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我们该反思什么?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我们该反思什么?

北大毕业、留学美国的王猛写了上万字的长信,总结父母的种种不是,并且说自己已经12年没有回家过年,拉黑父母6年。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处处控制。

此事被曝后,引发热议,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子女成绩优异,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为何脱离了轨道?对于“原生家庭”里的爱与伤害,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被控制的“马赛克式成长”并不健康

英剧《黑镜》第二集《方舟天使》,展示了一段“马赛克童年”。一位保护欲极强的单亲母亲,因其女儿萨拉3岁时曾因贪玩走丢,于是在萨拉脑部植入智能软件“方舟天使”。一方面,母亲通过平板电脑实时监控萨拉的动态;另一方面,只要萨拉撞见任何少儿不宜的黄色暴力场景,或是可能让她产生负面情绪的瞬间,“方舟天使”即刻给她眼前的画面打马赛克,同步过滤声音。

许多人回忆也曾遭受“擦除”“过滤”的童年,也有许多年轻父母,惊觉似乎正在犯一样愚蠢的错误。“马赛克式成长”,或许是物理意义的屏蔽:童年,你早早被圈定大片活动“禁区”而懵然无知,池塘边旱冰场闹市区,因为父母觉得危险,所以对你绝对危险;电视剧闪现黄色暴力画面,父母慌不择路地切换频道,或是捂住你的眼睛;中学生物课本点到生命的诞生,回家父母只用一句“长大了你自然会懂”来搪塞。

然而,离开学校的你,分分钟掉进职场,没人等你慢慢适应,更没人好心给你补习“世间百态”这门课。童年时,就算给全世界打上马赛克,孩子长大后也躲不开生活潜藏的风险和暴击。更可怕的是,当那一刻终于到来,孩子对马赛克下的真实世界,根本无能为力。

对于坚持践行“马赛克式成长”的父母,“阿诺心理工作室”创始人薛畅认为,父母试图屏蔽“喜悦”以外的全部负面情绪,本质上是内心焦虑、不安情绪的投射。事实上,没有其他悲哀、愤怒等多重情绪的衬托,孩子难以体验到真正的生命快乐。

人的快乐不局限于吃喝被满足。人需要对自己的存在感有很确定感受时,才会产生自内而外的幸福感。这是人的自主性发展,孩子学走路时摔跤会疼,会感到挫败、伤心,但此间所有情绪都是成长过程本身,人渴望真实,渴望控制自己,而非受别人主宰。危险等级孩子自己会评估、权衡,好奇心重或“粗线条”性格的孩子,边界范围可以建立得小一些。

亲子教育之路一定包含各种小冲突,纵然父母对孩子期待满满,但要接受,孩子成长一定带来挫败感,愿望可能破灭。这时候家长提醒自己,孩子不是你生命延续,而是独立个体。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我们该反思什么?

让不同的感受被看见,是社会的进步

年轻人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12年不回家。能够有权利做这种选择,决绝地独自生活,甚至收获到主流舆论的同情,在过去都是无法想象的。子女和父母埋下了这样深重的矛盾,隐忍了很多年,这当然是十足的悲剧。但这个悲剧这样表达出来,总比每年都被迫回家,表面上还要强撑着微笑要好。

所以这叫进步。在个体层面上的痛楚,是因为整体上在酝酿着更大的蜕变。无论如何,多一种选择总是好的。像王猛父母一样的行为,不是第一个,过去没有孩子做得像王猛这么“绝”,是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条件。

如果再要说得多一点,社会从老年人掌权,渐渐过渡到年轻人掌权了。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再冒昧假设一句,它与生产力挂钩。因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已经掌握在年轻人手里。每年过年,我们带着尽力克制的优越(和某种程度的不耐烦)回到老家,都体会得很清楚——老一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了。

在过去,遇到断绝亲子关系的事,主流的意见多半是孩子不孝:“毕竟是你的父母!再怎么说也不能那样吧。”现在这种声音小得多,说明话语权已经在年轻人这边了,至少在网络上。

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情关心的焦点不在这里。他们关心的是: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吗?还是孩子过度敏感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父母错了吗?错在哪?

你觉得这一点毫无疑问:父母当然错了,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但我认为这件事情,没有截然区分的黑白。我看到王猛父母的一些做法,觉得很痛心。譬如硬要孩子穿什么衣服,譬如对孩子的贬低,而对于孩子的敏感性,父母居然毫无觉察,这也是我无法认同的。我个人把它们看作严重的错误,并且相信,自己作为父母不至于做同样的事。但要我得出结论说:这么做就是十恶不赦。或者说,孩子就该跟这种父母断绝关系。——我也说不出这种话。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我们该反思什么?

因为我知道,我也可能伤害孩子。

父母可能伤害孩子,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有些伤害,就会造成一辈子不能磨灭的印痕。小孩子碰到桌角,流血了,伤好之后可能留下永远的伤疤,那就是持续终身的影响。但是回到受伤这件事本身,也存在不同性质:有些是故意的,抓住孩子的头往桌上撞,这是绝无疑问的罪恶。但也可能是无心之失,因为一时的疏忽,似乎就可以谅解。虽然伤害也产生了,而且持续存在着。

还有更麻烦的情况,就是介于有意和无意之间。在孩子看来,父母是不值得原谅的,而父母却辩称,自己只是出于无知或惯性,不知道有那么严重的后果。这种时候,断绝关系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吗?没有那么容易判断。

但无论如何,不管有心还是无意,父母会对孩子造成一辈子的影响,负面的影响。但真的很难判定其中的对错,就算错,谁又能说清错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个时代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很多事你觉得没错,我觉得错了,然后我们又找不到一个公允的裁判,或者,裁判不出一个统一的结果。所有态度都是偏见,我们活在各自的偏见中,相互碰撞,争执,决裂和怨怼。

如果早一点承认,也许孩子和父母不至于12年不相见。如果我是王猛的父母,我就会告诉孩子:“我想你了。我理解你对我非常生气,我就是感觉很想你。”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我们该反思什么?

审核:韩丽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