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國哪個地方的花椒質量是最好的?

阿福記


這是我與好友在今年7月13日去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閆西村的花椒,各位看看怎麼樣?








毛向軍


什麼地方的花椒好!全國各地都有本地的花椒,有紅花椒和白花椒,最好的花椒應該是藏族的花椒最好,現在我屋裡還有一點藏族花椒,辣味十足,放在屋裡三年了沒有捨得吃,現在拿出來拍個照,滿屋都有辣味,聞到花椒的味道真好!


WSF22紅心蓮花


要說花椒好,那就要數陝西風縣的大紅袍最好,我當年在風縣去摘過花椒,那裡的花椒四五十人煮了一大鍋萊,就是土豆和豆角,順手在門前摘了一小朵花椒放進鍋裡,整個菜都麻麻的,那個花椒粒,根本就沒人能吃上一小粒,鳳縣花椒粒大,油含量也高,那銷量也好,隨摘下來就有人等著買,價格也比別處的高,當年是整批58元1市斤,都是重慶開火鍋店的親自來產地買走了,市面上賣的正品風椒可以說就沒有,市面上大多都是韓城的花椒。


ninghuaping


其實,這個問題有點複雜,跟人一樣吧!哪裡都有好人,哪裡都有壞人。花椒其實也一樣,全部這麼多花椒,哪裡沒有品質好的花椒,哪裡沒有人出壞心眼,賺沒有良心的錢。重慶江津花椒就是被一些黑心人把市場搞爛的,為什麼重慶江津的花椒全國最便宜。我也是重慶人,江津政府今年就開始整頓質量了,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我也是種花椒的,以前都是批發,從今年開始,全部靠零售,與客戶對接,互惠互利,大家都得到了實惠,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基地直供,大家都有保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客戶反饋我們花椒質量有問題,只要是買過的客戶,都是回頭客。市場不是吹出來的,靠自己雙手踏踏實實做出來的。











蜂哥農業


紅花椒麻香醇厚,香味濃郁。以漢源產的貢椒最好,有提香增麻,兼具去腥除異等作用。川菜中用的最廣泛,如:水煮肉片等。

青花椒就是我們所說的青麻椒、藤椒。麻味柔和,屬於清香麻味。在川菜中的魚類產品中用的比較多,如:藤椒魚等。

山花椒就是俗稱的野花椒,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如山地、平原都有種植。麻味不及紅花椒,香味不及青花椒。屬於麻香比較柔和均衡的一種花椒。在有些地區的人是接受不了太麻的口味的,所以在炒雞、做魚等菜餚時一般加入山花椒,可有效去腥增香。



花椒在我國有一千年的栽培歷史,到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紅花椒和青花椒主要在四川大部分地區以及甘肅、陝西等地都有種植,若以品種和產地區別可以細分出更多種類,同樣的品種不同的地區種植,因為海拔土壤條件的不同都存在著差異。

兩年前我有幸跟一川菜師傅工作過,所以對花椒還是有些瞭解的,下面以我的經驗具體分析一下這幾種花椒的種類和產地。


紅花椒

種類:大紅袍,大紅椒,小紅椒等。

產地:漢源,涼山,茂縣,汶川,以及甘肅、陝西韓城等。

這裡面以漢源的貢椒最好,顏色紅豔略帶紫色,香味最為突出,一般呈現大小兩顆連在一起的果實,當地稱為子母椒,所以這也是漢源花椒的一個標誌。

茂縣、汶川等地的紅花椒又被稱為大紅袍,外形飽滿,顆粒大,色澤豔麗。在我們餐飲中去腥除異的功能最強,但香味不及漢源地區的花椒。

甘肅和韓城因為靠近北方地區,地理位置有所改變,雖然同屬大紅袍品種,但是色澤和麻香味都比前兩種略有不足。

用途:一般都是做乾貨,可單獨做菜,也可在要求又香又麻的菜餚中和青花椒搭配使用,如辣滷等。

青花椒

種類:金陽青花椒,江津九葉青花椒,藤椒。

產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峨眉,重慶江津等海拔比較低的地區。

用途:金陽青花椒顆粒較大,麻度高,常用來製作青花椒鍋底。

九葉青花椒主要用來製作鮮花椒,冷凍保鮮。

藤椒主要製作藤椒油。

山花椒

在我們山東地區的山花椒主要製作花椒鹽、花椒水、花椒油等,用於肉餡調製、炸貨類醃製或者蘸食、涼菜調拌等菜餚中。

鏈接一下花椒品質的鑑別

花椒品質的好壞除了看產地,還要通過我們自己的經驗來鑑別,一般採用看、聞、摸、嘗等來鑑別。

看:先看花椒的大小:要顆粒均勻的,還要看表面的油泡要多,並且飽滿的最好。看顏色:紅花椒紅色純正,青花椒是青綠色。看開口:上好的花椒開口大,籽少。

聞:上好的花椒,抓一把放在鼻間,會聞到很純正的天然香味,沒有怪味。

摸:晾好的花椒抓在手裡沙沙響,並且扎手,沒有沉甸甸的感覺。

嘗:拿一顆放嘴裡,瞬間感到麻麻的感覺,並且麻味非常持久。

拓展一下烹飪及注意事項

花椒主要特點是香麻,所以在製作時要保留並利用好它的特點。但是它的香麻還有些對立,即溫油時才能出麻,熱油才能出香。

1.溫油出麻:在七八十的油溫中加入花椒,可以使麻味更好的融入油中,所以製作麻油時溫度要低。

2.熱油出香:這一般用在菜餚最後的油淋時,比如做毛血旺。將油燒至冒煙,淋在花椒上,瞬間出香。

3.香麻結合:在我們需要又麻又香的菜餚中可採用上述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即開始烹調時用溫油熬出麻味做菜,最後再淋熱油激出香。

乾花椒使用時注意:油溫高,花椒容易變焦出苦味,所以一般使用前要用溫水泡一下再使用。

鮮花椒使用時注意:鮮花椒使用時要保持顏色翠綠,所以避免高溫久炒。


寫在最後

個人認為紅花椒更麻一些,青花椒更香一些,山花椒香麻最適中。因為各類用途不一樣,所以也就不能比好壞。大家只有瞭解它們的特點和脾氣,才能更好的運用的菜餚當中。

這就是我對花椒分類以及產地的觀點,一家之言,如有不足,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指正。

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並順便關注一下木子小廚,我會繼續為您分享烹調中的經驗和技術乾貨。感謝觀看。


木子小廚


說到花椒,我就有太多的給大家分享啦!

首先要從產地的和品種來分:

花椒主要產自與中國四川、重慶,陝西、甘肅。其他河南、湖南、河北、山西、雲南、貴州等省也有分佈。

各個產品區都有優質的品種,

1、雲南產的花椒品種是青椒。

2、四川產的花椒品種主要漢源椒、茂汶椒,眉山滕椒。

3、重慶江津的青花椒

4、陝西產的花椒品種是韓城的大紅袍、鳳椒。

5、甘肅產的花椒品種是伏椒、秋椒

6、河北產的花椒品種是大椒、小椒。

7、山西產的花椒品種是芮城花椒,為當地特產。

8、湖南的花椒品種是九葉青花椒。

9、河南的花椒品種是大紅袍花椒。

不同花椒用於不同得菜餚,不同得調味和烹飪方式也是中國餐飲與眾不同的地方。

到底究竟誰最優質,當下可以按市場價格和歷史文化來闡述:

最好的花椒非四川漢源花椒品種為最好,以前是進貢給皇宮用的。2008年漢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標誌農產品”榜首。

價格來講的話四川漢源椒,茂汶椒,甘肅隴南椒當屬優質的花椒。





山城棒棒大波


要說花椒產地,就要說全中國唯一的地中海氣候地~武都,這裡的大紅袍花椒當屬全國中的精品!,麻~香~色俱全。韓城的大紅袍名氣大,是因為政府品牌打造的好,去成都花椒市場看看,正宗的武都椒價格最高,在全國享有盛名。天水~禮縣一帶的花椒是品種椒,味道不及武都,所以商人見有利可圖,將那一帶的花椒運至武都,充當武都椒,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麻~香度不夠。其他地方的就不一一列舉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用戶6124279507102


韓城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花椒的著色,韓城大紅袍花椒素有椒中皇后之稱,全國聞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加工出了獨特的花椒酸奶等產品,而且早已出口東南亞一帶,久享盛譽,價格高昂,花椒早已成為農民致富的發財樹!


風霜沙柳


很多人都問哪裡的花椒最好,今天給你分享一下,自己家裡種的,正宗漢源貢椒.





漢源花椒

漢源花椒可以說是歷史悠久,自唐代時期朝廷就把漢源花椒列為貢品,故名“貢椒”。以其色澤舟紅,粒立大椒油量重,芳香濃郁、醇麻爽口,暢銷全國,用鮮椒煉製的花椒油,有當地農戶自己煉製的,也有工廠煉製的深受消費者歡迎。




漢源花椒

特點

歷史悠久,聲名遠播

主要用途

廚房中的調味品

產品簡介

漢源花椒歷史悠久,聲名遠播,傳名中外。自唐代元和年間(約公元805-820年)就被列為貢品,歷朝歷代都作為貢品進貢皇室,故又名“貢椒”。以其色澤丹紅,粒大油重,芳香濃郁、醇麻爽口等獨一無二的品質而享譽全國。以倚重麻辣味而著稱的正宗川菜,做川菜首選調料就必須選用正宗的漢源花椒,因此漢源花椒又被譽為川菜之魂和百味之首。漢源老百姓用傳統工藝把新鮮花椒煉製成花椒油,那才是正宗醇香,更是將漢源花椒的醇香發揮到了極致,通過煉製將新鮮花椒中多種易揮發的芳香油轉而浸存在清油中,較好地保持了新鮮花椒的鮮香醇麻,是做川菜涼菜和麵食中不可多得的上好調味品。

漢源花椒

根據漢源縣歷史記載和老百姓經驗,最好的漢源花椒出自漢源縣北部泥巴山地區的清溪一帶,該地區尚有一塊《免貢碑》記錄了當地官員為民請命,向皇帝請求停止徵收貢品而得到皇帝批准的歷史。

產地: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椒房典故

古代醫籍中關於花椒治病的記載甚多。有趣的是,花椒與皇帝后妃有關。據史籍記載, 漢成帝微服出遊,在其姐姐家遇到一絕代佳人,乃咸陽趙飛燕。成帝將她納入後宮, 封為婕妤。趙輕盈善舞,寵冠後宮,冊封為後。飛燕一心想為成帝生一太子,但久不身孕。御醫診斷為風寒入裡,宮冷不孕,御醫奏請後宮用花椒塗四壁,取室溫氣正。《漢 官儀》記載,“皇后以椒塗壁和椒房,取其溫也。”椒房從此得名。

漢源花椒

古稱“貢椒”。自唐代元和年間就被列為貢品,長達一千餘年,史籍多有記載。其果實具有油重粒大、色呈牛肉紅、香麻味美的獨特風味,位居全國花椒之冠。《漢源縣誌》記載:“漢源花椒氣味辛和,用途亦廣,本境方物,列為貢品……官斯士者,每年除入貢外,以囊印記分遣,得者莫不以不貴也。漢源花椒,香飄全國,名揚天下。今日之川菜百味,更是“麻”字當頭,而正宗川味,其椒必取自漢源,漢源花椒主要用於火鍋主料、燒菜、燉菜等佳餚的製作。

主要特點

花椒屬芸香料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有刺。奇數羽狀複葉,邊緣有圓齒和透明腺點。夏 季開花,花小型,傘房花序或短圓錐花序。果實呈紅色,種子黑色。果實就是花椒, 含揮發油,性熱,味辛香。



漢源花椒

主要用途

花椒是烹調中的重要調味品,主要用於烹煮肉類,也常作為炒椒鹽花生、椒鹽豆,制 中式椒鹽餅等。另外,它也是調製其它調味品的常用原料。

食補價值

花椒是烹調中的重要調味品,氣味芳香,可以除各種肉類的腥臊臭氣,改變口感,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慾。日本醫學研究發現,花椒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服食花椒水能驅除寄生蟲。中醫認為,花椒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之功效。

小提示:

花椒是烹調中的重要調味品,主要用於烹煮肉類,但孕婦及陰虛火旺的人應忌食。

產地介紹

正宗的漢源花椒,取名清溪花椒或者牛市坡花椒,由於資源稀缺,在市場上很難買到真正上等的清溪花椒或者牛市坡花椒,本地花椒在當地的批量收購價格都比外面的零售價格還高,想一想就知道情況了,故而很多人都在用其他地方的花椒冒充漢源花椒,正宗漢源花椒在現代物流水平的支持下,可能也會出現在不同地區。但是,即便這樣,同樣的花椒品種在不同地方栽培出來的品質差別巨大。無論如何,漢源的花椒,有名的娃娃椒的產地是在漢源縣。

根據漢源本地老百姓的歷史經驗,漢源縣最好的花椒出自北部高海拔地區的清溪鎮,該地還保存有一塊珍貴文物----免貢碑,記錄了清朝末年漢源縣丞官僚向光緒皇帝為民請命免除歲貢的故事。很多網店除了使用漢源花椒作為招牌,也有很多直接用牛市坡花椒作為招牌的。

漢源花椒經過上百代漢源地區椒農的選種繁育,氣更清、味更重、香更濃、麻上勁。2001年漢源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花椒之鄉”。2004年,巴蜀一絕的漢源花椒正式列入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8年漢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標誌農產品”榜首,是雅安市唯一上榜的產品。






希望對花椒愛好的朋友有所幫助.

因為也是我的最大愛好,所以我每年都想把自己家的花椒種好.

謝謝能看到這理的朋友.


漢源盛鴻種養殖合作社


花椒在我國廣泛種植我國各個地方都有花椒,品種也較多。花椒分為野生和栽培的兩種,在陝西、四川、貴州、山東等地區廣泛種植,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等省也有種植,栽培的花椒品種有:大紅袍,漢源花椒、小葉椒,竹葉椒,九葉青等品種。

花椒哪裡產的最好——“花椒之王”韓城大紅袍陝西韓城、寶雞、鳳縣都是是花椒重要的產地之一,其中以韓城大紅袍花椒,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優良,所產的大紅袍花椒更是聞名全國,堪稱花椒中的極品,被人譽為“花椒之王”。

優點:色澤鮮紅、皮厚肉豐、香味濃郁、麻味醇正。

鳳縣大紅袍鳳縣的“大紅袍”花椒被稱為“鳳椒”。有記載:“金紅花椒肉厚有雙耳,殊勝他地”說出鳳縣大紅袍花椒風味的獨一無二。久煮香味不會散去,可以去羶增味,多用於配製滷湯、醃製食品或燉制肉類。在炒菜前放入炒香,可使菜品倍增香味。

優點:色澤鮮紅、顆粒大、皮肉厚、麻味悠遠、濃郁清香。

花椒哪裡產的最好——漢源花椒漢源花椒也叫漢源貢椒,顧名思義,漢源花椒給唐代皇宮供奉的貢椒,產量較少。漢源2001年獲得“中國花椒之鄉”的稱號,其花椒暢銷全國,多為廚師們所喜好。

漢源花椒經過了幾百代清溪椒人的選種繁育,氣更加清、味道更重、香氣更濃、麻辣上勁,可以說是川菜之魂,適合做各種川菜及調味。

優點:色澤豔紅,芳香濃郁,醇正麻爽,粒大油重。

花椒的其他有名產地1.武都花椒武都地處甘肅南部,地處西秦嶺南榮南麓,甘、陝、川三省交界地帶,雨量充沛 ,氣候溫和,林草茂盛,資源豐富,居長江水系白龍江中游的武都區自古就是優質花椒的故鄉,素有“千年椒鄉”之美譽。

2.文祖花椒章丘種植花椒的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北魏時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記載,明代嘉靖年間已開始大量栽植,之後常種不衰。品種主要以大紅袍、小紅袍兩個品種為主,其中,尤以大紅袍花椒粒大、色豔、味濃、肉厚、外鮮紅、內淡黃,質量最好。

3.秦安花椒秦安縣屬半乾旱山區,十年九旱,而花椒屬耐乾旱的樹種,花椒屬芸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為喜陽性樹種,適應性很強,在海拔2200米以下均能生長,喜光、喜乾燥溫涼氣候,不耐嚴寒霜凍,但隨著樹齡的增大,抗寒力也顯著增強,花椒耐旱不耐澇忌暴風。

4.涉縣花椒涉縣花椒、核桃、柿子,譽為“涉縣三珍”。花椒產量全國第一,核桃、柿子居全省首位。涉縣花椒品種主要有:大紅袍、二紅袍、小紅袍、白沙椒、枸椒等。其中大紅袍、二紅袍品質最佳,以其粒大、皮厚、色豔、味香而著稱。

5.茂縣花椒茂縣花椒栽培歷史悠久,質地優良,馳名全國。主栽“大紅袍”花椒是“西路花椒”代表品種,其果實以油重粒大、色澤紅亮、芳香濃郁、醇麻可口的獨特風味,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