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药王庙里自古传承104个药方,很多人来此摇签抓药,据说药到病除


药王山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西王看的西侧山头,此山谓之药王山,药王山属太行山余脉。走在村子的任何地方,抬头西望即可见。

地名“王看”还有一个沧桑的历史故事。和唐王李世民争天下的窦建德当年被唐军大败。带军队行军途中,将士干渴,寻水无果时,窦王一剑插入得下,甘泉涌出,于是有了现今叫义井地名。又带领部队往前进不多远,窦王回头观察敌情,即产生了“王看”地名,回头看了两次,一个是“王看”,一个是“西王看”。还有一个地方叫“宿凤”,据说是窦王的王后在那休息过一晚。

药王山素有“北方小终南山”之称。之所以叫药王山,是因为山顶有一处如碉堡般的古建筑群,供奉医圣张仲景和药王孙思邈的药王殿居于其中。


药王山原先叫“孤峰山”,山上有座药王庙。嘉庆二十二年《历代创修总序》碑记记载,该庙始建于周、重修于明、复修于清。明清碑记记载都说山上最早建庙时间就是周昭王廿四年,当时建的不是药王庙,后来才供奉两位药王的。

山上建有九座山门,当地百姓称之为“九门相照”,门由方石砌成,呈拱券形,要想上山,必须经过这九道石门。药王庙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缮。相传这座庙中保留了自古传承的一百零四个药方,凡有患病者上山求取药签,拿着药签到附近的村里抓药,少者一味,多者三五味,必定是药到病除,而且只要是药签上有的药,不管多难找,附近的村里必定会有,因此得名“药王庙”。

穿过三道山门是一木亭,此亭是真正的手工制品。

再往上走,右侧有一座呼延庆庙,庙不大,但屋脊神兽俱全。庙内为一尊小小的呼延庆塑像,手执钢鞭,威风凛凛。

穿过第九道门,右侧有一座灵官殿,灵官手执钢鞭,满面的威风和煞气。灵官脚下踩着一赤身汉子,一定是一个为非作歹的奸人。

药王庙正门的门楣上书“孤峰胜境”四字,如今字已残缺。

进门有一块石碑,这块石碑疑似周朝时期的古碑。古碑只剩下一块盘龙碑头,碑头约为正方形,高宽约80厘米左右,碑头两侧各雕刻着一条盘旋缠绕、龙鳞凸起、龙目圆睁、威风凛凛、一龙爪压碑,一龙爪托日,碑头中间靠下部位为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的碑额,从右到左刻着两行六个小篆字体“周昭王廿四年”。

石碑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张《历代创修总序》,为大清嘉庆二十二年的碑文。

正对着山门的是奶奶殿,右侧是药王殿和皮香奶奶殿。

此山虽叫药王山,庙叫药王庙,药王并不是此庙的主角,药王殿也不是此庙的主殿。

因庙里保留了自古传承的一百零四个药方,也称药签,相传患病者上山求取药签,以药签号数到邻近各村药铺抓药,少者一两味,多者三五味,药到病除,药王庙由此而名声远扬。

皮香奶奶,想必大家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神灵。殿内供奉的皮香奶奶,为一富态慈祥的老奶奶,怀中抱着一个婴孩。国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神灵主管,顾名思义,皮香奶奶就是管去除婴孩的乳臭,让身上飘香了。

再往里走是一座小小的殿堂——观音殿。

庙后有一个简易厕所,供游人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