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媽媽有焦慮症,我該怎麼幫助他?

江名丹


焦慮症既不是精神病,也不是軀體疾病,其本質上是對煩惱的極力擺脫而負強化並進入惡性循環。

焦慮症的個案如果能不抵抗煩惱,任由痛苦存在,繼續做日常該做的工作。這雖然很痛苦,但只要做,就可以做到。只要任由痛苦存在,對症狀不做抵抗,自己的行動和態度也不要受症狀的干擾,應該象正常人那樣生活。個案要做到這些,開始時肯定是很痛苦的,只要堅持做下去,就會逐漸習慣,痛苦也會逐漸減輕。即使患者還感到有症狀,也不會對日常生活形成障礙了。如果能做到這種程度,症狀自然就會淡化。

道理看似簡單,也好像很容易被人們所理解,但這一理解僅僅是主觀上的判斷,而真知灼見必然是真正實踐後的體驗。最好的方法是從事某種工作。雖然有症狀,但也要帶著症狀逐漸地去做自己認為很難做的事情,有時甚至是逼迫自己去做。工作也應儘可能選擇消耗體力的活動。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個案消除痛苦不安之後才進行工作,而是讓個案對種種痛苦聽之任之,帶著痛苦去工作,工作也應以形式多樣為好。工作形式的變化本身也是一種休息,所以並不需要特意安排休息。室內外的衛生清掃,手工、工藝、書法、繪畫等各種事情,另外,也可以打乒乓球等競技體育。

針對“驚恐發作”的諮詢,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我會告訴當事者:為了儘快解決,你要保持最容易發作的姿勢,誘導出“驚恐發作”,記錄發作的細節。以便找到對應的方法,從而迅速療愈。當事者為了描述細節,就會做到了“任由症狀存在而不再抵抗”,而這恰恰是徹底療愈的狀態(這樣做的結果是,症狀再也沒有出現!此時此刻,“驚恐發作”就已經徹底療愈。)。


張鐵軍158


幫媽媽解決焦慮症?

通常焦慮是因為擔心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作為子女想要和媽媽溝通,既簡單也複雜。

簡單是因為作為子女有更多機會交流。複雜是因為關係太近,有些事不一定會告訴你實情。

站在你的角度、解決方法是平靜傾聽和溝通。多聽、簡單問、少勸說。多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

其次、需要很有技巧的傾聽以及找到她的

焦慮源點,然後找到方法解決。綜合來講你越平靜,才能帶動她平靜。

站在心理諮詢師的角度,建議找心理諮詢師專業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祝 安好!注意防護!


言之默


★平常可以讀讀《心經》,學會放下一些心結。更重要的是調節身體,讓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放鬆了,心情也會跟著放鬆,然後自然走出來了。最簡單高效不佔地方的方法如下:

▲樁功。方法:放鬆站立,雙手如抱球🏀,定住不動。每天1到2小時,可按自身情況分幾次完成。坐或躺著練,也行,只要手的抱球姿勢保持不動。

★一開始乏味痠疼難忍,慢慢體內各種氣動感,深入練,則陰69陽自轉,易筋洗髓,身、心強韌智慧。雜念重可默唸《心經》。

★全身會慢慢經歷:跳動、脹、痺、痠疼、涼、熱流、針刺、癢、滑、錐鑽、火燒、裂割、膿痰便、臭汗等,為氣血灌注修復的正常過程(發燒除外)無須醫藥。


用戶8232840580155


你好,焦慮症屬於典型心理問題的一種,存在各種各樣的身體和心理症狀,可以求助心理諮詢師,一般人的勸說意義不大。

焦慮症的應對措施一般來說會有認知行為療法的一些方法,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情緒體驗和行為,還可以採取行為療法的一些辦法,比如暴露療法,脫敏療法等等。

大家都覺得心理問題是因為內心不夠堅強,想不通,勸導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這是國民對心理問題的認知誤區,也會給很多的心理問題的來訪者造成二次傷害,產生更大的壓力。

生病了就要去看醫生對症治療才是王道。


星點說成長


你好,願意幫助媽媽走出焦慮症,你的愛心孝心令人感動。

我想第一步就是停止說教,要學會和她共情。她焦慮的東西可能在你看來並不要緊,但你可以試著體會她的感受,並且幫助她表達抒發這種感受,讓她儘量說出來,而不是壓抑。當她覺得你能夠理解她之後,再勸說她去醫院身心科做個心理測量,看看到什麼程度,是否需要服藥;(因為你沒有說是什麼症狀,所以不好判斷)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可以說服她做心理諮詢,畢竟你是孩子,她的焦慮有可能在深層次對一些事情的想法看法需要改變,還有就是她人際關係可能需要調整,這都需要專業人士來幫助。希望這個回覆能夠幫到你!


心理諮詢師方琦


媽媽有焦慮,我個人有幾點意見,供參考:

1.不要輕易的下焦慮症的診斷,很多問題都只是有些焦慮的情緒,來自於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的想象恐懼,不是事實。

2.焦慮症是自己對自己的攻擊,對自己沒有確定的掌控感的攻擊,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對未來的100%的確定,焦慮一般都是反應過度的表現,跟媽媽的原生家庭的養育,形成的對環境的反應機制有關。

3.家庭充滿愛的氛圍,對媽媽的焦慮會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同時,敢於面對問題,溝通問題,家庭的支持系統是處理焦慮的強大動力。

4.如果條件合適,可以去看心理醫生,讓媽媽對自己的情緒有自我覺知和認識。


豐勝筆記


首先、你自己要了解焦慮,焦慮是一種情緒,情緒本無好壞之分,情緒是需要自我調節,一件事發生不管好與壞,咱們先接受,不對抗,然後再想辦法解決,不是情緒先行!焦慮既然能經過那麼多次的人類進化還能留傳下來,肯定是對我們人類是有幫助的!適當的焦慮可以保護我們!




我是王瀝


大部分焦慮都來自於不確定。媽媽的焦慮我想,很多情況都是關於子女的不確定,不確定他們過得好不好,吃得好嗎?睡得好嗎?有男女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找到癥結,對症下藥,幫助媽媽的不確定變得確定,這些焦慮自然就消除了。當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溝通


小面不放佐料


首先你要明白你媽媽的焦慮點在哪裡,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去幫她解決。

你可以找空閒時間與你媽媽做幾次談話,談話內容包括家庭(家庭內部關係與矛盾點在哪裡),工作(她的工作是什麼,有哪些不順的地方),身體健康(她的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從這三個方向去跟她做幾次深入的談話,找出她的焦慮點就好了。


恆o隱九


疏導一下心裡問題,可能是更年期綜合症,在做些運動療法,主要運動開了,心情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