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考上了清華、北大的孩子,除了自律和自信之外,智商一定要高嗎?

咪兔和幼兔


首先智商高低是相對而言的。

作為記者,我曾經報道過一次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有同行問畢業於人大附中的學霸,你的智商是不是特別高,做過智商測試嗎?

該同學回答:自認為智商就是平均水平,只是比普通人更早地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並且因為興趣而更加專注罷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家庭教育的培養,以及後面遇到了很好的指導老師。

這個學霸因為拿到了國際級的金牌,沒有參加高考,直接被北大保送錄取,不過他為了追求更加前沿的科研環境,去了普林斯頓大學。怎麼說呢,國外的大學更加偏重實驗,北大的物理學院則理論更強一點,該學霸的理想是成為像丁肇中一樣的實驗物理學家,所以選擇也是相當理性的。

我們回頭再剖析他的這段話,表面看上去平淡無奇,但是仔細分析卻能發現驚人的事實。

首先,他說自己的智商是平均水平,參照物是什麼?作為一個就讀人大附中的頂尖學生,人大附中可以說是全國綜合實力第一的中學,他又是其中的精英,周圍的同學自然都是人中龍鳳了,因此他覺得自己智商平均水平是相對於他接觸的小環境來說的,而並非人群的整體——畢竟作為一箇中學生,他的社會閱歷並不足,肯定不會把自己的智商放在整個人群中作比較。

所以,你就可以理解為:學霸的智商相對於他們那個圈子,或許沒有太多優勢,除了像霍金這樣的非常少數的天才,但是比起整體水平還是要高出一大截的。

除此之外,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了。我後來曾經看過該同學的訪談,他說在小學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帶著他做奧數題,和他比誰學得快,以此激發他的好勝心。到了五年級,奧數的難度已經是他父親難以駕馭了,而他的父親是電腦工程師,可見小學奧數對於兒童思維的開發是很有深度的,這給他後來搞中學競賽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後來在中學,他又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和同學,人大附中自不必說,還有北京民辦教育機構的老師,都是北大清華畢業的,自己都拿過競賽獎牌的。

所以,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家長是高級知識分子,自己出生在北京,可以接觸很好的教育資源。

而題目說的自律和自信,根本是無所謂的。試想,如果你有這樣的環境和智商,你怎麼會不包持高昂的學習興趣,哪裡需要自律來維持,又怎能不自信呢?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希望留下你的贊和關注,來支持小編寫出更多優秀的原創,謝謝!


佩子臨


按上次規矩,咱們再來一張圖。


嗯,看這張圖上說的數據,清華北大學生的平均智商並不離譜,也就正常人的水平嘛!

愛因斯坦就曾經說過—— 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產物有了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霍金在奔向星辰大海前,也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智商方面我不是天才,那些拿智商說事的人根本就是失敗者(loser)。

既然代表人類智慧頂尖的物理大牛們都這麼說,那麼這個統計結果的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顯而易見,考進清華北大的孩子,絕大多數靠的並不是智商高於常人。

那麼我們就可以試想一下,當一個孩子智商正常,又擁有了“天賦自律”和“沉穩自信”,他還缺什麼呢?

“天賦自律”和“沉穩自信”(這種表述在我的前幾天的類似問答裡有詳細解釋。)解決的是態度問題。態度和方法是一對雙生子。這麼看來,我們就該討論下方法了。

➤什麼樣的方法才是進清華、北大的方法呢?

有人一定會說:會思考,會歸納,會總結,會舉一反三,記憶力要超好,腦子轉速要夠快,理解能力要強……好大一堆要求。

這種複雜的表述會讓人無所適從,覺得自己似乎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了!

是的,以上說法雖然都沒錯,但卻沒有抓到表面現象背後的本質。

➤這本質就是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到解決問題過程的中去,而不要僅僅關注問題的結果。

關注過程可以讓我們積極對問題的本身產生興趣,研究它的來龍去脈,因為我們知道在過程裡的每次嘗試都會讓人進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積極思考解決辦法、對各種路徑進行試錯,然後對比選擇最優方案。

這種分析的態度使用久了,會形成一種直覺,在直覺面前,新問題的內部架構將無所遁形,不管題型怎麼改變,直覺會將題目中所有迷惑人的“皮肉”去掉,只剩下知識點的“骨架”。

久而久之,我們會習慣於挑戰困難,在挑戰的過程中,研習各種不同框架。出題者的巧妙思路,將在題型中與做題者產生交流,這種做題的快感和高效率,才是學霸們與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刷題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題,學霸們看一眼就扔到一邊去了。因為他已經一眼看透!


關注結果的同學會如何呢?他們往往題目拿到手,一看不會做,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題我做不出來,我沒有這個能力,還是算了吧!

於是毫不嘗試的,他們就決定放棄了。又或者在補習班老師的逼迫下,通過死記硬揹著老師告訴他們的解題辦法,目的只是把這個題目的結果算出來,解題的過程不但毫無快感,而且還要揹負著強行記憶的痛苦,痛不欲生。

於是方法強化了態度(自律和自信),態度回過頭又決定了方法(注重過程或結果)。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各自閉環。

➤於是學霸和學渣就這樣,在同等智商程度下逐漸形成了。

僅僅因為注意力的側重點不同,就導致了這麼大的差異。是不是現在覺得,使用正確的方法,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很重要呢?

➤更有趣的是:

  1. 依照正確方法的孩子,從來不需要什麼補習班。高考前輕鬆、高效、愉快的將該刷的題都刷完了。甚至還有時間彈琴、下棋、練書法、畫畫來放鬆大腦。
  2. 依照錯誤方法的孩子,焦慮而毫無自信的將自己塞進補習班。用雙倍的時間將該刷的題再刷一遍,還是不知所以。就算大腦累趴下了,也沒時間休息,效率卻更加低下。

不懂的人看到他們之間的巨大差別會說:嘿!你看那個孩子多聰明,智商多高,輕輕鬆鬆的就搞定了一切還有時間玩!你看你多笨,花了這麼多時間,雖然也很努力,但就是學不會!


總之,道理雖然是簡單的,但卻是實踐得出的真知。教育是複雜的,教育因人而異。所以對不同的孩子引導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這卻是題外話了,咱們下次再聊。說不定我會考慮在頭條號下,出一個系列文章,逐個點的剖析深入闡述。

謝謝閱讀!



大河向北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智商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不一定就比其他高校的學生來的高。題主說的自律和自信,我認為也不一定就好,這要具體看到學生。

其他優勢還是有的,比如學歷的能力,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除北京地區考生享有一點的優勢),這些學生基本上都是各地區各高中的頂尖學生,在知識、學習上肯定是不錯的,相對於普通的學生,那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再者就是知識儲備和構架,這些學生同樣在這些方面會優於普通學生。

扯遠了講,再來就是他們的朋友圈了,這裡不做詳細分析。


大盛談


從錄取比例來看,一個高中生考上清華大學的概率大約0.3%,能考上的是鳳毛麟角,考上的人都是人中龍鳳!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人說,其實我也是普通智商。你信?

我不信!就算他是普通人的智商,那也至少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就算是隻公雞,那也是公雞中的戰鬥機!

當然了,有可能他小時候測智商可能真的很普通,但是人是會變的,智商難道不會增長嗎?智慧難道不會增長?

單靠刷題能刷上清北?以為開挖掘機呢?

我高中有位同學考的就是清華,他天天和我下圍棋,經常下到半夜,高考前大約兩三個月的時候,他和我說,從現在開始不下棋了,努力複習,力爭清華,然後就考取了。nnd,他是普通智商?


家有兒女初長成呢


這個是肯定的。如果你在那些好學校待過的話你就會發現對於那些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說的話,你與他們的智商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個不僅僅是後天的努力就可以追上的,真的。

我對這個有著深刻的經歷,那是在補習的時候,我發現有些人在學習方面根本沒有下多大的功夫,但是人家每次考試都考的特別好。為啥呢?人家的學習效率要比我們要高很多。這個不僅僅是學習方法的問題,與智商也有很大的關係。舉個例子,有些人補習了好幾年也沒有考上清華北大,你能說他們不努力嗎?很明顯,不是的。

所以說,考上北大清華的孩子除了自律和自信外,智商也是很重要的。


夢幻之域


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不一定是自律和自信,更有可能不是智商,而是天賦。讀書的天賦,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他的天賦早已註定,有的運動神經好,有的畫畫好等。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所以考上好學校更依賴的是天賦。


血鎖六界


感覺能進頂尖名校光靠努力啊什麼的,上去的幾率很小,也不是沒有可能。智商還是佔很一部分。就算很普通很普通的人上這種高校了,越是好的學校任務量越大,光靠勤奮自律的學生可能會吃不消。


一切都好lxx


這基本上是肯定的,高中以前,性格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刻苦努力的佔有優勢。高中以後光努力是不行的。智商是基礎。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智商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有些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是不行的。學習是需要天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