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市疾控中心主任顧清:防疫要牢記“3措施、6要素”


市疾控中心主任顧清:防疫要牢記“3措施、6要素”

在2月3日下午的新聞發佈會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顧清提醒:市民如出現發熱情況,請勿到社區醫療機構就診,直接到發熱門診醫治,這樣才能獲得最高效的醫治。

他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該病毒首先在我國武漢被發現。國家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做到的是“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具體就是,要儘早發現疑似病例,第一時間進行實驗室核酸檢測,同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排查傳染源和密切接觸者,立即依法採取對核酸陽性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措施。

疾控部門處置疫情的主要技術環節包括以下4個方面:

1、流行病學調查:疾控部門接到醫療機構報告的疑似病例後,會第一時間趕到,迅速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的個案調查。通過調查,要完成感染溯源、病人發病前後的所有行為路徑,通過行為路徑全面排查所有密切接觸者,以便病例實驗室確診後快速採取控制措施。

2、終末消毒: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同時,消毒專業人員要深入到病例家中和可能出現並汙染的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快速切斷傳播途徑。

3、啟動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在疑似病例經實驗室檢測為陽性之後,立即啟動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和健康監測管理工作。一旦在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期間發現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會第一時間將可疑病例轉送至轄區發熱門診,同時疾控中心對樣品進行檢測,檢測陽性的病例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同時啟動新一輪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排查管理以及終末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地將疫情鎖定可控可防範圍內,不要讓疫情持續向外擴散。例如,天津動車客車段疫情處置實例,體現了這一系列工作的成效,該單位疫情目前僅在接觸過之前病例的職工和家庭內出現,未發生向外圍擴散的情況。

4、實驗室檢測:

發熱門診對確診的疑似病例採樣後,轉交給轄區疾控中心,轄區疾控中心首先進行實驗室檢測。按照規範要求,陽性標本立即送市疾控中心進行復核,複核確認後立即反饋就診的醫療機構,並及時轉運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

隨著我市疫情發展,從剛開始以“外堵輸入”為主的防控措施,到現在就要同時全面落實“內防擴散”各項措施落實的關鍵階段。從現在看,這個病毒的傳播力很強,“內防擴散”就是要在阻斷傳播途徑方面下大功夫。

對於廣大社會群眾,要做到3措施和6要素:

一、預防在公共場所傳播的3項主要措施

1、自覺不去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的地方,自覺不參加各種聚餐、聚會和公共活動。特別是農村地區,雖然已減少出行,也要減少家庭和鄰里之間的聚會。市民出行和進出必要的公共場所要佩戴口罩。

2、學校和集體食宿的企事業單位人員,一旦復工復課,活動範圍控制在宿舍、餐廳、教室(工作崗位)之內,行為路徑控制在這個“三點一線”範圍。

3、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倡私家車和自行車出行。

二、健康生活方式6要素

1、保持手的衛生。在飯前便後,在外出回家後,要立即用流水洗手,同時清洗面部和鼻腔,保持個人衛生清潔。

2、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家庭要保證每天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開窗通風,咳嗽和打噴嚏時要使用紙巾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與他人接觸要保持1米以上距離。

3、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在處理生食和熟食時,所用工具和器具要嚴格分開,加工肉製品要燒熟煮透,就餐前要洗手,就餐時,餐具不要混用,菜品注意葷素搭配,不要過量飲酒、不要吸菸。

4、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戰勝疾病要充滿信心,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懼,按照官方發佈的信息做好自我防護。

5、出現身體不適立即就醫。特別是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不要自己隨意用藥,要立即到發熱門診就醫,隨時關注媒體每2個小時滾動播放的全市各發熱門診候診信息,就近及時就診。不要首選社區服務中心和未設立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否則耽誤診斷治療。就診時必須要佩戴口罩,並主動向醫生講明患病前的旅行和居住史,以及進出公共場所的情況。

6、近期去過湖北或疫情較嚴重地區的人員,回到居住地後,要自覺觀察14天內自身健康狀態,不要去公共場所。

(津雲新聞記者 張赫洋 劉暢 彭俊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