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實拍彝族農村祭奠儀式,全村孩子等著吃豬血飯


農村的彝族主要生活在西南的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內,新中國成立前,彝族被稱為“倮倮”或“夷人”、夷族”,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民族識別,按照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以鼎彝之“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彝族是一個具有古老文化的民族,傳承千年祭祀儀式每年都會如期舉行。

當你走進雲南大理,走進彝族,就會發現他們的傳統很傳統,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是大理彝族的祭祖節,各家殺豬宰羊﹐認為這是同祖先共享節日歡樂﹐誦經禱告﹐祈求庇佑人丁興旺﹐五穀豐登。

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整個彝族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掌管彝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出獵、播種等,所以畢摩既掌管神權,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導著人事。

據說彝族人很團結,也很好客,只要你去彝族人家裡做客,他們會很熱情招待你。

彝族把自己飼養的黑豬,殺掉用來祭祀,你要是看到過他們殺豬過程會發現也有很獨特的地方,黑豬的豬毛是用火烤掉。這樣的豬肉也很好吃,回味無窮。

殺好的豬肉,村民們開始分工了,一部分人合理分割豬肉,保證每家每戶都能得到一份,一部分人用各家帶來的米做豬血飯,豬血是現成的,做好後分發給所有的村民,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排在一排,每人都帶了碗筷的,坐等吃豬血飯。這就是很有名的彝族的豬血飯。 感覺如何呢?

彝族的祭豬活動是不是非常有特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