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近段時期,“電影P圖事件”,“演員潛規則”,“女演員自曝以身體換角色",種種浮躁接二連三。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那時的演員和演藝圈,清澈見底。

1、方舒

1957年,出生地:北京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中國影視女演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64年她6歲時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地扮演了"小蘿蔔頭"的形象,成為全國矚目的童星。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1979年主演了中央電視臺文革後第一部電視劇《有這樣一個青年》,該片獲文化部優秀電視劇獎。同年演出《瞧這一家子》。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1982年畢業後到北影廠任演員。她在1983年演出的話劇《真情假意》中扮演姐妹倆,獲北影優秀青年演員進步獎;方舒的表演清純真摯、深刻、細膩。由於在《年輕的朋友》、《勿忘我》《赤橙黃綠青藍紫》《花園街5號》《悠悠故人情》、《清水灣,淡水灣》等影片中的出色表演,1984年榮獲《中國青年報》評選的最受青年喜愛的十大影星稱號;1984年再次榮獲北影優秀青年演員進步獎;1985年,因在影片《日出》中飾陳白露一角,獲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上影廠小百花最佳女主角獎、金雞獎最佳女演員提名。由於她的出色表現,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專為她拍了《從童星到影星》一片。

2、趙靜

1957年,原籍河南鎮平,生於遼寧大連,電影演員。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1973年入河南曲藝團任演員,1976年從影,主演了《新風歌》、《冰山雪蓮》等影片。

1980年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為一名電影演員。《海之戀》是趙靜主演的第一部引起社會反響的影片,她在片中飾演海洋科學儀器廠工人立秋,這是一個難度相當大的角色,對於長期從事戲曲表演工作的趙靜來說

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趙靜經過刻苦鑽研揣摩,深入到立秋內心深處,徹底地理解了立秋這個人物。要演好這個人物關鍵是要了解那個人性扭曲的社會,而趙靜恰恰對那段歷史有著深厚的生活底蘊,因此從立秋剛開始的熱情執著,到後來的被迫違心選擇,到最後的大膽追求,都被趙靜用心去成功表達出來,《海之戀》上映時轟動一時,直至今天它仍算得上是反思電影中的上乘之作,趙靜由此奠定了她在中國影壇的地位。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繼《海之戀》之後,趙靜先後在近十部影片中飾演熱情正直、善良多情的當代女青年形象。《筆中情》是應該著重提出的一部,趙靜在該片中第一次嘗試古裝人物的造型,飾演了絕代佳人齊文娟的形象。齊文娟溫柔賢淑,對愛情堅貞不渝,通過趙靜的盡心演繹,完全使觀眾耳目一新,切實領會了才女的大家風範。

3、姜黎黎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1954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1975年被招選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遂開始銀幕生涯。1985年至於1987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專修表演藝術。從影十餘年來,除不時參加舞臺劇外,演出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神聖的使命》(獲文化部建國三十週年獻禮影片獎),《紅牡丹》《街上流行紅裙子》等。1983年,因在《赤橙黃綠青藍紫》中的出色表演,獲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後又獲新時期電影最佳演員稱號。

4、張瑜

1958年,生於上海。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1973年上 海華山中學初中畢業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曾主演《小街》、《知音》等影片。1981年因在影片《廬山戀》中扮演周筠和在《巴山夜雨》中扮演劉文英,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前者並獲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1985年留學美國加州州立北 嶺大學,學習電影電視製作,後攻讀碩士學位。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1991年主演臺灣電視連續 劇《李師師傳奇》,1993年回大陸主演影片《王先生慾火焚身》。


5、沈丹萍

1960年,出生地:南京

懷念那年那月的電影,懷念那個時代純潔的演藝圈藝術家

中國影視女演員。生於江蘇南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80年,當她還是剛入表演系學生時,就出演了影片《百合花》並和同學周裡京共同主演了中港合拍的。1981年在《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中飾荒妹一角,受到專家們的好評。之後,她在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982、《屠城血證》1986、《大磨坊》1987、《戰爭子午線》1988、《留村察看》1994、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1992、《都市女孩》1993等中均在上乘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