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發明「複製粘貼」功能鍵的工程師去世了,其成就遠不止於此...

發明「複製粘貼」功能鍵的工程師去世了,其成就遠不止於此...

據外媒報道,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家拉里·特斯勒(Larry Tesler) 於當地時間 2 月 17 日去世,享年 74 歲。他是剪切、複製和粘貼功能的發明者,曾擔任過蘋果首席科學家。

美國硅谷計算機歷史博物館也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悼念特斯勒,“他曾提出了突破性想法,並認為計算機應該為所有人服務。”


拉里·特斯勒其人


發明「複製粘貼」功能鍵的工程師去世了,其成就遠不止於此...

右一為拉里·特斯勒

拉里·特斯勒於 1945 年出生在美國紐約,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後任職於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涉足了人工智能研究,並參與了反戰和反公司壟斷運動。拉里·特斯勒不僅一邊撰寫評論文章,還在該學校教授「如何結束 IBM 壟斷」、「當代計算機」、「拖延症」等課程。

在實驗室任職期間,拉里·特斯勒與人合作開發了單任務語言 Compel,該語言能讓併發處理更加自然,主要用於向初學者介紹編程概念。

1973 年,拉里·特斯勒加入美國的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PARC),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個基於鼠標和圖形界面的文件管理系統吉普賽(Gypsy),以及面向對象的動態反射式編程語言 Smalltalk。

在為設計程序時,拉里·特斯勒加入了鼠標操作和 GUI 圖形界面,並且更進一步結合鼠標和 GUI 界面,發明了複製、粘貼功能鍵。


將“複製粘貼”功能鍵帶上個人電腦

其實「複製粘貼」的發明者另有其人,那就是發明史上第一個電腦文字處理器的 艾芙琳·別列津(Evelyn Berezin) 。

發明「複製粘貼」功能鍵的工程師去世了,其成就遠不止於此...

但艾芙琳當時只是將「複製粘貼」功能引入了文字處理計算機。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隨著個人計算機的登場,文字處理器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用艾芙琳自己的話來講:“當文字處理成為了電腦桌面上的一個應用程序時,文字處理器的時代就此終結了。”

但「複製粘貼」這個概念並沒有隨著文字處理計算機的淘汰被淘汰,而是隨著計算機的登場變得「不可或缺」。

早在 1969 年,還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生的拉里·特斯勒,就曾嘗試用計算機命令粘貼條目內容。

幾年之後,拉里·特斯勒在施樂開發了以鼠標進行交互的圖形用戶界面,並在為施樂電腦設計文字處理軟件 Gypsy 時將兩者結合,來實現對文本的剪切、複製和粘貼。

此外,大名鼎鼎的交互設計七大定律之一的「複雜性守恆定律」提出者就是拉里·特斯勒。

名詞解析:複雜性守恆定律


也稱泰斯勒定律(Tesler's Law),是交互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原則。根據複雜度守恆定律,每個應用程序都具有其內在的、無法簡化的複雜度。無論在產品開發環節還是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環節,這一固有的複雜度都無法依照我們的意願去除,只能設法調整、平衡。

拉里·特斯勒的觀點在開發人員中引發了一場爭論:

應該讓一位工程師花費額外的一週時間去減少軟件程序的使用難度,還是應該讓數以百萬計的用戶花費額外的一分鐘來克服這一困難,哪個觀點更有益於企業的成功。


拉里·特斯勒和喬布斯

在加入蘋果前,拉里·特斯勒是施樂(Xerox)公司 Palo Alto 研究中心(PARC)的一名軟件工程師。當時施樂 PARC 的「位圖顯示」概念推動了圖形用戶界面(GUI)的發展,這吸引了喬布斯的注意,打算前去考察。

而拉里·特斯勒作為項目的負責人,也恰好負責為喬布斯展示 PARC 技術,這也促成了兩人之後的緣分。

據新聞記載,當時個人電腦外接設備還尚未普及,「鼠標」這個詞兒還是特斯勒告訴喬布斯的。

當時的喬布斯在看到「位圖顯示」和鍵鼠交互後非常興奮,表示「看到了計算機產業的未來」。

不得不說,喬老爺子確實很有眼光,不僅開始自研這項技術並嘗試將其商業化,並且還把拉里·特斯勒和另外一位硬件設計師給挖走了。隨著喬布斯和蘋果的成功,這一舉動也被業內稱為「工業史上最嚴重的搶劫行為之一」。

那是 1980 年,拉里·特斯勒正式加盟蘋果公司,負責管理 Lisa 應用程序團隊。1993 年,拉里·特斯勒升任為 Apple 公司首席科學家一職。1997 年,拉里·特斯勒離開蘋果公司。


發明「複製粘貼」功能鍵的工程師去世了,其成就遠不止於此...

右一為拉里·特斯勒

根據拉里·特斯勒的回憶,雖然當時喬布斯不是 Lisa 電腦的項目負責人,但是仍然會隨時打電話給他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會在凌晨兩點接到喬布斯的電話。

在蘋果公司的 17 年時間裡,拉里·特斯勒也為蘋果的硬件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除了 Lisa,LarryTesler 還參與了多款產品的開發,包括 Macintosh、QuickTime 和 Newton 平板電腦(iPad 和 iPhone 的前身 )等。

不得不說,英雄之間是有種相互吸引力的。喬布斯在短短兩次的會面中就發現了拉里·特斯勒的天賦,讓拉里·特斯勒如魚得水,而拉里·特斯勒也成就了喬老爺子輝煌的成就與視野。


每一位開發者都有一個用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而拉里·特斯勒實實在在的做到了這一點。今天當我們在電腦上使用剪切、複製、粘貼這些功能時,都應該感謝拉里·特斯勒,這也是對他最好的悼念。


維基百科:Larry Tesler,Evelyn Berezin

BBC News:《Larry Tesler: Computer scientist behind cut, copy and paste dies aged 74》

紐約時報:《Lawrence Tesler, Who Made Personal Computing Easier, Dies at 74》

遊研社:《發明“複製粘貼”功能鍵的計算機工程師去世了,他還曾是蘋果的副總裁》

庚子智媒:《計算機“複製粘貼”之父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