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惡性腫瘤患者康復期如何管理營養?

傻傻的等你回頭


癌症致死有時候並不是某一個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個系統衰竭。有很多癌症,由於現在還不十分清楚的原因,會導致病人體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都迅速丟失,這一現象稱為“惡液質”(Cachexia)。

惡液質表現複雜,其特點為慢性、進行性、不知不覺的體重下降,經常伴有厭食、飽腹感和乏力等表現,且對營養治療不敏感或僅部分敏感。

這個過程現在基本是不可逆的,在此基礎上,病人會出現系統衰竭。腫瘤患者需要把握住時機,在沒有明顯進入惡液質時期前通過合理營養干預,以期延緩惡液質的發生及進展。

通過合理的營養管理,還可以提高抗腫瘤治療的有效性,並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科學的營養干預比一味的“忌口”更能讓患者獲益。

腫瘤患者的營養干預可分為圍手術期、放化療期及姑息治療時期。除了住院期間一些特殊時間段或者如食管瘻、腸梗阻等某些特殊疾病需要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外,大部分腫瘤患者的營養干預需要自己完成。自我營養干預包括合理膳食或口服營養配方製劑。

終末期惡性腫瘤患者。據CSCO腫瘤營養治療專家委員會共識,終末期惡性腫瘤患者營養治療的目的是維持體重,而不是增加體重,供應量過高可能增加臟器負荷;需同時考慮總能量攝入,以及供能的生熱營養素比例。低熱量攝入的概念有利於減少感染性併發症與費用支出。

一般認為,糖皮質激素和醋酸甲地孕酮增加食慾的療效確切。應適當選用逆轉惡液質異常代謝的代謝調節劑,目前使用藥物包括魚油不飽和脂肪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非終末期患者。積極營養治療可以為抗腫瘤治療提供時機和保障。多數腫瘤患者屬於蛋白質缺乏型營養不良,因此進食的原則應是優質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如雞蛋、牛奶、瘦肉等)、適當糖類,易消化吸收為主。

對於終末期惡性腫瘤患者,不主張採用高能量營養治療獲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只需少量的食物和水來減少飢渴感,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對於腫瘤的恢復期,進行營養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越來越多的受到醫生的重視,我在管理很多患者中認識到很多腫瘤患者經過營養干預後比單純的放化療治療的效果好很多。

我們都知道腫瘤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很多腫瘤患者在後期營養供應不足,造成營養不良,也是腫瘤預後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營養不良對腫瘤患者的影響包括細胞、生理及心理三個層次。細胞水平上,營養不良削弱了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防禦能力,增加了感染風險,延緩了傷口癒合,降低了腸道營養吸收,改變了凝血、腎臟等多系統、器官的功能。

我們之前有一個誤區,通過調控飲食餓死所有的腫瘤,低碳水化合物好不好?我們不吃碳水化合物好不好?可能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候是不好的。比如生酮飲食可能對腦膠質瘤有效,但是對肝癌會適得其反。我們發現肝癌細胞在營養匱乏的條件下能夠激活酮體的利用,並通過酮體代謝幫助肝癌細胞在飢餓條件下存活並增殖,即腫瘤細胞具備通過特殊的營養代謝方式而促進其生存和增殖的能力。

完整的腫瘤治療包括病因(病灶)治療、症狀治療及支持治療三個方面。營養干預是支持治療的核心,營養干預的手段有飲食調整、腸內營養、腸外營養三個方法,實施營養干預的通路有口服、管飼及靜脈三條途徑。希望更多醫生患者能夠關注腫瘤營養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