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最終決定投資者命運的既不是股票市場也不是那些上市公司,而是投資者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基金史上的傳奇人物彼得·林奇

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巴菲特和李嘉誠創造了各自的傳奇,兩者都經營實業,也投資金融。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他們的成功經歷究竟給予我們哪些啟示呢?

巴菲特:歷經數次股災,長期堅守收益萬倍

1965年以來,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年化複合增長率高達19.1%,超越標普指數9.9%的漲幅,或許19.1%看起來並不算高,但53年下來,就是1萬倍的收益,也就是說你在53年前交給巴菲特1萬美元,現在他已經價值1億美元了。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53年間,巴菲特遭遇過幾次大股災,伯克希爾公司股價幾次遭遇過50%以上的縮水,但依然屢創新高。

所以,財富的核心是堅持。

李嘉誠:發展不忘穩健,46年收益5000倍

3月16日,香港首富李嘉誠在退休發言裡,講過投資長江和記實業46年的收益是5000倍,意味著,如果你在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時買入100股,那麼,當年的300港元將會變成今天的150萬港元。

46年的時間,經歷過多少市場的牛熊轉換,還包括全球性和亞洲金融危機,但長江都能夠平穩度過。這裡面的秘訣是什麼呢?

李嘉誠提到,“我在過去二十年以來,我只有買,從來沒有賣過股票。從這一生來說,我買進的股份是多過我賣出的股份。我猜不到未來。無論怎麼樣,發展之中一定不要忘記穩健,這是一個固定的政策。”

而李嘉誠的策略精髓就在於穩健投資,堅守價值,做到攻中有守,守中有攻,關鍵時刻善於利用槓桿,看準機會用力更猛,也善於利用資本市場支持

可以看出,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需要尋找具有成長價值的投資產品,並長期持有,不要在乎短期的盈虧,不要頻繁交易買賣,而是要看到財富長期積累帶來的持續性增長

所以,長期持有、堅守價值、忌過度分散這三點正是成熟投資者應當秉承的三大要義。

第一要義,堅守價值

金小鵲小時候,對一本小人書上的故事印象深刻:

扁鵲,醫術高超,眾所周知。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兩個哥哥也是學醫的。有天,扁鵲周遊到了魏國。魏國的國君魏文王問他:你們三人中你最出名,不過誰的醫術最高?

扁鵲思考片刻,回答說:我大哥的醫術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一聽,心想,給你臉了,明擺著讓我誇你唄。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扁鵲趕緊解釋:之所以說我大哥醫術最高,是因為他能夠在發病之前,就把病人治好;二哥能在發病之初,就把病人治好;而病人來找我時,已經病入膏肓了,我把他們治好,大家就會覺得我醫術高,因而我比較出名,但實際上我的醫術比不上兩位哥哥。

放在投資領域,扁鵲的兩位哥哥毫無疑問都是高手,他們夠在高點、低點到來之前,提前佈局,配置資產,風險小、收益高,悶聲發財。

而大多數投資者都如扁鵲,不斷追逐市場高點、低點,一旦成功,聲名鵲起,成為眾人偶像。但人們往往會忽視這樣的事實: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成功,因為扁鵲這樣的天才畢竟鳳毛麟角。

所以,這個告訴我們,與其專注於短線頻繁交易,苦惱於找不到合適的買賣點,不如堅守價值投資,尋找到真正具有成長價值的好公司。

有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3月,在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上市以來股價漲幅超過50倍的只有19只個股,大部分已經超過了20年,上市以來的股價平均漲幅達到125倍,平均年化回報率達23.34%

那麼,究竟如何在3400多隻個股中挑選具備長期成長價值的股票呢?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具備專業投研團隊、擅長基本面分析與價值挖掘的私募基金等機構應該是更理性的選擇

第二要義,長期持有

在投資方面,素有“小超人”之稱的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相比其父或許還稍遜一籌。

1999年,李澤楷的盈科數碼僅以110萬美元的價格,就買下了深圳一家初創互聯網企業——騰訊的20%股權。

但是在2000年底,當騰訊再次出現財務危機時,李澤楷賣出了全部的騰訊股權,套現1260萬美元。一年之間,獲利10倍,看起來很美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圖為李嘉誠次子李澤楷

但如今呢?李澤楷當年持有的20%騰訊股權,現在則相當於騰訊控股中的13.3%,市值約為749億美元,

從110萬美元到749億美元,相當於18年暴增近7萬倍。要知道根據2018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李嘉誠的身價也僅僅是349億美元。

所以,一旦選擇好了投資方向,就需要有長期持有的信念。短期看上去非常“完美”的操作,放在大的時間當中,整體投資收益會讓其變得“自慚形遂”。價值投資,重在長跑。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你不能持有一隻股票10年,那你就一分鐘也不要持有它。

根據好買基金後臺數據統計,剔除成立不滿三年的私募基金,在2001年12月31日到2015年6月30日間任意時點買入一隻偏股型基金,持有半年62%能獲得正收益,持有一年能有73%的勝率;而當持有時間達到2年到3年,勝率提升到81%。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一旦選擇一隻優質股票或股票型私募產品,不妨長期持有,切忌不宜盲目衝動,遇到市場暴跌便失去等待市場企穩走強的耐心,“割肉”離場。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第三要義,忌過度分散

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我們常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的意義在於降低波動,波動維持較低水平,投資者才能拿得住。

但有理財規劃師卻建議投資者,股票型私募基金投資不宜超過4、5只最為合理。

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爾曾在其《共同基金常識》中列出投資基金的規則,認為“普通投資者沒有必要持有超過5只基金,數量太大很容易導致過度分化”。

這是因為,分散投資雖然被稱為投資唯一的免費午餐,不過,過度分散也同樣過猶不及,建議投資者可以精選一些優質的基金產品進行投資,再來長期持有才能制勝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文由微信訂閱號鵲說財金編輯整理,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請讀者僅作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涉及其他問題,請立即告知,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