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結婚兩年丈夫奔赴戰場抗日壯烈殉國 妻子苦尋77年終尋得下落


有些事情不能忘記,有些人無法忘記,網上流傳的“一段塵封77年的愛情故事”,感動了數十萬網友。1935年,福州女子張淑英與重慶軍官鍾崇鑫在福州西湖初見後,互許終身。兩年之後的1937年,鍾崇鑫隨軍奔赴抗日戰場。1944年,張淑英收到了丈夫陣亡的噩耗。苦尋丈夫靈位77年後,張淑英才在臺北忠烈祠找到了亡夫的名字。

鍾崇鑫,重慶榮昌縣人,黃埔6期第一總隊工兵大隊第四中隊學員,1929年畢業,任原71軍87師259旅中校參謀主任,1937年南京城被攻破前夕壯烈犧牲於雨花臺通濟門一帶,時年32歲。

張淑英老人1921年出生在福州臺江碼頭附近,14歲時,隨父母搬到了臺江洋頭口一帶。1935年春天,母親陪她到福州西湖與一個年輕軍官相親。去之前,她不太樂意,因為以前見過的軍官都比較兇。可初次見面,她就被對方打動了。“1米75左右的個子,長得高大卻很溫柔。” 老人說,“他問我會不會寫字。我回答會的。沒想到,他真拿出紙筆來,我便寫了‘洋頭口’三個字,他看了讚不絕口。” 這位年輕的軍官便是鍾崇鑫。


訂婚一個月後,兩人在福州舉辦了婚禮,賓客有10來桌,細心的新郎官還特意為新娘子弄到了西式的、白色的長頭紗,“姐妹們都笑話我好福氣,找了一個如意郎。” 1935年,農曆八月,鍾崇鑫隨部調往南京,張淑英也隨之前往。 從結婚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兩人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鍾崇鑫隨部調往上海奔赴抗日戰場。兩人在常熟汽車 站見了最後一面。“分別時,他突然從背後跑上來抱住了我。” 老人回憶,“他流淚了,說,阿妹,我會回來的。”

77年過去了,老人一想到這個畫面,就會心痛。當年年底,張淑英還和丈夫通了一次電話,“崇鑫告訴我,他已升任71軍87師259旅中校參謀主任。” 她一聽,心裡更緊張了,這意味著他要上前線去打仗啊。

1944年,在街上,突然遇見了鍾崇鑫的戰友方維鑫。方維鑫幫忙聯繫軍長後,收到了一份回信,“兄陣亡,無法函告,軍座經常想起鍾兄英明才幹,至今耿耿於懷。”收到信後,張淑英感到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苦苦等待七年後,聽到的竟然是這麼一個噩耗。

新舊政權交替之際,父母和弟弟去了臺灣,可張淑英卻選擇留下,“他是重慶人,我這輩子也要守在這裡。”1949年,經人介紹,張淑英認識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兩兒一女。

張淑英講述了“尋找鍾崇鑫”的初衷:“他是名抗日英雄,又沒有後人,而且對我又這麼好。如果我走了,誰還會知道他的名字?” 於是,老人向子女提出請求,幫她弄明白——鍾崇鑫是如何殉國的?又魂歸何處?

後來,臺灣志願者在臺北忠烈祠找到了鍾崇鑫的牌位。讓張淑英感動的是,志願者還將老人和鍾崇鑫的照片合成一張合影。找到丈夫的靈位後,老人又萌生了前往臺灣祭拜的想法。在志願者的幫助下,老人在兒子的陪伴下,前往臺北。張淑英老人看到臺灣用如此高規格的忠烈祠供奉著為國捐軀的烈士,名錄保存如此完備,感到非常欣慰。“我也安心了,崇鑫在臺北不孤單,有他的戰友,還有他的上司們陪著他,他不孤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