是衝著他來的,走麥城更無需報名了,因為朱然,馬忠就是來拿這個《武聖》的,不報名還要辨認一下,一報名就省了這功夫了,直接把腦袋拿走吧,這下出大名了,後人都知道關羽,在三國中無一人蓋過關二的名頭,而且頭銜不少,還變成武聖人,財神等,所以關羽無需自報名號,至今還響亮,連過去的幫會,強盜,土匪都在拜。





9紫氣東來


關羽關雲長,在整個三國演義中,就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大神級的存在,這可能是羅貫中先生刻意描畫這個聖人的一種手段吧!

從整個三國演義中關於人物的刻畫來看,張飛是一個長相比較粗獷,行事手段比較幽默,為人耿直!同時呢,張飛也是一個喜歡咋咋呼呼的人,在三國演義中,經常是還沒有開打,你先和別人對罵起來,先用自己的嘴泡先去勝了一籌,比如和呂布的戰鬥,上來就罵呂布“三姓家奴”,搞得呂布很窩火!

由於大咖的實力比較強勁,遇到任何人都不犯怵,打架是一把好手,所以他咋咋呼呼的性格,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因此在當陽橋上的一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既是張飛給自己來壯膽,同時也是給別人一種氣勢,這裡面有一個很配合的角色叫夏侯傑,狠沒出息的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徹底配合張飛的演技,一聲咆哮嚇死一個人!

從作者對張飛的刻畫呢?就是羅貫中老先生一輩子勤勤懇懇,是終究得不到認可,反而那些咋咋呼呼的人,反而加官進爵,寫滿了羅貫中先生對這種人的鄙視和對社會的無奈。

關羽的一生遭遇,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進行了刻意的描述和深化,關羽這個人身上具備他一生沒有施展的抱負和理想,由於羅貫中本人是一個文弱的書生,但他年少的英雄夢依舊在他的內心當中,因此他在寫關羽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理想狀態,描寫關羽所有戰鬥的時候,關羽都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狀態,一個猛然的突襲,直接將對手斬殺馬下,斬顏良、誅文丑都是用的這種手段!

這樣描述關羽的一個目的是在一個“勝者為王”的時代,一切成敗的論述,都是一句,取得的戰功和最終的結果決定,關於就是這樣一個被後世人不斷深化的一個人物,發展到羅貫中時期,關羽已經成為一個神一樣的人物!讓廣大的老百姓和人民是敬重和敬仰,作者將筆墨寫在關羽身上的時候,就傾注了自己太多的理想和報復,通過關羽的行為來實現自己的一丟丟小夢想。


綜上所述,關羽的稱呼從一開始就是設定好的,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馬弓手開始,先斬殺華雄立威!十八路諸侯會盟是關羽的自稱是:馬弓手!一個小人物!

接著刻畫關羽對有才人的尊重,對待三姓家奴呂布,張飛叫三姓家奴,而關羽叫“呂將軍!”,此時的稱呼是:關某,又是一個小人物的稱呼。

再接著刻畫關羽的忠誠!用的筆墨最多,其中的過五關斬六將、掛印封金、關羽都是一個有禮有節的人物,對待所有人都是客氣有家!此時的稱呼呢,也是在下關雲長!


最後是刻畫關羽的豪氣!虎女安能嫁權子?還有一個就是“豈能與老兵同列!”,這是老年關羽功成名就之後的王霸志氣!

以上是小人物的一個理解,你怎麼認為呢?


小人物F


關羽在老家殺了人才逃出來的,不方便告訴大家自己是哪裡人,所以打仗時大多悶聲不響。殺顏良時,顏良本來想問他是誰,打哪兒來,估計關羽最忌問這個,對方還沒開口,就是衝過去冷不丁一刀,將顏良斬於馬下。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河洛國學館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為大眾所喜愛,劉關張是拜把兄弟,常同床而臥,之後,劉備又和趙雲成了過命的兄弟。



一、關羽


關羽,字雲長,又稱“美髯公”。在清代,奉關羽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關羽是蜀漢將領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他跟隨劉備四處征戰,曾被任命為“襄陽太守”,後留守荊州。



建安元年,劉備被呂布和袁術攻打,失敗後丟失徐州,後投奔曹操。在與曹操在許田狩獵時,關羽感覺機會來臨,讓劉備殺了曹操,但是劉備覺得機會不到。由此,可見關羽還是非常有謀略的。


即使曹操戰敗劉備後,俘虜了關羽,曹操也對關羽百般挽留,也沒有留住關羽的心,最後千里走單騎回到了劉備的身邊。



曹操任命關羽為偏將軍,關羽斬顏良與萬軍之中,梟首而歸。後來,關羽還被封為漢壽亭侯。

關羽與張飛、趙雲,“三英戰呂布”,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斬龐德,千里走單騎,功勞卓著。但是關羽“剛而自矜”“性頗自負”,諸葛孔明曾說過“雲長平生傲上而不忍下”,敗走麥城,一生功不抵過。


按照張飛和趙雲的這種模式,關羽應該自稱是“解良關雲長”,但是他卻從來沒有這樣喊過,他在介紹自己時,常常稱自己是關某,在斬華雄時,自稱是“小將”,而在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關羽也會適當的捎帶說一下自己的官職,自稱為漢壽亭侯關某。在喊出這樣的自我介紹時,關羽內心肯定有點小小的得意。



關羽言辭之中很是謙虛,稱呂布為“呂將軍”,也尊敬曹操,自稱“關某”,當然,在兩軍交戰時,他也稱自己為關雲長。


二、張飛


張飛勇武過人,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但張飛暴躁,易怒,脾氣大,是一個粗人。關羽是善待小人而驕士大夫,而張飛則是對下屬發脾氣,抽鞭子,最終悲催了,被下屬所殺。


但是張飛卻是名揚天下,威震四方。在“三英戰呂布”時,“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此!”在氣勢上,張飛喊出這一嗓子後,先勝過對方一籌,然後還捎帶人格侮辱,對方不氣得嗷嗷叫才怪。



在當陽橋頭,張飛僅僅率領二十騎斷後,他把自己的丈八蛇矛往橋頭一戳,用震耳欲聾的聲音大聲喊話:“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正是這句話,就把曹操百萬大軍嚇退,並且,就是當時的氣勢,還當場嚇死了武將夏侯傑,直接跌落馬後而死。



張飛這句“燕人張翼德”一旦喊出,敵軍立即聞風喪膽,他的這一名號是打響了。


三、趙雲


趙雲,字子龍,劉備稱他是“一身是膽”,而“常勝將軍”的名號更是廣為流傳。趙雲可謂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幾乎沒有缺點,忠心護主,藝高人膽大。跟隨劉備幾十年,是劉備的貼身護衛,也曾被封為偏將軍,留營司馬,翊軍將軍等職。



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曾隻身闖入敵軍,七進七出救阿斗,進進出出敵人陣營,如進自家門。

趙雲大喊“我是常山趙子龍”,敵人看到趙雲英勇的雄姿,直接嚇傻,再聽到常山趙子龍,簡直就嚇破了膽。



打鐵還需自身硬,響亮的名號不是喊出來的,響亮的名號憑藉的是自身的真本事。如果是平庸之輩,即使再喊也喊不出來,只能徒增笑料。


關羽只是謙虛得稱自己為關某,聽起來只是是短短的兩個字,但是一樣威風凜凜,如果關羽不似謙謙君子般這樣稱呼自己,諸位會作何感想?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歷史漫談君


《三國演義》中,關羽、張飛和趙雲位列蜀漢五虎上將,為劉備的霸業捨生忘死,戰功頗多。兩軍交戰前,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而張飛霸氣大喊“燕人張翼德”,那麼,作為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他的口頭禪是什麼呢?

初出茅廬:小將

演義第五回中,面對來勢洶洶的董卓部將華雄,十八路諸侯連吃敗戰,就連江東猛虎孫堅也敗在他的手下。關羽看到眾位大佬無計可施,挺身而出,自告奮勇,挑戰華雄。他當時只是小小的馬弓手,說白了,只是一個小兵,和衝鋒陷陣的大將差的太遠了。這時的關羽,初出茅廬,還是一個青年晚輩,在眾位郡守面前,自稱“小將”。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鋒芒畢露:關雲長

演義中第十九回,面對威名遠在華雄之上的呂布,關羽毫不怯場,直呼“呂布”之名,自稱“關雲長”。這時的關羽經過平定黃巾軍、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戰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戰經驗。這次遇到第一猛將呂布,並沒與輕視、小看他,而是將其視為平生難遇的對手,與其交鋒。因此,關羽自稱“關雲長”。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呂布走得人困馬乏,忽又閃出一彪軍攔住去路,為首一將,立馬橫刀,大喝:“呂布休走!關雲長在此!”

功成名就:漢壽亭侯關某

演義中第二十七回,關羽千里走單騎期間,遇到關隘守將韓福、秦琪等人,他自稱“漢壽亭侯關某”。這源於關羽在降曹期間,為曹操斬顏良、誅文丑,解了白馬之圍,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操為了籠絡關羽,徹底收服,親自上表漢獻帝劉協,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這是關羽獲得的漢王朝的正式爵位,雖然“亭侯”不高,也是響噹噹的爵位。對於自傲的關羽來說,這是無上的榮耀。演義中中是這樣描述的:

“且說曹操見雲長斬了顏良,倍加欽敬,表奏朝廷,封雲長為漢壽亭侯,鑄印送關公。”

鋒芒內斂:我

演義中第四十二回,劉備兵敗當陽,趙雲血戰長坂坡,張飛吼斷長板橋,曹操大軍仍緊追不捨。關鍵時刻,前往江夏借兵的關羽及時趕到,將曹操大軍攔截。這時,關羽既沒有自稱“漢壽亭侯”,也沒有自稱“關某”,而是自稱“我”。在古代,很少自稱“我”的,太俗氣,一般稱個人的字。這時的關羽已經過了霸氣側漏的境界,鋒芒內斂,因此自稱“我”,。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去江夏借得軍馬一萬,探知當陽長阪大戰,特地從此路截出。

最常用自稱:關某

整部演義中,關羽使用最多的自稱乃是“關某”,簡潔乾脆。如第二十回,呂布殞命白門樓,曹操舉劍欲殺張遼,關羽就是自稱“關某”;第二十五回,關羽土山降曹,面見甘、糜兩位夫人,自稱“關某”;第二十六回,關羽向曹操請命圍剿汝南黃巾餘黨劉闢、龔都,也是自稱“關某等等。總之,“關某”是關羽的常用自稱。他張口一個“關某”,閉口一個“關某”,已經成為習慣。“關某”其實是一個很常見的自稱,就像“張某”、“李某”一樣。這並沒有什麼太出奇之處。

其實,在演義中,關羽還有一個稱謂“關公”,是旁人和作者羅貫中對他的稱呼。這個稱呼相當霸氣,三國演義裡,很少有人被作者稱為“公”,關羽有此殊榮,可見作者對其推崇備至。

如果按照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那樣自報家門,關羽應該自稱“吾乃河東解良關雲長是也”。然而,關羽並沒有這樣自稱。或許,這與關羽早年曾是逃犯有關。試想,如果關羽自報家門,說自己是哪裡人,官府都有備案,就可能知道他是朝廷要犯。


佳寧姐姐說歷史


在《三國演義》中,大將上戰場時是要自報名號的,像“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這些名號一報,那就已經震懾住了敵人。


可是五虎上將之首,關羽關二爺的名號是什麼呢?在《三國演義》中似乎沒怎聽過。

骨子裡的驕傲使他不屑於報名號

趙雲的勇猛,張飛的狂妄,關羽的忠誠。通常的人們對他三人的第一印象。實際上,關羽是個十分高傲的人。與其說他不願報名號震懾敵人不如說他不屑於這樣做,憑藉他關二爺的威望,大旗一展,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他的出身也使他難以大報名號

我們都知道關羽是山西運城在逃罪犯,雖然在亂世,可能也不會關注你是否為殺人犯,但是說出去終究是不好的。這也是他為何不像他人那樣稱自己為運城關雲長。

關羽對於自己的介紹除了比較常見的關某以外,還有幾個變化的。這些名號也展現了他心態的一個成長過程。

初出茅廬的謹慎

都說初生牛犢不畏虎,那樣的兵在戰場上可能活不了多久,除非極其優秀。而關羽則是個較為低調的人。

在關羽斬華雄的時候,他還只是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擔任馬弓手,只是部隊裡的一個小兵,毫無名氣可言。這種地位的關羽,哪裡敢像張飛趙雲那樣大報名號,只能低調稱“小將願前往斬華雄頭”

小有名氣後的關雲長

在經歷了長久的戰爭後,關羽小有名氣,通過溫酒斬華雄、平定黃巾軍、三英戰呂布後,關羽不再是那個無名小卒,而是有著赫赫戰功的猛將。面對威名遠揚的呂布,他也敢大聲喝到“關雲長在此”



漢壽亭侯關某

關羽投降曹操期間,表現極為突出,斬殺顏良,誅殺文丑,解白馬之圍……一份份功績,讓關羽得封漢壽亭侯。可以說功成名就,這時的關羽也可以高傲地稱自己“漢壽亭侯關某”了。

返璞歸真的“我”

經歷了人生大大小小的事後,此時的關羽也不會如年輕人般重視功名,可以說是答到了一個無視外物的境界。



劉備兵敗當陽,五虎上將各顯神通,趙雲血戰長坂坡,張飛怒吼長板橋。關羽面對窮追不捨的曹軍,一句“我已在此等候多時”足以震撼眾人。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關羽的威名根本不用他報,人一騎馬出現,關字大旗一展,何愁他人不知。這就是關羽的傲氣。


雨霽視角


關羽:汝比顏良文丑如何?

關羽殺人,基本上都是更不打話,上來就砍,什麼可憐我青龍刀斬汝鼠輩都是很少,能讓他開口整兩句的基本都有點料,死在他刀下的,基本沒有超過三回合,基本上說話都是浪費臺詞。

超過三回合還掛了的,華雄,管亥,蔡陽。其中,殺華雄肯定沒開口,想想開口了說啥?俺是馬弓手關羽?多丟人。殺管亥是直接出去的,不然不可能趕在太史慈前面。殺蔡陽更不能講了,張老三在擂鼓呢,等下一廢話三通鼓打完了,那事就更大了。所以關二爺殺人,要麼敘敘舊,要麼直接喊鼠輩別跑,哪有功夫自報家門,何況整個三國,長那樣子的就他一個,不用報都知道是他老人家來砍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