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墓誌銘,常常被看作是一個人在世界上最精彩的謝幕演出。一塊或大或小的墓碑上,鐫刻著或長或短的墓誌銘。

面對這些冰冷墓碑上生命之書的總結,我們時常會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猜測墓中人的一生。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一句話,一輩子。

這些墓誌銘常被看作是人的一生總結,歷史上許多名人墓誌銘都充滿了個人風格,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不忘展露出真實的自我。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或自黑

著名書法家啟功墓誌銘: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或幽默

海明威:“恕我不起來了!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或專注

聶耳:“我的耳朵宛如貝殼,思念著大海的濤聲。”

德國數學家魯道夫: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數學家一生的成就都在這裡了。)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或是遺作為文

沈從文的墓正面用了遺作《抽象的抒情》中的一句話:“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詩人葉慈:“對人生,對死亡,給予冷然之一瞥,騎士馳過。”

(這是詩人去世前夕寫的一首詩最後十七個字。)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將個人一生展現於這一碑之上,如武則天。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歷代的帝王將相無不希望死後能樹碑立傳,武則天作為唯一一個女皇帝,墓碑上卻空無一字。

是自認為功德非文字所能描述,還是自知罪孽深重不願再寫,她把這個問題丟給了後人。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墓誌銘有如啟功先生自撰的,有如武則天留給後人評說的,也有如馬未都般為懷念自己的親人而深情撰寫的。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在馬未都看來,父親馬丹林身體特棒,經歷過戰爭,穿越了槍林彈雨,倖存於世,但在晚年不幸罹患癌症,過早地去世了。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在1998年父親馬丹林的與世長辭,留給馬未都的是不盡的痛,馬未都坦言,父親至今去世20年,什麼時候想起他什麼時候悵然。

按照馬未都的回憶,在父親去世的那些日子特忙,除了幫父親挑選了一塊墓地,其它的都由母親和弟妹做了。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但父親當時去世以後,馬未都在他的床旁邊低著頭給他寫了一個墓誌銘:

父馬丹林,山東榮城鏌鋣島人。早年離鄉參軍,歷抗日解放兩次戰爭,為人梗直,一生樂觀;母扈小英,山東利津人,生於北京,一九五零年參軍,二人相識於滬上。一九五四年春結婚,次年晉京,生有二男一女,皆成婚育子。父母養育之恩,兒孫輩當永世銘記。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刻在了墓碑背面的這99個字,概括了父親馬丹林的一生。

看起來,這個墓誌不是太嚴格按照過去的規格寫,但樸實中滿含馬未都對父親的思念。

馬未都為父親寫的99字墓誌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怎樣才算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