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隋唐洛陽城,明堂掠影


“明堂”, 是唐代武則天時期的神都洛陽皇宮正殿,又叫萬象神宮。在安史之亂中,明堂被叛軍和回紇兵兩次焚燒,於公元762年被徹底損毀。

明堂內景,金碧輝煌。

寶座後面的影壁,上有浮雕金鳳,象徵女皇武則天的至上皇權。

明堂寶座四周的大柱子,頂部裝飾都是中華古建文明的再現。

1986年發現的明堂中心柱坑遺址。明堂基址平面呈八邊形,僅存底部夯土基礎部分。由內而外由六週八邊形夯土組成。其中心為巨形大柱坑,坑底部為直徑約3.67米的柱礎石。

“唐三彩七星盤、唐三彩錢櫃,”明堂內陳列的唐代文物複製品。

“綠釉竹節執壺”,明堂內陳列的唐代文物複製品。執壺又稱“注子”、“注壺”,隋代出現的酒具。

“鏨花花卉鎏金碗”、“掐絲花卉鎏金蓋盒”,明堂內陳列的唐代文物複製品。

“馬槊、步槊”,馬槊分槊鋒與槊杆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馬槊是為了適應漢末以來強大的重裝騎兵、披甲戰馬發展而來。步槊是步兵用的武器。

“唐錘”,隋唐時期的武器。明堂內陳列的唐代文物複製品。

“唐鞭、唐鐧”,鐧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稜,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鞭為短兵器,其由來與鐧相同,鐧都是雙用,鞭則有單雙軟硬之分。

“唐代障刀”,障刀是唐刀四制之一,唐六典:蓋用障身以禦敵。這個應該就是日本刀的祖先.優秀的武器裝備,是大唐盛世的基礎。

武周時期的洛陽城市模型。

女皇武則天在武周時期共造字26個,公元705年,隨著武周政權的結束,武則天創造的新字除“瞾”以外,全部被廢。

武則天中嶽嵩山封禪圖。

武周時期明堂復原模型。

武則天家族,武氏宗親圖譜。

一代女皇武則天蠟像。“武媚娘在此,誰敢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