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民國初期這七個文人出身的上將 凶猛度絲毫不遜武人

翻閱民國初年北洋時期的六十多個上將履歷資料,發現其中竟然有七人是文人出身。他們都在軍中出任過什麼職務呢?

先看這七個上將都是誰:

黃興(日本泓文學院)、張錫鑾(監生)、倪嗣沖(秀才)、楊增新(進士)、劉鎮華(北洋法政學堂),馬聯甲(進士)、張其鍠(進士)。

分別簡單盤點一下看看:

黃興的名字較為人們熟知,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同治十三年(1874年),黃興出生在湖南長沙府善化縣,原名黃軫,後改叫黃興,亦是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民國初期這七個文人出身的上將 兇猛度絲毫不遜武人

光緒十九年(1893年),黃興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三年後考中秀才。隨後又被保送到武昌兩湖書院深造。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春,湖廣總督張之洞從兩湖等地選派學生30多人,赴日本東京留學。黃興成為這批留學生中唯一的湘籍學生。

黃興到日本泓文學院後,很快就被留學生界蓬勃興起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所吸引並積極參與其中。光緒二十九年,為抗議沙俄侵佔中國東北,他與同學二百餘人組織拒俄義勇隊。不久又邀陳天華、宋教仁、章士釗等人秘密創立華興會,出任會長。光緒三十一年,黃興在日本結識孫中山,大力支持孫籌組革命組織同盟會,成為會中僅次於孫的領袖人物。

1911年4月,黃興組織的黃花崗起義失敗赴香港養傷。10月上旬武昌起義爆發,黃興於28日趕到武漢,作為革命軍戰時總司令,率民軍在漢陽前線與清軍奮戰二十餘日。民國元年(1912)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黃興出任陸軍總長。

袁世凱接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擬讓黃興當無實權的參謀總長,黃興辭不就。1913年5月袁世凱宣佈撤銷黃興上將軍銜。此後不久,孫中山發動討袁二次革命,黃興被推為江蘇討袁軍總司令。1916年42歲時在上海病逝。

張錫鑾是浙江錢塘人,生於成都。二十歲前即為晚清監生。同治初期,他在湖北武昌從軍,投效於廣東嘉應州軍務處。1875年入東北奉天討伐馬賊立功,任通化、錦縣知縣、錦州鳳凰廳同知。光緒二十年,負責訓練新軍,任新軍前後三營統領兼鴨綠江團練等職。

中日甲午戰爭時,張錫鑾在寬甸對日軍作戰有功,後歷任直隸海防營務處總辦、福建興化府知府、北洋營務處兼發審處總辦、奉天度支使、淮軍全軍翼長。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任命張錫鑾為山西巡撫。他率兵進入太原,迫使山西民軍都督退守平陽。民國初期,張錫鑾得到袁世凱信任,任奉天防務、東三省宣撫使、奉天都督。1915年袁世凱復闢稱帝時,張錫鑾受封為一等伯。1915年6月24日北洋政府授張錫鑾為陸軍上將,不久調任“彰武上將軍”、督理湖北軍務。袁世凱死後,張錫鑾退出政界賦閒天津。1922年4月去世。

歷史上身負“禍皖”惡名的地方軍閥倪嗣沖,原名倪毓桂,是安徽省潁州府阜陽縣三塔村人。他1868年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倪淑是清末舉人,曾受聘於袁世凱作家庭教師,後曾任四川開縣、長寧縣知縣,晚年為袁世凱的親信幕僚。

民國初期這七個文人出身的上將 兇猛度絲毫不遜武人

倪嗣沖少年時隨父親在四川讀書,自幼天資聰穎,十二歲就能熟讀《四書·五經》,在鄉里有神童之美譽。1893年倪嗣沖隨父還鄉,考中秀才,再數試舉人未中,乃出資捐分部郎中,後遷升為山東陵縣知縣,入淮軍幕,歷任記室、佐雜、監司。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廷被迫啟用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倪嗣沖見有機可乘,遂再一次投奔袁世凱門下,被委任武衛軍右翼統領,並奏準任河南布政使幫辦軍務。此期間,倪嗣沖按照袁世凱密令,率軍偷襲皖北一帶淮上軍。1912年1月28日攻佔安徽潁上,29日攻佔阜陽城。倪嗣沖入城後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清廷因此授予倪嗣沖頭品頂戴、“額爾德穆巴圖魯”稱號。倪嗣沖在阜陽、豫東等地大肆招兵買馬,將所部擴充到四十營之多,成為北洋軍閥的一支重要的外圍武裝。

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委任倪嗣沖為豫鄂皖邊區剿匪督辦,使倪軍佔據皖北合法化,1912年12月,北洋政府授倪嗣沖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隔年7月,袁世凱又任命倪嗣沖為安徽都督兼民政長,使他從此掌握了安徽的軍政大權。在阜陽、阜南一帶,倪嗣沖置有良田約三萬餘畝,加上在各地開辦的工廠、銀行等,當時有資產價值銀洋八千萬元之多。

1920年7月,直皖大戰皖系軍隊潰敗,段祺瑞下野。由直系操縱的北京政府免去了倪嗣沖安徽督軍兼長江巡閱使職務。倪嗣沖後來病死於天津。

楊增新是民國前期很知名的“新疆王”。他是雲南蒙自人,漢族。清光緒十五年(1889),他考中己丑科第127名進士,被選用甘肅中衛縣知縣。後因鎮壓民變之功,被提升河州知州。光緒三十三年,楊增新調任新疆陸軍學堂總辦,次年經新疆巡撫聯魁保薦入京,得見慈清太后和光緒皇帝,被調任新疆阿克蘇道尹。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楊增新又調任鎮迪道尹兼新疆提法使。辛亥革命爆發後,新疆地區哥老會起事,革命黨人在伊犁成立軍政府,袁大化逃離新疆,推薦楊增新為督軍。民國三年6月,袁世凱廢督裁軍,楊增新被委以新疆巡按使加將軍銜,督理新疆軍務。

楊增新執政期間多次擊退外蒙軍隊進攻,保全了阿爾泰領土不失。1928年,年過花甲的楊增新被刺身亡。

劉鎮華,即前不久電視劇《白鹿原》中的鎮嵩軍首領。他是河南鞏義河洛鎮人,幼年由父親教授《四書》、《五經》,考中秀才。後入保定北洋優級師範學堂、保定法政專門學堂學習,畢業後在開封中州公學任庶務長。

民國初期這七個文人出身的上將 兇猛度絲毫不遜武人

(劉鎮華劇照)

1908年劉鎮華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前夕,他到嵩縣羊山,動員那裡由王天縱率領的一支刀客武裝加入反清行列。這支武裝後來就是有名的“鎮嵩軍”,也成了劉鎮華髮跡的資本。民初,經陝西督軍張鈁舉薦,袁世凱任命劉鎮華為鎮嵩軍協統兼豫西觀察使及豫西剿匪總司令,開始了他的軍閥生涯。辛亥革命後,他憑籍這支號稱十萬之眾的地方武裝,周旋於各大軍閥之間,先後投靠段祺瑞、吳佩孚、馮玉祥、閻錫山,最後歸附於蔣介石。曾任陝西督軍兼省長、安徽省主席等職。

比較起來,馬聯甲、張其鍠的名字比較生疏。馬聯甲出生於江蘇東海。1898年中武進士,授官三等侍衛。清末曾任武衛右軍右路軍幫帶。民初北洋政府任其為皖南鎮守使、安徽軍務督辦。1924年9月7月被北洋政府授予陸軍上將銜。張其鍠是廣西永福蘇橋鄉人。1903年中舉人,隔年中進士。曾任零陵、芷江知縣,南武軍統領。武昌起義後,作為廣西代表參加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1923年7月任廣西省長,1925年任吳佩孚14省討賊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同年8月獲授陸軍上將軍銜。1927年5月隨吳佩孚逃往四川時,在河南鄧縣被土匪索金娃擊斃。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本欄目,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