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練字有什麼技巧嗎?

用戶66209863514


《書法練字肯定有技巧的。書法法度筆法技巧,結構章法經驗就是臨帖練字的技巧》

一、楷書筆畫筆法技巧“一畫三段寫”簡單技術寫出精緻工筆筆畫

尤其是楷書更是如此。當初孩子初步接解楷書筆畫時,他就非得問我筆畫為什麼就不能一筆利索寫成,還要分出"一畫三段寫"。後來告訴他碼磚壘牆然後抹粉的道理,他才爽快完成歐楷筆法大關,後來順理成章理解筆法書寫要點。

圖:一畫三段寫技巧讓每個人都可以將筆畫寫得精緻、精工


二、選字體從歐楷楷書入手,接近現代規範漢字的技法提高規範工作學字體的工整度之外,書法水平同樣提高,一舉兩得。

筆者建議學習書法從楷書入手,尤其是小孩學習書法。現代規範簡體字書寫規範與歐楷要求最為接近。田英章先生在歐楷基礎上,又引用了"手寫楷書美術字“的工藝技巧,讓楷書筆法結構簡單化。"一畫三段寫"將楷書筆畫寫到簡潔明快,更主要的是這些方法,任何人,包括小學生都可以輕鬆掌握。


基本筆畫表中的筆畫本可以有太多形態,也有特別多書寫技法,但是田老生將他掌握通用技巧出來成就了基本筆畫的筆法圖。這張圖中就記錄了筆畫書寫的基本技巧。

未來,書法將納入學生中考,也許還納入高考,練習書法對職業還產生根本性益處。

以偏旁部首為單位分類來練習偏旁部首字根字的書寫筆法與結構,這樣通過一個字根在整字中位置不同或處理風格傾向不同比較,又可以理解具體的筆法結構處置手法。

三、初學書法慎防直接臨摹古人書法碑帖,否則無異於浪費青春

倒不是古帖不好,是因為真實古帖基本不可能傳承到你的手頭。正如啟功大師所言,一幅古帖到你手中時,至少經過近十次的轉刻轉拓,與原稿已差異巨大。首先筆法基本沒了原貌,結構上經過立體雕刻,實際變化同樣已非原稿。沒有書法家級別的深厚復原經驗,書法原帖書法初學者見到的就是一份殘卷。即使這對於有基礎的高手們肯定是好東西。

圖:田英章《九成宮》作品與“原帖”拓片比較圖-歐陽詢的書法功夫一定不會比田英章差

在上圖中,田英章先生的《九成宮》臨本與原帖拓片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要將原帖拓片復原為歐陽詢原稿,你認為很容易嗎,你能看到的都是變形的殘片,不是歐楷高手能從中吸收到什麼呢?

在古代沒有照相攝相技術,書寫在宣紙或絹布上的作品,不因為戰火破壞,絕大部分也因保存不善,早以毀壞。能夠保存下來的也只有碑刻木刻上的雕刻文字,而原創手跡不太可能是直接刻字的,很多情況都由雕刻家二次創作雕刻而成。這樣原作者的筆意根本難以保存。更主要的是筆畫的完整性一定會發生變化。

接下來雕刻文字再被拓片、再被印刷,機會好就可以得到這樣書法樣本。

從這兒可以看出,沒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尤其是沒有雕刻經驗的人,直接臨古帖,能揣摩復原原作手跡的大部分面貌幾無可能。

四、理解書法風格的影響三因素,入門後自己深化形成書藝個性化;

田先生這套楷書書寫技法更貼近到規範楷書的書法書寫技巧,相對歐楷技法,可以理解為歐楷方法的現代升級簡化版,但這樣的簡化足夠我們寫出一手漂亮字。楷書書法入門直接,以後也便於向行書草隸書、與更特色的楷書發展。

掌握了楷書基礎筆法技能,結構技法以後,就可以繼續臨古帖,向個性化書法、個性化藝術、多書體發展,也就有了基礎!

因為古帖本身已經讓歷史磨去了太多實際特色,很多背後本意,只能靠現代人琢磨出來,如此你的書法也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特點!

祝願朋友書法之路一帆風順!


創新炎黃


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獲得了全縣書法比賽第一名。我現在工作了,但都有保持每天練習書法的習慣。我覺得可以買本你自己喜歡的書法大師的作品或書籍然後模仿練習。我個人比較喜歡王羲之的書法。如果你平時時間充裕可以練練毛筆字再練鋼筆字。記得當時我的培訓老師說過:鋼筆字寫地好的不一定毛筆字也寫得好,但毛筆字寫地好的鋼筆字一定寫地好!而且練毛筆字要講究橫細豎粗的原則!


1歲人生


練字的技巧,換一個通俗的說法,要怎麼做。個人覺得分三層,一,高效複製(入貼); 二,高效複意(悟貼); 三,高效化意(出貼)。
一,高效複製。
就是指快速地像複製一樣,寫出原貼來,本質是悟筆,領悟各種筆法,包括空間佈局等。 這時要去我,要心中無我,不要有自己的習慣,想法。等到複製得完全一樣時,才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
複製步驟:
1,讀貼(宏觀層)。
通讀,掌握整體風格,包括佈局,結構,筆法,結體、氣息,呼應等;
2,描字(中觀層、微觀層)。
最好是用水筆、鉛筆雙鉤描,此時可感知運筆的重輕、頓行、鋒線的空間運動等細節,細節決定臨摹水平。
先用水筆在透明塑料板(現在包裝盒上很多),也可以買一些薄透明膜,進行雙溝描,形成母板。各個細節一定要注意完全一樣。
再另外在紙上用鉛筆雙溝背誦描,將母版與背誦版二者重疊,看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再接著畫新的背誦版,直至隨時隨地重新背描能與母板完全一致。
這個是笨功夫,也是臨帖上手最快的功夫。很考驗空間感知能力、細節感知能力。
很多人臨摹了一輩子,出來的摩品,還是與原貼相差大,就是沒下這層笨功夫,每次只是眼描筆寫,圖快、圖省事,圖方便,偷懶。時間花了,字只是有些像,細節不到位,功無寸進,重複自我。
3,填字(實踐層)。填墨,要一次到位,完全契合,不補墨,方算成功。此時可感知各種筆法:重輕、提按、方圓、順逆、頓挫、直曲、露藏、正偏、快慢等細節。
4,背字(實踐層)。脫離雙鉤,直接背字書寫,再與母版單字及原貼單字時時對照,自測。基本上,雙鉤描,已經花了笨功夫,這時背字,要輕鬆多了。
5,變字(變化層)。將字放大、縮小。掌握各字的結構,字的放大、縮小,單字的結構不變。
6,背貼(宏觀層、自測層)。將整個貼背寫出來,用母版套測。如果不像,再重頭背寫,直至與原貼整體完全一致。
練好書法需要哪些技巧?
二,高效複意(悟貼)。
悟貼分三層:
1.悟筆。看看原貼怎麼用筆、用墨,揣摩筆法。與大眾、與前人有何不同,增加了那些變化。
2.悟形。看看字的筆畫處理的特點(1/是否變化萬千,沒有重複;2/墨的厚薄特色;3/直曲、長短、緊放、枯潤、露藏、正斜、粗細等;),字的整體造型有什麼特色(主與次、剛與柔、勢與力、正與斜、大與小等),字群的氣息、對比、呼應、節奏、髒潔、序亂、力軟、疏密、強弱等。
3.複意。指領悟意識的流動,以文觀人,以字觀心,以篇觀意;怒則筆重,處處金戈鐵馬。喜則筆輕,處處流轉如意,行雲流水。思則筆結,氣息沉練。憂則筆滯,氣息盤桓。
練好書法需要哪些技巧?
三,高效化意(出貼)。
從模仿,到借鑑,到形成自己的探索,從而形成自己:字法風格、章法風格、文法風格等。
舉一個粟子:
對於“橫”一共有多少種完全不同的寫法:
起筆:正逆筆2種、藏露鋒及方筆3種、上頓下頓平入3種、細中粗3種、逆筆接上、非接上2種; 共13種
收筆:正逆筆2種、藏露鋒及方筆3種、上頓下頓平出3種、細中粗3種,回筆接下、非接下2種; 共13種
行筆:細中粗3種、斷連2種、直線上弧線下弧線3種、抖筆直行筆2種、線的長中短點4種、枯潤2種; 共16種;
空間:斜下、斜上、平出,顯著的按3種;
造型:扁擔式、玉簪式、方條式,無窮種,暫時按3種;
粗略統計:13*13*16*3*3=24,336種,僅“橫”就有兩萬四千三百三十六種不同寫法,大家看看,每個字是不是有無窮的造型可供自我發揮?
而在這無窮的可能性中來選擇自己的造型風格,與古人、與大眾完全不一樣,是不是太多選擇了?

urna風之度0


我是汶水才子。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練字有什麼技巧?我回答如下:


一是練字技巧來源於筆畫和結字的規律,這是練字中的首要技巧性問題。為什麼?那我來說說吧!

字,都是由粗細變化明顯的筆畫和偏旁部首搭配組合起來的,所以筆畫是一個字的關鍵點啊!筆畫若是一個字的魂,那麼結字就是一個字的神。那你練筆畫吧!


二是掌控筆的技巧。毛筆書寫,我們用的毛筆尖部來寫的,一般我們講中鋒用筆,掌握側鋒用筆的技巧。如何保證中鋒行筆?常練是重點。見下面示意圖:







三是掌握字的結體原理。筆畫組合一個字,如何組合符合邏輯和審美觀,符合標準,都有一定的規律和經驗的,建議你選擇性帶結字說明的字帖來學習。見下圖:





汶水才子


大多數人,練字的初心就是想寫一手好字!

而且,只是初學者的水平!

幹嘛要強調古貼?幹嘛不能臨今貼呢?

古貼中有多少字,能為硬筆所正常速度書寫?

是!高手們是臨古貼,7~9級硬筆段位考的就是硬筆書法藝術,但那是針對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的!

他們是過了4~6級的硬筆書法“實用性”的!他們再提高,臨古貼是對的!

我們是初學者而已,控筆能力都不行的狀態下,最基本的實用能力,還不過關的狀態下,臨古貼!那什麼時候才能寫手字?這是效率最低的方式了!

有多少初學者都被誤導了?

實用硬筆書法是什麼?是符合大眾審美的通俗藝術,要求的是雅俗共賞!

字還寫不好的情況下,別太迷信古貼,別信“法乎其上”!選臨古貼中個別字即可!軟筆有軟筆的古風,硬筆有硬筆的流暢,書法雖同宗,風格豈為一體?

用“祭侄文稿”等等,法乎其上,真有助於硬筆實用速度書寫嗎?你見過嗎?我倒是見過用比較慢的速度,硬筆臨古貼的高手!這叫硬筆書法藝術,而非初學者的實用硬筆書法的初心!

看到有些題主僅僅是初學者,簡單的想寫好硬筆字!結果,很多答友:魏晉之風、別臨今人字貼、法乎其上,都來了!

真有點無語了,肯定的說,出版字貼的書法家們臨的古貼遠超過一般愛好者,那為什麼他們出版的字貼,不是古風,不是古味?難道他們不懂什麼叫“法乎其上”?


行書一點通





魔鈴傑


要說練字技巧,為你提出以下4點建議,僅供參考,個人經驗,還不錯!

練字這件事,很多人覺得就是買個字帖,不停的描啊描,然後過了一兩週發現,哎呀,這什麼破字帖,一點效果沒有,然後換個字帖結果還是如此,究竟問題在哪,很明顯,第一方法不對;第二沒有毅力;第三字帖不能隨意更換。為你分享個人練字經驗:這是練字600天的成果。

1、練字就要選擇合適的字帖

字帖一旦選定,切勿隨意更換,不同的書法老師講究的技巧不同,字體筆法更是不同,經常換帖就會“走火入魔”,就像電視劇中學習百家武功,結果就走火入魔,萬劫不復了,當然,沒那麼嚴重,但是話糙理不糙,就這意思!千萬不要學雜了就好。硬筆字帖還是強烈建議選擇田英章的。

  • 起碼是手寫體字,不至於像古貼一樣,失真嚴重;

  • 他的字帖是現代書法,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寫法,也好看;

  • 字帖都會附有光盤教學視頻,可供反覆學習。

2、正確的練字臨帖方法

練字臨帖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先描再摹,用白話說就是先拓著寫,然後再照著寫,臨摹結合,千萬莫要心急,寫字要一個個吃透,瞭解字體的書寫規律,掌握字體本身的結構關係,以及筆畫的位置關係,描一個就能一次寫一個字最好,不要看一眼寫一筆,這樣不會有效果。下面舉個漢字的讀貼規律你就能明白為何需要仔細讀貼了!

3、練字注意事項

  • 第一個已經說過了,最重要的選貼,一旦選定,切莫更換,否則後果就是四不像的字體出現在你筆下了。

  • 練字一定記得字寫大一點,起碼要超過字帖中的字的大小才行,這樣就可以及時對比發現你的字哪裡有問題,便於及時糾正;如果字太小,結果就容易忽略掉一些細節筆畫,比如“壤”,想象一下字太小的後果,估計裡面的兩個口就成一點了。

  • 練字首先學習常用字,除了計劃中的練習,平時寫字也能再進行一次鞏固,那就是相當好的實踐。比如一些常用的地名、專業名詞、顏色等等。4、最重要的一點:堅持!堅持!再堅持!,如果你渴望30天練得一手好字,可能性不大,除非真的有名師指導,加上你的聰明才智也許能成功。所以你要堅持住,明白為何練字,才會有動力!

我是手寫咖,原創手寫自媒體,關於練字方面問題,歡迎私信,記得先關注我喲!


手寫咖


練字有什麼竅門嗎?

人人都會寫字,人人都難寫好字。字寫的差,根源何在?字的美醜,關鍵因素是什麼?學字練字,如何才能找到竅門和絕招?這三點搞清楚了,掌握其方法,明白其道理,你的字就能神速練好,否則難如登天。

  • 一、字寫的差根源何在? 根源在少年,少年在老師,老師定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定終生。

每個人開始學字、認字,寫字、用字等都是在少年時期,關鍵時間段是在小學一至四年級。在這個時間段裡,教你寫字的啟蒙老師,他寫字的水平、方法和責任都極其重要,他影響到每個學生寫字基本功的生成,他關係到每個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他決定著每個學生終生字體美醜的形成。

小學生都會把老師的話當成聖旨,一筆一畫都在聽老師的旨意,或模仿老師的字體來寫來練。他們終生的字體基礎、特點、骨架和美醜,在此期間受啟蒙老師的教導和影響而定型。人到了成年,再想改變自己的字體就很難。就算你大學畢業,當上了大學教授,選上了國家總統,你的字仍然不離小學水平,無法擺脫兒時面貌。原因是從小養成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寫字感覺等都已成定局,很難突破和提高。這叫做:一個人字的美醜,“ 根源在少年,少年在老師,老師定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定終生”。如同人的說話口音,少年時學成的口音,到了青年就很難改,到了壯年、老年就更難改,這叫做鄉音伴終生。寫字和說話兩者同理,根源都是在少年,少年都是在老師,其次才是環境影響和興趣愛好。

  • 二、字的美醜關鍵因素是什麼?

關鍵因素有二:一是筆畫,二是結構。筆畫如同自行車、汽車、飛機等物品的零件;結構如同製造自行車、汽車、飛機等物品由零件到成品的組裝。只有筆畫練合格了,由筆畫組合成的字才能標準;只有把結構按排合理了,字的造型才會漂亮。

要想寫好,一要筆畫合格,二要結構合理,才能把字寫好。漢字是由八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的,漢字的造型是由結構而決定的,兩者俱足,寫出來的字就會很美,否則就會很醜。每種字體,都是相同的道理。筆畫和結構兩者缺一不成器,其次才是章法、變化和筆墨等問題。這叫做字的美醜評定有二: 一看筆畫,二看結構;兩者俱全,美不勝收;缺一為殘,不成大器;章法變化,若談在後。

  • 三、學字練字竅門和絕招是什麼?

絕招也稱為竅門有四:

  1. 絕招一,改邪歸正

不管你是大學教授,還是國家總統,請放下臭架子,低下高貴的頭,調整心態,從零起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從一筆一畫開始,從新找感覺學練字。目的只有一個,只有改邪,才能歸正。改邪——改掉過去不良的寫字習慣,歸正——歸到正確的寫字方法上來。這樣,一個人的字,就會神速練好。否則,不捨不得,一字難成。

要懂得:童年,老師家長說了算,自己又貪玩無知,沒有理智,沒有選擇,字寫的差,在師不在己;今日,人已長大,理智有,眼力也有,對錯好壞都可以自我分辨和選擇,這次學字練字,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還要懂得:只有捨去壞習慣,才能得到新感覺;只要培養出興趣,才能去努力;只要去努力,一切都有希望。

到此,寫不好字的根源已經找到,字的美醜關鍵何在也已經清楚。如要下定決心,改邪歸正,培養興趣,從新起步,自然一手好字就能順手而出。道理清,信心足,自然成。

  • 絕招二,先練筆畫

漢字,不管哪種字體,基本筆畫只有八個——撇、捺、橫、豎、點、提、折、勾。這八個基本筆畫必須首先練好,因為筆畫是漢字的零件,漢字是由筆畫組合而成。先練好筆畫,就等於先造好合格的零件。

練筆畫,首先要按照每種書體的標準筆畫練習,起筆、運筆、頓筆、收筆等都要按照規矩,按標準來練習。要平心靜氣的,1個筆畫練三天。用先描後寫,先慢後快,先爬後站,先走後跑的方法,反反覆覆的練,專心致志的練。目的是:改掉捨去過去不良的用筆習慣,從新培養找到良好的用筆感覺和技巧,把筆畫練好,把字的零件先造合格。

這樣,笨一點的人,三天練好1 個筆畫足夠;略聰明一點的人,一天練好3 個筆畫也富富有餘。漢字一共才8 個基本筆畫,很快就可以完成。

  • 絕招三,後練結構

練結構,就是練習每個筆畫在字裡行間的位置、大小、角度、輕重、方向等間架結構。筆畫練好了,也就是零件造合格了,剩下的就是用心把合格的零件,組裝成合格的機器。

每種字體的每個“字” ,都是由不同的八個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提、折、勾組合而成。橫有長橫、短橫;豎有長豎、短豎;撇有橫撇、斜撇;捺有橫捺、斜捺;點有斜點、豎點、撇點、提點等等。先要搞清楚這些筆畫的特點,後要明白這些筆畫在每個字裡面的位置、大小、角度、輕重、方向等關係,才能進行組合好,不能機械的組裝。

由筆畫組合成字,就象蓋房子。先上哪個梁柁,後安哪個門窗,正不正,歪不歪等等,都需要按照規矩,靠頭腦、靠經驗、靠技巧才能做好的。

由筆畫組合成字,千萬要注意不能貪多,要平心靜氣,一日1 字,反覆組合,反覆練習。目的是:摸索經驗,找到感覺,悟出竅門,達到熟練,使每個字的間架結構都能符合標準。

由筆畫組合成字,要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開始,如果一日能組合好 1 個合格的字,那就是神速。要懂得: 1 個字的組合成功,就等於100 個字的組合都已經解決了;組合好10 個複雜的字,就等於所有字的組合都已經過關。原因是字與字之間的間架結構都是大同小異。1 個字的組合經驗找到了,一群字的組合經驗就等於都突破了。就象組裝機器,一臺機器組裝成功了,其餘所有機器的組裝也就迎刃而解了。每種字體的組合都是同樣的道理。

學寫字,就怕貪多嚼不爛。筆畫沒練好,就開始練寫字,一天練寫八百個字,一個也沒有寫合格。這種貪多嚼不爛的現象,就是我們大家小時侯都犯的通病,也是大家寫不好字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求多快,不求好準,急於求成,不按規矩辦事,其結果相反,一字無成。

今天,我們已經認識到錯誤所在,就要改為:不急不躁,按規矩辦事;先求好準,再求多快;先練筆畫,後練結構。這樣的結果,也會相反,一字成,百字成,字字成,不但不慢,反而神速。這叫做:急不快,快不急。

不管哪種字體,只要筆畫合格了,笨一點的人,三天組合好1 個字足夠。聰明一點的人,一天組合3 個字有餘。如果能把10 個複雜的字組合完美,就等於所有的字都已經過關,原理是,字與字的結構都是大同小異。這樣練下去,就會越練越快,越練越熟。從筆畫到結構,笨一點的人,三七21 天足夠,聰明一點的人, 3 至7 日就能完成。一手好字的誕生,多說一個月,少說七八天,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幾年幾十年的時光。學字練字,關鍵是道理清、方法好、竅門靈。

另外,還要記住:熟能生巧,巧能出神,出神入化,才能登峰造極。大名,不求自然來。

  • 絕招四,培養興趣和愛好

沒有興趣和愛好就沒有心情與動力,沒有心情與動力一切都免談成功。學字練字首先要選擇自己喜歡、愛好有興趣的字體。只有喜歡、愛好才能誕生出興趣,只要產生了興趣才能迸發出決心和動力,只要有了決心和動力才不會半途而廢。愛好可以培養,興趣在此誕生,一切就有希望。

以上四個絕招(也稱竅門),若能理解掌握,一手好字便會順手而出。總之,一、二兩點要清楚,第三點(也就是四個竅門和絕招)不但要清楚,還要理解和掌握,你就不愁一手好字隨手而來。此時的你,自然就會迎來讚美的聲音和羨慕的目光。

但是,好字還不能稱為書法,書法是建立在好字基礎之上。書法是帶有藝術性的手書漢字。電腦打出來的字,都很標準都很好,但是千篇一律,沒有獨特性和藝術性,只有使用性,因此不能稱之為書法,可稱為標準的漢字。

字,在社交中常寫常用,是每個人的終生交流工具;字,寫的美與醜,代表一個人的臉面,也是文化的象徵。為了自己的形象,為了避免尷尬局面,為了民族文化的傳承,我們大家都應當把字練好。


雨浪講題


練字先掌握運筆方法,再看間架結構,字形要好,心要有構思。筆畫要到位,行筆要流暢。本人經十幾年的書寫經驗編輯《硬筆書法速成》行書版,分四冊練習,讓你輕鬆掌握行書的書寫。



莽原17907084


先說一說最基本的一個技巧就是用力要平穩,想一想橫要平、豎要直,發力不穩如何寫出平直流暢的線條呢,所以練字之處多做一做線條練習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橫線條、豎線條、斜線條、折線以及弧線條。可能會有寫枯燥,但對質量的提升確實很明顯的。

再有就是提按的技巧。所謂提按,就是下筆力度的變化,粗線條部分下力較重,而細線條部分則下力較輕,而線條的粗細變化就需要手上力度的不斷變化,提上來、按下去。比如右點畫,入筆較平,而後加力,迅速再提筆收鋒,寫出一個飽滿的三角形。

還有就是臨帖的技巧了。臨帖前先讀帖,讀筆法、筆畫的起行收都是怎樣的?讀結構,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什麼地方要收斂,什麼地方要發散?怎麼樣搭配更加好看?這些都是讀帖要讀的內容。

讀帖完成以後則是臨帖,將讀帖讀到的內容在筆下呈現出來,出現不出來也要分析是什麼原因,下次下筆要做哪些糾正?如此臨帖方為“精臨”。

如此反覆,字的筆法、結構,皆瞭然於胸,多做線條練習,方可筆行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