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傳滴滴重啟談判收購ofo,滴滴與ofo之間的複雜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郭洪陽


4月24日,有消息稱滴滴欲重啟談判收購ofo,想吃回頭草?

ofo回覆:消息不屬實。

2016年9月,滴滴投資了ofo的B+輪融資,10月,繼續參與ofo的C輪融資。2017年3月,ofo的D輪融資中也有滴滴的身影。2017年7月,滴滴參投ofo的E輪融資。

2016年和2017年滴滴為ofo頻繁地輸血,滴滴和ofo的關係似乎正處於“熱戀期”,互幫互助,共同前進。

2017年11月末,兩者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從開始傳出滴滴派駐ofo的高管集體休假,到ofo回應稱是個人原因,再到報道稱“滴滴系否決了戴威的多條決定,ofo董事會層面存在分歧。”

滴滴和ofo的關係已經岌岌可危。

2018年3月,阿里巴巴戰略投資ofo公司1.7億美元,隨後又和螞蟻金服、君理資本等戰略投資ofo達8.7億美元。

阿里的入局使ofo和滴滴本就“不和諧”的狀態徹底被打破。滴滴、ofo、阿里,甚至包括滴滴的大股東騰訊,幾方訴求不同,自然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資本的博弈在激烈的進行中。

ofo面臨的局面也一直不樂觀。滴滴不願主動退出ofo,ofo不會同意交出更多權益,其和阿里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阿里用手中的錢步步緊逼,至於接下來如何,還沒有定數。

從ofo的融資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滴滴對共享單車領域是很有好感的。不僅如此,在和ofo“鬧不愉快”的時候,滴滴也曾想救活小藍、推出自主品牌青桔單車,但都步履維艱,不能讓人滿意。

所以滴滴想回過頭來,收購ofo,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ofo方面恐怕和其想的不一樣。

實際上,就目前的情況來看,ofo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很小,並且共享單車領域未來可見的盈利空間已經不太大,面臨瓶頸期,ofo需要想到解決的辦法。

而滴滴作為ofo最大的股東,如果能夠完成收購,也許能在ofo與美團摩拜的戰爭中,為其提供更多幫助。


獨角獸工場


滴滴和ofo之間的關係其實很簡單,滴滴需要ofo完善它的生態,而ofo需要滴滴的資金和流量繼續生存發展。


滴滴最大的願望是成為獨立於阿里和騰訊的互聯網新一極,而用以實現願景的戰略目標是“大出行”。要形成這樣的生態格局,除了出租車、專車、快車、 順風車、豪華車、公交、小巴、代駕、租車等等以外,當然也離不開「共享單車」,說不定以後還會有遊艇、直升飛機、跑車等等,誰知道呢。所以滴滴希望有一家共享單車的主要玩家可以進入它的生態,而目前阿里扶植了自己的哈羅單車,美團-騰訊系收購了摩拜,剩下來的就只有ofo了。


而對於ofo而言,首先需要更多的資本來維持它每個月2.5億元的開銷,其次也需要有更多的用戶流量來支持它的進一步發展,在這兩點上滴滴都符合條件。一旦ofo被滴滴收購了,不僅以後打開滴滴APP也能掃碼用ofo單車了,而且有了錢的ofo也能繼續實行免押金政策,正面和哈羅、摩拜進行新一輪的搏殺。


所以傳出滴滴收購ofo的消息也在意料之中,畢竟互聯網的投資和收購談判每天都在發生。要麼自己成長為生態,要麼成為別人的生態,這是顛覆不破的道理。



高挺觀點


錯過也許就是過錯!

年初的時候,談收購本來是個很好的機會,可惜被滴滴錯過了!那時候,ofo很煎熬,每月幾億的支出,資金鍊緊張。ofo的困境到了什麼地步呢?且不說騰訊科技《一線》的爆料上午真假,ofo押車借款卻是實情!

如果滴滴在ofo戴威押車借款前去談收購,機會可能就會大很多!之後,阿里領投,ofo完成8.66億美元的融資,ofo又恢復生機!這時的ofo彈藥充足,而老對手摩拜已被美團收購,且美團將共享單車領域競爭的矛頭從ofo轉向了哈羅,ofo的壓力驟減。 這個時候和ofo談收購,就問滴滴,你自己覺得時機上合適嗎?

錯過ofo後,又錯過的摩拜!據說摩拜股東打算賣身時,滴滴有參與收購,但是最後摩拜卻被美團拿下。我們不知道滴滴具體做了什麼?雖然滴滴在共享單車市場運營著小藍車和青桔單車。但摩拜或是ofo的地位豈是小藍+青桔能比的?

隨著阿里入局ofo,滴滴對ofo的控制力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隨著美團收購摩拜,滴滴出行領域霸主地位受到強勁地叫板。要穩固出行領域的主導地位,在沒能拿下摩拜的情況下,滴滴重啟收購ofo也不無道理!雖然這次被ofo否決了,但滴滴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畢竟摩拜的賣身宣告了共享單車模式的失利,只要滴滴拿出足夠的誠意!

人不能在同一個石頭上絆倒兩次。錯過了摩拜,就努力拿下ofo吧!


Monzier


一個想買,一個不願意賣。

這或許是滴滴與ofo關係最貼切的寫照。

對於滴滴來說,要想做大出行服務平臺,缺少共享單車這一環是不現實的。而對於ofo來說,作為一個以90後為核心的創業團隊,不僅希望是獨角獸,還希望成為一個重要平臺。

這就導致滴滴全盤收購ofo時,會面臨來自創始團隊的極力抵制和反抗。

對於創始團隊來看,滴滴的運營經驗和資本是它們看重的,但是,它們未必願意讓滴滴來領導,畢竟,股權融資是為了融資,並不是為了賣身。

雙方這種我想控制你或我不想被你控制,使得雙方之間的合作,從最初的親密無間變成現在這種針鋒相對的。

當然,拋開雙方的情結,除去創始團隊和滴滴外,其他投資人都需要回到商業本身,投資是為了高位套現,而不是陪葬或資金打水漂。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數的事實證明了,如果創始團隊不能讓其他股東看到更遠大的前景,那麼,在決定命運時,難免被安排。

這也是當前大眾創業中可能面臨的共性問題。


李俊慧


滴滴收購ofo原因來自美團收購摩拜單車。滴滴和美團之間的競爭可是如火如荼,簡直成了拉鋸戰。

而摩拜跟ofo在燒錢大戰中處於膠著狀態,最終摩拜被美團收購,這對滴滴來說絕對是一種刺激。在出行領域,滴滴絕對是龍頭老大,但是自從美團臨門插入一腳之後,滴滴的老大地位就開始岌岌可危了。


美團收購了摩拜,似乎滴滴也只能選擇收購ofo了,即便是塊雞肋滴滴也得拿下,好像真是沒得選擇,但是對於被滴滴收購的傳聞ofo卻一直堅持否認。


滴滴曾參與ofo此前的多輪融資。去年4月,滴滴還將ofo接入到App中?一個在進,一個在退,是否能一切如滴滴所願還是個未知數。


琴斷心封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美團發展了網約車業務,還收購了摩拜。美團對於滴滴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滴滴也需要鞏固自身的出行業務。而且,滴滴也是ofo的重要股東,即便是收購了ofo也並不意外。所以,我個人覺得有這種可能。


光榮與夢想1987


ofo以前的多輪融資都有滴滴的身影,後來傳滴滴和ofo不和,應該是因為滴滴想插手ofo的管理但ofo的團隊不願意。現在ofo面臨資金危機其團隊似乎妥協了,滴滴這就有了直接接盤的機會。

ofo作為共享單車的先行者和巨頭其團隊是不想放棄自主管理權,但現在不得不不妥協不然可能破產。看看摩拜的團隊結局,被美團收購後雖然留任但已經沒了話語權出局是早晚的事,但總比破產後什麼都沒有強。

滴滴參與ofo的前幾輪融資其實就有把控ofo的想法,但後來和ofo團隊沒談攏沒辦法就和美團競爭收購摩拜,結果美團贏了。現在ofo似乎撐不住,滴滴有了收購的契機。ofo和滴滴就看價格怎麼樣,也就是ofo的買身價。

現在滴滴想收購,ofo團隊不想買也沒辦法很難撐下去了。


尋尋覓覓花開花落


而在2017年底,曾傳出ofo與滴滴不和,將近決裂,滴滴不允許ofo融資,導致ofo只能通過抵押資產向阿里借了數億資金。而近來由於美團開始和滴滴在網約車領域直接競爭,美團更是收購了摩拜,所以就開始傳滴滴有意收購ofo,是否卻有其事現在不好說,不過ofo方面已經發表聲明否認了這次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