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18年就目前來說,近五年還有買房的必要嗎?

黑糖咖啡杯


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房地產還是一種比較好的資產。第一穩定,第二可以自住,第三,一直收益不錯。近5年還有買房的必要嗎? 有的。


1,對於剛需來說,只要你需要 什麼時候都可以買房


什麼是剛需?比如你結婚需要用房,生孩子需要更大的住房, 有穩定的居所能很好的提升生活幸福指數,這就是剛需。剛需什麼時候買房?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曾被無數人、無數次問到:什麼時候買房合適?他的回答永遠是,只要你需要,什麼時候都可以買房。任志強說,“這十年來我有九次說過房價會漲,結果每次都漲,但大多數人還是不信,真信我話的那1%、2%,買了也確實都漲了、賺了。”


2,如果是投資的話,那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更多了。這裡麵包含幾個因素。


第一是政策:如果中央出臺各種政策出臺鼓勵大家購房,說明以前優惠政策沒起多大的作用,應該聽黨的話積極購房。因為這個時候,都是樓市的一個底部區域。貨幣放水的時候,大膽買。如果貨幣政策寬鬆,巨大的貨幣資金流向市場,將推動資產價格上漲,這時是買房的好時機,可以儘量把槓桿用盡,能做高貸就做高貸。貨幣超發、信貸膨脹、銀行貸款、影子銀行資金大規模無節制流向房地產領域,無疑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後,房價將上行。


第二城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永遠比三四線城市抗跌,上漲速度也快。沒辦法,大城市就業機會多,大家都往裡面湧,自然房價就上去了。


大貓財經


不請自來。下面針對性說下2018年開年後的房地產行情,然後再說下今後5年有沒有買房的必要。

2018年目前行情。

  1. 18年1-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1.08萬億,同比名義增長9.9%;其中住宅投資7379億,增長12.3%;

  2. 商品房銷售和待銷情況: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633萬平米,同比增長4.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3%,住宅銷售額增長15.7%。

  3. 行情小結:通過統計局的數據,可以很清楚的看到,2017年各地密集頒佈的各類“史上最嚴限令”,但是依然無法阻擋房地產火爆的情況,無論是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額都是同比有所增長的。一方面說明各類限令只能短時間的控制房價的上漲,長期性政策例如經濟適用房、租售並舉、限制金融槓桿等措施還沒有發揮到實際有效的作用。

5年內有必要買房嗎?

  1. 投資需求。如果是投資買房的話,隨時都是機會;就像股市一樣,總是在起起伏伏。起伏就存在投資機遇。當然房地產投資還是需要把握好時機和選對城市,因為現在放權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所以每個地方制定的政策側重點和程度不同都會對房價有影響。

  2. 剛需。對於剛需一族而言,什麼時候買房都是合適的,只要房價不崩盤。因為你買房來,不是坐等升值的。就算房價翻倍,你還是需要住地方;如果當房價上漲了,你就選擇賣房。這樣到手的錢確實多了,但是當你拿著賣房的錢再去買一套房的話,你會發現你買不起了,或者買不到原來同等條件的房子了。所以,對於剛需我的觀點一直都是越早越好,沒有不合適的時機。只要自己的經濟條件允許。

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謝謝!

張壁紙




我認為2018年以後,五年內如果買剛需房,我認為可以買,不是剛需沒有必要非買不可。



預測:未來5年房價趨勢會由下降向平穩發展,我們時刻要記住“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有很大泡沫,早晚會有暴跌的那一天。



沒有必要著急買房,如果是剛需,你也有錢可以考慮買房,沒有太多的錢可以先租房。可能大家很多人認為租房不行,結婚了老婆會沒有安全感,如果是那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這件事可以商量解決。

拿著父母的辛苦錢買房,然後成為房奴,那樣的生活太累了。你可以先做投資理財,然後等房價下降了再買房。租個不錯的房子也是可以讓一家人其樂融融。



買房是一件消耗大量財產的事,對於很多人來說很不容易,在房價高的地方很難選擇,也許只能在郊區交個首付買房了。但是在房價低的地方,幾十萬就可以買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



因此,我認為未來五年內,不要著急買房,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考慮問題,投資房產是不能做的,大家應該謹慎買房。


虎奧


關於應不應該在此時買房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都糾結的問題,許多人猶豫,徘徊始終無法下定決心,答案也是眾說紛紜,無法統一,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因為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加上現在國家政策調控,因此買房還是要看剛不剛需,還是要看城市。



1.剛需購房者

如果你是剛需,那麼這個問題就非常簡單。因為房子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不管房子怎麼漲,也不管這套房子是倒騰了多少手,終究離不開他的居住屬性。剛需買房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因此不管房子是漲價還是跌價你都不虧。加上現在政策調控,給剛需購房者留出了一段空白期,此時買房最容易入手。



2.投資客

如果你買房不是為了居住,僅僅是為了投資那就要仔細斟酌一下了,現在房價大盤趨穩,最近幾年肯定不會像過去兩年那樣暴漲,房子會更加趨於穩定不會暴漲也不會暴跌,換句話說幾年房子的投資屬性漸漸消失,因此投資客此時投資未來收益不大,不如把錢投入其他項目或許收益更高。

3.一二線城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正在慢慢往一二線城市集中,一二線城市的購買力不會下降,特別是最近幾年,各個城市釋放大招吸引人才落戶,只要有需求房價就會比較穩定,因此一二線城市的房子還有買的必要。

4.三四線城市

房價的暴漲也使得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坐了火箭一樣上升,一樣的一兩千早已變為了七八千,人均收入兩三千,每月還貸卻要四五千,因此房價高是三四線城市的共同點,需求小是三四線城市的軟肋,因此房價很難支撐下去,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客都要做好房價下降的準備。



無論房價是漲還是跌,都是用來居住的,剛需購房者多看看,多問問,看準時機再出手,投資客則可以看看其他項目,如果想投資房子,也要看準機會,從長計議。

以上觀點僅代表本人個人觀點,如有其他高見,歡迎一起討論!歡迎關注【奮鬥平遙人】


奮鬥平遙人


在5年內應該可以買房,只是5年當中,什麼時間點適合買房呢?

對於剛性購房需求,如果很急迫那就早點買,如果不急迫就遲點買,總的來看在5年中前幾年房價應該會出現調整,至於調整到什麼位置是最低點那要結合調控政策、市場利率以及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等情況來判斷。

對於投資購房來說,現在應該不是最好的機會,可以適當等一等。現在要觀察這次調控的持續性以及房產稅對市場的影響程度。

房價現在處於從量變到質變的這一過程中,隨著政策累積效應釋放、市場買賣雙方多空力量轉化,房價短期面臨調整壓力(具體見我的頭條文章:《調控之下,樓市還有沒有投資機會?》)。

樓市、財經觀點,啟迪財富思維。更多投資、財經分析請關注頭條號!


財經微世界


大家別指望房價再下跌了,各地的限購調控政策將房價打壓的差不多了。如果是剛需或改善居住的話該買趁早買吧,買了應該陪不了。但如果是買房投資的話,那就要慎重考慮,篩選較為有潛力的區域再做決定。

黨的十九大對中國發展制訂了策略,指明瞭方向,未來五年,中國經濟還將持續增長,地產行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房價不會逆勢而下,但也不會過快上漲,因為國家會用調控手段防止地產泡沫,確保房地產崗位健康發展,房價只會平緩上漲。

經濟總量前20位的國家中心城市及其周邊100公里以內的地級市,省會城市,房價較高但比較堅挺,將來會有一定的漲幅空間。四線以下小城市及產業單一、位置偏遠的地級市的房價相對較低,漲幅空間不大。


2020華小管


所謂中國房價,其實應該是某個區域的房價。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的房價,不說如前幾年般幾倍、幾十倍的漲,至少不會往下跌。而一些城市經濟發展前景不好的城市,房價再低也不值得購入。

另一方面,買房作為人生重要的事情之一,也要從資產理財方面考慮。根據近期學習的理財知識,要不要買房,不僅僅看手頭的資金,當時的房價,更重要的是看買房的目的。

首先,是否為了剛需買房?馬上面臨新婚、需要獨立的空間、為了就近上學或者照顧老人……如果有必須買房的理由,那麼不管價格多高或者多低,都必須買,而且要及時出手購買,只是需要考慮買哪裡,買多大,所在片區發展前景、環境規劃等細節問題。

其次,如果是為了資產保值,要看手頭的資源。比如,儲蓄和資產結構是否能夠支付首付,每個月的月供是否超過收入的三分之一,城市發展前景……

如果以上都已有合理的規劃,那麼再考慮房子所在地的發展、片區配套、個人喜好等個性化的需求。

一生需要考慮醫療、教育、養老三件大事,按照理財老師的說法,僅僅依靠工資,不讓手頭上的資產流動起來,在工作的黃金期很難儲存足夠的資源用於應對以上三件大事。

買房只是和應對人身風險、贍養父母、旅遊、兒女教育等一樣的需要資金支撐的事,從個人資產而言,必須把所有資源做一個全面、統一的規劃。大概比例可以做如下分配:10%用於日常開銷,20%作為保命的錢購買疾病、意外等保險,30%作為生錢的錢,用於房產、股票等投資,40%作為保本升值的錢,用於購買債券、分紅保險等。

關於買房,還有什麼好建議,歡迎分享討論!

關注【玩文字看世界】,一起玩轉世界!


隨便擺


回答裡面沒有一個靠譜的,買不買,看自己情況。要結婚,或者小孩要上學,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情況,必須買,自己想辦法籌錢做房奴,否則不要買。

實在沒有那個經濟能力的,不要結婚了,把自己變成房奴不說,還拉個墊背的,作孽啊!

不管是炒房的,還是房奴,只要揹負貸款,最近幾年都很危險,因為從這個話題本身就能看出購房人的焦慮:

1.房價已經不便宜,和收入嚴重錯位,要是失業,怎麼還房貸?

2.地方債已經難以為繼,賣地來供給地方財政的路子不能繼續了,那麼地方財政收入怎麼辦?那麼多公務員,事業單位是要開工資的啊。於是房產稅,或者房地產稅要來了,這個稅2020年至2023年就會開收,因為地方財政揭不開鍋了。對於很多在供房的人來說,日子大多過得緊巴巴的,要是加上房產稅,大面積斷供指日可待。

最後,要買房的,先問問自己:

1.全款還是貸款?全款無所謂。

2.貸款的,結合自身工作情況,如果失業了,能不能立即找到收入差不多的工作?

3.貸款的,每月除去供房和必須生活開支,有沒有餘錢應對突發情況?

想清楚了再行動。


無處躲藏


我感覺,目前來說,有錢能付上首付,能買還是買吧!


以我大濱州為例,剛剛從5線奔到4線,房價怎麼過萬直奔2線、3線呢?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流淚][流淚][流淚](⊙o⊙)[酷拽][酷拽][酷拽][酷拽]

我比較了一下去年及現在的價格(從去年開始,我比較關注房子價格,看到差不多的就截個圖),同樣一套房子,去年32萬的超小房子,今年56萬………………去年60萬的房子,今年要價90萬(⊙o⊙)(⊙o⊙)(⊙o⊙)

就像現在都調侃的一樣,這麼多年,中介每次都說買房吧買了房子掙錢真的沒騙你……我相信很多人我和一樣面對漲成這樣的房價在後悔:我為什麼當時全款付了一套房而沒有貸款買成2套?為什麼去年又出手時,光擔心貸款多了還不起而買了一個那麼小的房子,為什麼買了個70平的而沒咬咬牙買個140的?唉,說多了都是淚………………


李子vlog


借用經濟學家馬光遠的話: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永遠不會改變!沒錯,是永遠!!

房地產經歷2016年一二線,2017年三四五線梯次上漲之後,需求基本釋放,市場供求關係基本平衡,上漲動力逐漸衰弱。


但是,有錢人太多了,他們一定會買房。現在的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並沒有解決錢的出路,也就是投資渠道的問題。而且以目前的趨勢,個人投資環境會更差。

如果是自住的話,任何時候都可以買。如果是投資的話經歷過大漲之後,三五年內想大賺一筆不太可能,但久了收益一定可以。目前價格穩定可以慢慢挑哦。


中國房地產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城鎮化,長期看人口轉折點!所以,投資的話建議大城市、城市群以及一些特色城市!


投資房產的四個定律:

1.學區房

2.市中心

3.地鐵房

4.小戶型的剛需房

非專業人士務必有選擇性的投資住宅,儘量避開公寓、商鋪、寫字樓。

最後,祝願大家人人有房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