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的學生是怎麼了?有的學生每天6:30起床上學,中午也沒休息,晚上回來寫作業到十一二點?

一笑57


現在的孩子在物質生活上可以說很幸福,不過,他們在學業上的壓力也是遠超以往的。最起碼在我看來,自己小時候上學時沒有像現在的孩子這麼“忙碌”。

拿我那位剛剛上高一的外甥女為例,她現在去了一所私立高中,每兩週回家一次,具體作息時間我就不太清楚了。此前她上初中時是走讀生,早上6點起床,洗漱、吃飯、上學,中午回家還帶著作業,晚上回家更是揹著個沉甸甸的大書包,寫作業經常寫到十一二點。問題是,她身邊大多數同學都是這種情況,而且到了週六週日和假期還得上各種各樣的的補習班、特長班,孩子們很忙,幾乎把能利用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現在除了課本知識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作業,佔用了學生的時間。雖然三令五申不讓學生買資料,但幾乎每個學生手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資料。而且,不一定是老師讓買的,很可能是家長主動提出來的。此外,現在很多學校都有什麼手工作業、課外閱讀作業、網絡答題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種作業。有的需要家長協助,有的需要網絡簽到,更典型的是我那外甥女上初中時每天晚上做完作業還得錄一段視頻發給老師,講講做作業的情況。這些事情一件件加起來,的確會佔滿孩子的時間。當作業多到沒有盼頭時,學生往往會選擇消極抵抗,養成錯誤的學習習慣。

2,有些學生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浪費時間卻沒有效率。通過我的觀察發現,現在有些學生的作業並不算多,但是寫作業的時間卻很長。究其原因,還是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分清玩和學的關係。往往在寫作業時,心裡還總想著玩,玩耍時又擔心作業沒寫好。而有些家長盲目地認為孩子學習時間長就是在努力,其實,有一種努力叫做“看起來很努力”。學生看起來是坐在書桌前學習,實則大部分時間是在磨洋工,沒有效率。只看表象的家長和老師則認為,學生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並不少,可是卻不出成績,甚至成績還會有所下降,那一定是智力跟不上了。這樣一來,老師和家長都不會因此批評學生,長此以往卻讓學生養成了“看起來很努力”的壞習慣。



3,家長的焦慮和壓力也會傳遞給孩子,過於強調成績只會讓孩子被動學習。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更優秀,更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家長們便認為我只要努力工作賺錢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也應該付出相應的努力。家長自己可能都不覺得,潛移默化中已經傳遞給孩子很多壓力。例如:“我辛辛苦苦賺錢為的是什麼?不就是想讓你好好學習嗎?”類似的話語其實就是在傳遞焦慮和壓力。家長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初衷沒有錯,但把自己的夙願強加給孩子其實也是一種自私。而一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內心並不接受這種觀點,但又怕父母傷心,於是乎,只能裝出“我努力學習”的樣子。最終,孩子會失去寶貴的“求知慾”,勉強升入大學之後,遠離了父母也沒有了壓力,往往最容易荒廢學業沉迷遊戲和玩樂。



總而言之,現在孩子們的學業的確比以前繁重,但真正讓他們看起來很忙的,並不只是學習課本知識。這時候,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家長和老師們。在強調孩子們抓緊學業的同時,也應該設身處地地替孩子們想一想,他們還需要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夜雨如書


現在的學生比我們小時候“忙碌”,我們那時沒有多少課外作業,中午能正常午休,晚上不超過九點都早早睡下了。現在為什麼起早貪黑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交通擁堵,不管是坐公交車還是乘坐私家車,花在路上的時間都不少。

如果家長去認真觀察,你會發現每天儘管孩子六點半就起床了,離家也挺早,可是學校上課時間並沒有提前啊。只是花在路上的時間還真不少,尤其早晨孩子們上學的時間,恰是交通高峰期,走走停停,都把時間浪費在路上了。當然,也有家離學校近的家庭,早晨就可以讓孩子晚起半小時。

原因二:有些學校中午不讓學生回家,採取封閉式管理,為是提前上課。

現在有不少城市裡的學校,中午不讓學生回家,而是給學生們訂午餐,在班級裡吃,吃完後,就安排午間自習。這種封閉式管理最大的好處,是減少了學校下午上課前的學校門口的管理環節,算是學校保平安的一種做法。有些學校還會提前上課,增加學習時間。

原因三:孩子們中午和放學後少了玩兒的時間,自然會在晚上寫作業中夾雜玩兒。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經常接觸家長和老師,有家長經常向我訴苦,說孩子現在晚上寫作業時間過長。我就對家長說,孩子們少了玩兒的時間,自然會在寫作業中夾雜著玩兒,試想,能不磨蹭拖拉嗎?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學習習慣養成好的,九點前保證都寫完了。初中階段十點半前也全都完成了,這說明合理安排孩子玩與學的時間比例很重要。

原因四:不得不承認,確實有些學校所留課外作業量大,且有各種形式的作業。

記得我們當學生時,哪有什麼電子作業,更沒有什麼手抄報,也沒有各種練習冊。可是現在倒好,什麼手段都用在課外作業上了,搞的家長都必須要緊跟著孩子忙,做到輔助工作。面對孩子們課外活動玩耍時間少,得不到合理休息的現狀,可以說孩子們學習始終處於大腦疲憊狀態,自然使學習效率很低,用時過長就自然能理解了。

結束語:想改變現狀,也不是沒有辦法,一是就近入學,讓孩子花在上學和放學路上的時間少一點。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增加孩子課外活動與玩耍時間。三是家長要教孩子善於動腦進行時間管理和發現學習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寒石冷月


現在的小學生是真的累

我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平時成績挺好的,在班裡擔任班長一職。現在大家就來看看我的作息吧。

6:30

起床、洗漱、吃早飯。

7:00

出發去學校(本人步行)。

其他的和正常學校一樣,早操、跑步、上課、中飯、上課、四點鐘課堂

、放學。

這裡來和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四點鐘課堂

  • 四點鐘課堂指的是在標準放學時間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小時的作業時間(不過有老師拿來佔用),讓同學們回家可以輕鬆一些,因為學校的氛圍比較有緊迫感,所以效率一定會大幅度提高。

我們的家庭作業會很多

正常情況下,週一至週五工作日我們的作業是7~12樣,週末則是10~18樣,作業量也成為了學生們都一種負擔,導致會有作業收不齊、沒帶、沒寫都是一些問題。

現在小學生的壓力真的很大。


奶昔Dolly


如果是小學生,每天6:30起床算是比較正常;但如果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你6:30才起床試試?估計老師會衝到你的宿舍,吼上一嗓子:“xxx同學,太陽都曬到你的某個部位了!”而晚上回來學生寫作業到十一二點,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部分科任教師喜歡採用題海戰術。

一些高考工廠信奉“通往清北的路是卷子鋪出來的”的理念,這一理念一旦“蔓延”到初中或小學變成了“優秀的學生是在題海中泡出來的”。我記得我當年在初中學校就讀的時候,週末一般放一天半的假期。某一次因為是颱風天氣,所以學校破天荒給了我們完整的雙休日——星期六和星期日都是放假。週五下午,我們高興壞了,終於有一個像樣的雙休日了。但是我們的興奮心情到了最後一節課就如肥皂泡一般破滅了:語文老師、英語老師、政治老師、生物老師、地理老師、化學老師、物理老師……一大波老師手中都拿著一張卷子分給我們,讓我們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好好完成。這一次居然沒有數學,小夥伴們有些驚訝。

可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數學老師帶著三張卷子衝進來了,邊分卷子邊跟我們說:“這一次假期是兩天,我分的卷子不多,就三張,你們做這三張卷子應該是比較輕鬆的。你們做完這三張卷子之後,如果有剩餘的時間,還可以把……”“老師,我們怎麼可能有剩餘的時間?我們手上現在有這麼多卷子了!” 大半個班級的同學哀嘆連城一片,高高舉起的卷子如同舉起了一座沉穩的珠穆朗瑪峰……這麼多作業,不做到十一二點,有可能做完嗎?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學生的升學壓力也非常大。就拿農村地區來說,農村的小學生升入初中雖然現在奉行的是“就近入學”的原則,但還是有相當多的農村家長喜歡把孩子送往城區更好的初中學校就讀。怎麼送?憑實力說話:一些比較牛的初中學校“掛羊頭賣狗肉”,表面上是要求小學畢業生參加“夏令營”、“面試”之類的活動,實際上學生一進他們的面試場所,人家直接把語數英三個科目的卷子掏出來選“種子選手”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做作業效率存在了問題。

一些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良好習慣不以為然,所以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的孩子有之,一邊玩手機一邊做作業的孩子有之,一邊做作業一邊打瞌睡的孩子有之……當孩子不好的做作業行為形成一種習慣之後,做作業的速度和效率自然就會降到冰點。這種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主動學習的興趣早已被“清零”,學習的責任心更是不在“服務區”。

如果你的孩子做作業做到很晚才去休息,是屬於哪種款式的孩子呢?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今天下午給孩子們上課,一位同學連打哈欠,寫字還趴在桌子上,我問她怎麼了,精神不好。她告訴我說晚上沒有睡好,早晨也是6:30鬧鈴就響了,沒有睡夠。結果,旁邊幾位男同學也說我們比這還早呢!這些孩子們都只是四五年級的,作業的事情我沒有去過問,但像題主說的做到十一二點的事情是一定有的。

我的家庭是農村的,我之所以將孩子放到農村讀書,而不選擇城市裡就讀,其核心關鍵就是看到了城市裡的生活太急了,即使是教育也有所偏離了方向。曾經讀過王陽明的《教約》,講述了他是如何設置課程教學的。他非常的體諒孩子們,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上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一個孩子能背200字的內容,只要求他背100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現在反觀我們的教育內容,考慮的不是孩子情況,而是社會需求。小學生、幼兒園都要考慮未來的社會發展,什麼少兒編程課程、少兒機器人課程比比皆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讓孩子拿自己的生命來換,而且家長還根本不知道孩子熬夜學習是用命在付出。

現在國家雖然提倡減負,對減負的看法也有很多的不同。但我打心底裡是支持減負的,因為真正的學習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科目,也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知識,更不需要進行那麼多的練習。即使高考進入清華北大,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生命本質,還是一種浪費。清華北大畢業還迷茫的不也有嗎,到寺廟繼續學習去了。

我認為減負不是為了孩子的生存,而是為了孩子的生命成長。這一點很多家長、老師都看不到的,以為孩子現在少學一點,將來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我的觀點是不會的,只有不明白人生根本學問的人才會永遠成為生活的機器,四處奔波而且還茫然無知。


童教雷鳴


作業是為了瞭解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鞏固加深所學的知識。

我家孩子剛上一年級。早上7點多起來吃早點,上學,中午在學校吃,板凳上睡。下午5點左右放學。自己下班吃飯,到7點半8點,才能給輔導作業。

作業一般都是3門課程。語文數學英語。作業量不太多,就是做作業太拖拉了。每次間隔時間小動作就特別多。甚至寫完一個字,還要東看看,西瞅瞅。你聲音大,她還有脾氣。碰到互動的作業就更慢了。做完差不多到10點多了。

我姐姐家孩子上初中,早上6點起來,就比較辛苦了,早上一個麵包。也不太注意吃飯。困了課間會睡一會,上課都是撐著,讓自己不睡。中午學校吃,或者託管吃,還能休息一下。晚上託管做作業。基本每門課程都有作業。一般做完也就10點多了,有作文的話,就會拖到1,2點了,有時候姐夫會讓直接睡不讓寫。

現在孩子的作業多,一方面是讓他們鞏固當天所學內容。一方面是讓多練習,熟能生巧。

孩子也不願意因為作業沒有做完讓老師批評。

這樣總是讓人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會不會有影響。早上吃不好,白天鍛鍊少。



努力奮鬥的井哥哥


確實是這樣的,我孩子現在的學習時間完全和這個情況一樣。

我兒子在我們當地一所私立學校上學,今年初三,從初二起就是這種情況了。我們距離學校騎車子10分鐘可以到校。早晨6點半起床6點50出門,7點到校,早上吃飯時間很緊張,就20分鐘。



中午在學校就餐,孩子吃完中午飯老師要求必須休息半小時。(初一的時候孩子要是覺得作業多就不睡午覺。)下午餐學校準時18點開飯。晚上放學21:15到家,先是要再吃點東西,洗涑一下休息好了,22:00開始寫作業。我呢,就覺得他很慢在磨蹭,忍不住督促他快點,稍微再抓緊點就能早十分鐘完成作業,這樣就可以早一點休息。其實督促都是白說,孩子還是那個點寫,再想想學了一天,回來放鬆下可以理解。我愛人也是一直陪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作業多的時候要到凌晨一點多,就是作業少的時候也要到將近11點半的樣子,直到孩子作業寫完去臥室休息,她才去睡。經常給孩子說先別做了,明天早上起早寫吧,孩子說不行我會睡不著的,心裡不踏實。然後,到了第二天孩子的精神很疲憊,我愛人也是連續幾天頭暈腦痛,身上乏力。就是白天補覺都補不過來。




後來有一天,和其它家長的交流中,得知人家孩子晚上不熬夜,做法是晚上寫一部分,早上起來再接著寫剩下的作業。我就和孩子說了好幾次,讓他也試上幾天看看效果,作業要是多的話,寫到最遲23:00就停了,明早5:00起來接著寫寫到6:30。還有時候早上4:30起來,寫到5:30。然後再睡1小時。他現在也適應了這個時間,晚上太遲了孩子自己就累的有點糊塗揉眼睛了,就想先睡,明早再寫。首先,現在我覺得孩子不怎麼太熬夜,先是保證了身體健康的問題,然後第二天就能精力充沛,孩子的心情比以前遲睡的時候也好了許多。有相同情況的家長們可以和孩子溝通借鑑一下。


遠山的呼喚


我是一名初中生,來分享一下我一般上學日程。

我們學校沒有宿舍,全校都是走讀的。

夏天7點10分算遲到,冬天7點20分算遲到,但一般班主任都會要求比遲到時間早10分鐘到。

早飯需在家裡吃,在學校裡面吃早飯是不允許的。

我們學校挺重視體育鍛煉的,大課間幾乎每天都有,除了每週一必要的升旗儀式或者碰到下雨的天氣。體育課每週三節,體育老師的安排也是很合理的。

夏天中午是有一個小時的午睡時間的,但是因為中午佈置的課堂作業大多時候很多,所以只有少部分人會午睡一下。冬天中午午休時間是80分鐘,也都是拿來寫作業的。

我們學校的課程也很豐富,除了必學的語數英科社會和道法以外,還有音樂美術體育閱讀地方心理信息,老師也很少搶課。

夏天標準放學時間是17點05,冬天標準時間則在16點35,但會因為老師的拖堂而延遲,我本人到家時間常在17點半左右。

家庭作業是真的多,每天寫到九點結束都算早的了,但我們的老師都認為一個初中生學習到晚上10點都不算晚。

我們學校還在每個學期都會有一次外出研學的機會,大多是讓我們瞭解當地文化,我覺得挺有教育意義的。

我的日程就是這樣,歡迎各位看官來評價一下。


岑清Demon


現在的學生是怎麼了?有的學生每天6:30起床上學,中午也沒休息,晚上回來寫作業到十一二點?在我認為,是學生的壓力太重了。為什麼呢?

首先孩子星期一至星期五要讀書,但是每天都必須得很早,很早的起床,不管春夏秋冬,不然就會遲到,遲到也會被老師批評,自然學生們每天也要起床得很早,就算每天學生們6:30起床得洗漱刷牙整理要帶的東西,穿衣服至少也得十分鐘整理好,差不多就6:40。在做飯吃,吃完就已經七點多了,再看一會兒書,去學校時間就差不多了。

但是晚上學生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這真的需要改進了,我想這應該是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每天在學校裡面要上學,不懂的題要問老師,要問同學要把那道題給弄清楚,一轉眼就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孩子只有加強努力,不斷的複習,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壓力過大,是因為學習的問題,再加上父母在家裡面嘮叨,說孩子這也考不好,那也考不好,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

孩子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那麼就是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在想一些事情,但總體來說就是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希望父母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不要過於逼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那麼孩子應該好好反思反思了,自己為什麼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都不會做完呢?這也是孩子自己需要思考的呢,會不會是自己浪費時間呢?那麼這一點就跟壓力沒有關係的,或者就是自己貪玩了。

所以在現在這個年代學生的壓力也是很重的,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希望家長不要太過於強迫自己的孩子,孩子願意學的東西就學,不願意學的也不要過於強迫,每天不要動不動孩子犯的錯就打罵孩子。

我是六年級學生,請網友點評加關注,謝謝!


森林裡的百合


我來說說小學生的情況吧。作為一名小學生,每天6:30起床,中午沒有休息,晚上9:30上床睡覺,這是我孩子每天的作息時間。

有的孩子如果住的離學校遠一點,可能6:00就要起床了。尤其是現在冬天,天還不太亮的時候,學生都已經起床,穿著校服背個書包,站在公交站牌等公交。學生早上上課比平時大人上班都要起的早,看著挺心疼的。


有些家長可能給孩子報的有課外班,每天孩子放學先去上輔導班,然後回家寫作業,輔導班佈置的也有作業,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就晚上十一二點才會睡覺。

學校佈置的作業量並不是很大,基本上在三個小時之內學生都可以完成,如果學生能專心寫,速度還會再快一些,一般一個半小時就寫完了。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晚上寫作業都到十一二點,你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幫孩子做一些合理的調整,畢竟孩子現在是成長髮育的時間段,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想要改變現狀,也是有辦法的,一是就近入學,讓孩子花在上學和放學路上的時間少一點。二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增加孩子課外活動與玩耍的時間。三是家長要教孩子善於動腦進行時間管理和發現學習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