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定邊縣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兩年多艱苦卓絕的奮鬥,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工作成效,回望脫貧攻堅歷程,道路曲折而艱辛,足跡深刻而雋永。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縣級黨政分管領導親自組織各鄉鎮、各行業部門對脫貧攻堅工作特色認真進行“回頭看”,逐一梳理,提出意見,總結凝練,加工潤色。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現收集整理,以每週兩篇(鄉鎮、部門各一篇)的頻次進行系列報道,以期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展示全縣脫貧攻堅成果,希望各鄉鎮、各部門互學互鑑,取長補短,追趕超越,再創佳績,為我縣順利通過評估、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聚焦脫貧攻堅 築牢兜底保障

定邊縣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緊緊圍繞“精準扶貧、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各項政策措施和決策部署,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工作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解決後顧之憂,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內生動力,形成政策合力,鞏固脫貧成果,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同步小康。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規範運行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進一步加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動態調整實施,堅持由扶貧、民政部門指導鄉鎮共同組織開展入戶調查、共同組織開展民主評議和張榜公式,共同組織開展審核的“三共同”原則,及時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將符合扶貧條件的低保戶全部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範圍。對低保家庭中的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兒童、重度殘疾人、喪失勞動能力的重病患者、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哺乳期婦女、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施分類施保按照低保標準比例的20%至70%增發低保金,切實提高救助水平。對實現就業或接受扶貧開發項目收入尚不穩定,已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低保家庭,實行“漸退幫扶”政策,繼續給予12月的低保保障,確保其穩定脫貧。2017年,全縣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5512戶1222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578人,確定分類施保對象4617人、“漸退幫扶”對象3080人。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4588.94萬元,分類施保430.59萬元。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面實施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全面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一是分散供養管理規範。嚴格按照特困人員供養政策,規範審批程序,精準認定特困人員資格,對特困人員自理情況進行了分類摸底統計,並敦促分散供養對象與鄉鎮(街辦)、村、監護人簽訂了四方協議,進一步保障了供養對象的合法權益,2017年將符合條件的446戶506名特困人員全部納入分散供養保障範圍,累計下撥供養資金359.47萬元。二是集中供養服務到位。我縣中心敬老院於2016年正式投入運行,該院佔地面積58畝,總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總投資2600萬元,設計床位300張。目前,供養城鄉特困人員122人(男92人,女30人),失能7人,半失能16人,自理99人。縣中心敬老院全面完善了崗位準則和服務標準,開展了親情式、家庭式服務活動,提供人性化、標準化、精細化的護理服務,將院內供養人員的安全、衛生、飲食標準、疾病救治護理、外出請假等工作制度全部落實到崗、落實到人,確保對院內城鄉特困人員在衣、食、住、行、醫、用、葬七個方面的待遇上服務到位。三是加快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全力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2017年投入資金98萬元,在“定邊協和老年護理院”啟動了醫養融合項目試點建設工作;努力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鼓勵農村利用閒置資源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等養老服務設施,2017年投入資金246萬元,實施了29個農村幸福院項目建設。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健全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嚴格落實《省衛計委省扶貧辦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保監局關於開展醫療保障“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工作的通知》(陝衛規劃發[2017]72號)文件要求,一是擴大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範圍。與全縣36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把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等100%納入民政醫療救助範圍。二是嚴格按照“保險在前,救助在後”的救助原則,實施四重保障救助,使各類救助對象經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政府兜底救助後,實際救助比例達到90%以上。2017年,共為符合條件的各類困難群眾支付醫療救助金1395.63萬元,累計救助9017人次,其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支付醫療救助737.082萬元,累計救助5935人次。三是按照我縣2018年新農合170元/人的繳費標準,為12096名農村低保對象、506名農村特困供養對象和102名孤兒對象全額資助參合補助資金215.968萬元。

臨時救助力度不斷加大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依據《臨時救助工作規程》,積極完善了“先行救助,分類審批”機制,將臨時救助功能定位在基本生活救助和社會救助體系兜底保障上,突出了“救急難”的制度特點,各類困難群眾因生活、突發事件、重大疾病、教育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或個人,均可在本人所屬鄉鎮提出申請,經民主評議、入戶調查、審核後,金額較小的(2000元以內)鄉鎮人民政府可自行審批;金額較大(2000元以上)且事態緊急的可先審批救助,再報縣民政局備案,使臨時救助制度真正發揮了拾遺補缺、託底保障的作用。2017年,共下撥臨時救助資金1738萬元,累計救助2.84萬人(次),人均救助612元,重點幫助了因病、因學等遇到臨時性、突發性困難的低保邊緣群體和貧困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愛心超市建設實現全覆蓋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結合村規民約和鄉村振興工作,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內生動力,我縣制定了《定邊縣愛心超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探索實施“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環境提振精神、全民共建美麗鄉村”的發展模式。2017年,全縣20個鄉鎮(街辦)、便民服務中心全部建立“愛心超市”倉庫,227個行政村全部建立“愛心超市”,實現了“愛心超市”全覆蓋,並投入294.29萬元,調撥麵粉、大米、食用油等23類生活用品,確保“愛心超市”順利運行。

兜底保障政策有效落實

定邊縣脫貧攻堅風采展「民政局」

按照省、市相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定邊縣精準扶貧兜底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定邊縣精準扶貧兜底保障鞏固提升方案》,明確了納入兜底保障條件、兜底保障政策、規範了認定程序、將貧困戶中喪失勞動能力,沒有自我發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就業發展、搬遷安置和其他措施脫貧的困難家庭,按照戶主申請、民主評議、入戶調查、張榜公示、鄉鎮審核上報,縣民政局與縣扶貧辦共同審批認定的程序,納入兜底保障範圍分類給予政策支持。下發了《關於對建檔立卡縣兜底戶實行動態管理的通知》,規範了日常管理,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扶盡扶、分類保障、動態管理,不漏一戶一人。2017年,共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兜底保障對象544戶691人,其中406戶444人納入農村特困供養保障範圍,138戶245人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2人納入孤兒保障範圍,實現了兜底保障對象社會救助政策全覆蓋,確保了所有兜底保障對象同步實現脫貧。

供稿:民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