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看到網上說月薪三四萬,月入十萬的人比比皆是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迷路的小象


如果說你看到網上很多人聲稱自己是月入三四萬六十萬的人,那麼我敢肯定,因為從中國的整體經濟總量來看,月入37000以上的人員畢竟是,那金字塔尖兒的,很少一部分人,也不能說它們並不存在,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到底這些人遍佈在什麼樣的行業?

創業者

首先的第一種就是創業者的創業者的精神力兩種,他們現在沒有很多的利潤,利潤也將利潤投放到公司的發展當中,最終他們依靠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購,做套現的股權期權我獲得的利潤平攤到每個月那都是非常高的收入,但是創業有非常高的風險,如果公司沒有上市,那麼他所謂的月薪三四萬,月入10萬都是不成立的,第二種創業者呢他是所謂的做生意,也就是他每個月都會有利潤,每年年底都會有分紅,他靠這些分紅和獎金達到了月入數萬的這麼一個收入水平。

公司高管

第二種呢就是工作了幾年,並且擁有很好的專業性和職業度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公司高管他們做的事情非常的繁雜,工作強度也非常的大,那麼他為這個社會做貢獻非常之高,為公司賺取更多的利潤,因此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回報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90後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公司的中高管人員,他們藉助時代的紅利,迅速地從這個世界當中獲取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並且拼命的努力,因此你身邊能看到很多90後真的非常多的錢也不足為奇。

自由職業

第三種人是利用現代的紅利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或許他是一個專門做小視頻的團隊,也可能他是一個佛學各大品牌方,收益的一個自媒體運營者,或許他是一個,網絡信息交換的一個,中間商,但不論怎樣,他們都是乘著這個時代賦予他們的紅利,因此他們的月收入水平也會相對較高,因為他們找到了這個時代他們所能做的最有利的事情。

投資成功者

最終我們要說的必然是金融相關的,也就是離錢最近的那些人,或許他們在早年間利用自己全部的積蓄在北上廣深買過幾套房,那麼隨著這幾年房價的一路飆高,他們的每個月的平均收入由於房子比較多,長得比較快,因此他們的收入也可以說是相當之高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平常工作也沒有怎樣,但是會發現他經常出入一些高檔場合,買個名牌包包開著名牌的車,那麼很有可能他就是這樣一類人。


朱少鋒持續增長


每一年呢,都會出一箇中國最新小康家庭標準。這不,今年又出了一個是這樣子的財富標準。

富人家庭,年收入500萬以上,富裕家庭年收入200到500萬,中產家庭年收入80到200萬,小康家庭年收入60到80萬,貧窮家庭年收入35到60萬,貧困家庭年收入20到35萬,困難家庭年收入10萬到20萬,10萬以下的都連困難家庭都排不上。

扎心了呀!

底下一堆的網友評論都是,“哎呀,我都不在列呀”。我就問你信嗎?鑰匙困難是這標準,我國早就實現全民脫貧了。

信你就輸了唄,因為人家媒體只不過每年都要出來博眼球,引起一堆的關注潮和吐槽,這就是人家的目的。當然,底下有一堆起鬨的,有哭窮的,有裝逼的,有立flag的。信不信就由你啦,但為什麼網上會有那麼一那麼多說自己月薪三四萬十萬的人呢?

第一:吹牛唄,吹牛誰還不會呀。中國人啊好面子,在現實生活當中,或者不那麼如意,那我去網上這個虛擬世界裡吹吹牛,幻想一下自己美好的生活。這又有什麼錯呢。

第二,那些月薪三四萬10萬的人,他們的發言格外的顯眼,所以當你看到幾個,你覺得很有衝擊,就已經在你腦海裡好像形成了經常看到有人都是這麼多的這種幻覺,其實啊,評論裡頭絕大多數的都是吐槽自己窮。

第三,的確那些非常出名的大咖確實隨隨便便收入十萬的,還不是我們捧出來的。比如PAPI醬啊,陳翔6點半等,他們可以賺到這麼多的錢,那是因為人家名氣大,有本事。但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哪裡是我們想的滿地都是。

而且還有一種人呢,總是告訴你他月薪輕鬆過10萬,然後還告訴你,要是跟著我學,你也可以。這種人就典型的來騙你買騙你買課的,這些年來這種課程不是特別多嗎?什麼《我是如何從月薪3000變成月薪3萬的?》,《如何通過寫作月入10萬》,這和騙子又什麼區別?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歡迎你的關注。

傅一聲


想給這些人買智商充值卡。

中國的高收入者確實有不少,但“比比皆是”這種定義,不能只從個人的經驗中做判斷。

看看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吧。2017年,中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5964元,所謂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是很能表現真實生活狀況的一項數據。

那麼,25964元是什麼概念?在媒體鼓吹的奢侈炫耀消費中,也就是一個名牌包的價格,還不可能是最新款的。可是這恰恰說明,有更多的人,其真實的可支配收入是低於甚至遠低於這個數字的,如此才能得出這樣一個平均值。

即便是在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57230元,城市裡還有7.8萬人在領取低保生活。

什麼月入十萬,什麼豪車名錶,那都是一些人願意讓大家看到,大家才會看到。媒體們報道這樣的新聞才有流量,換成報道貧困兒童,有多少人願意點開看呢?

想起網絡上看來的真實故事:一名女孩的父親跟她說,自己最近給一所鄉村學校捐了一個操場,女孩笑問,我什麼時候成富二代了也不跟我說一聲?父親回答,那所學校就兩個班,幾十個學生,給他們建一個水泥修砌出來的操場,一共就只花了5000塊錢。女孩看了看自己手裡的新款iPhone,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我相信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都已經獲得了很高的收入,但我同樣也相信,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這份收入意味著什麼。月薪五千的人,總是望向月薪一萬的人,但他們不會知道有些人五百塊錢就能活一個月。當我們的媒體總是樂於報道高收入群體的致富過程,久而久之,恐怕真會出現“何不食肉糜”的諷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