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扭轉“SCI至上”為何勢在必行

■/ 媒體廣場 / 關鍵詞:“SCI至上”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了明確要求。SCI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並不是評價學術水平和創新貢獻的直接依據,把SCI論文相關指標直接用於科研評價,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如何看待“SCI至上”,又如何扭轉“SCI至上”,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

破除“SCI至上”是學術評價改革突破口

破除“唯論文”的導向,並不是要完全否定SCI及論文的價值和意義,而是要改變“SCI至上”和“論文至上”的極端偏向,合理把握好使用SCI的“度”。說到底,改革評價體系就是要扭轉現行的單一化、機械化的評價方式,朝著更加多元化、多樣化、靈活性的方向發展,構建權重比例更加合理與平衡的指標評價體系。

俗話說,不破不立。然而,解構容易,建構並不那麼簡單。筆者注意到,很多網友關心如何確保新的評價方式公平、公正,也有網友認為,在更完善的學術評價體系建立起來之前,不如維持現有的評價體系。其實,任何突破性的創新與改革都需要在質疑聲中“艱難前行”,破除“SCI至上”的評價導向當然不能一蹴而就。真正落實改革精神,需要突破不少主客觀乃至技術操作上的制約。

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評價並不是孤立的,猶如生態系統一般,和多種因素環環相扣。在“唯論文”制度的影響下,社會環境對高校、科研單位的認知與評價也呈現出一種簡單化理解。學術共同體習慣性地看重SCI收錄的論文數量,一些機構對高校的排名也是以此為重要依據,扭轉整個社會對此的“認知慣性”需要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任何評價工具和手段的形成都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積累和學術共同體的認可。改革需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評價制度和體系的建設更是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完善的過程。摸著石頭過河,總要給予更多“試錯”的空間和機會,需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改革者要通過建立對話和反饋機制,及時聽取實施的意見和效果反饋,適時給予調整和糾偏。

學術、科研成果評價的改革是個系統工程,破除“SCI至上”可以視作一個突破口。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部門還須增強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適合各自特點的評價方式。能否拿得出有針對性與實操性強、效果明顯的措施,也是對高校、科研單位的學術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驗。

(作者胡波,原載《中國青年報》,有刪節)

擺脫“SCI崇拜”在破更在立

長期以來,學術界“唯SCI”現象廣受詬病。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三大檢索系統之一,SCI自上世紀80年代末引入中國後,就迅速成為中國科研論文的主流評價標準。它的流行,體現出中國科研學術研究評價與世界的接軌。不過,凡事過猶不及。經歷三十多年的“普及”,在學術能力和人才評價中,唯“SCI至上”的風氣也愈發明顯。醫生招聘要看SCI,博士畢業要有SCI,不論從事什麼崗位,似乎有SCI傍身就代表著優秀……當一個文獻索引系統,神化成了評價個人能力水平的重磅標準,顯然劍走偏鋒,其弊日漸大於其利。

本質上講,SCI是一套可供參考的學術標準,不僅不是學術的全部,更不能成為搞“一刀切”的硬槓槓。簡單以論文數量、影響因子、引用次數作為唯一參考,重論文輕教學,重論文輕臨床等怪現象就會凸顯。“SCI至上”,甚至某種程度上還會加劇“不擇手段”發論文的不良傾向,催生出相關黑色產業鏈。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那些紮根基礎科研或三尺講臺的學者或許就只有“坐冷板凳”的份,而“科研投機主義者”越來越多,這對於學術評價的公正和公平,以及科研創新活力與學術生態,都是巨大傷害。在這一背景下,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破除“SCI至上”的評價慣性,可謂正當其時。

擺脫“SCI崇拜”,在破更在立。破的是學術評價“一刀切”的偷懶姿態,立的是一整套更為科學完備的評價體系。對此,《意見》提出了三方面要求,即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完善學術同行評議、規範評價評審工作,並且鼓勵高校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更細、更有針對性的考核辦法。

於科研領域乃至全社會而言,沒有對“十年不鳴”的包容,就難有“一鳴驚人”的喜悅。讓評價體系多元化發展,我們將收穫更多博學多能的人才,助力自主創新之路行穩致遠。

(作者鮑南,原載《北京日報》,有刪節)

科研評價與SCI 脫鉤正當時

有破有立,破立結合,才能開創新的風氣。一套科學的科研評價體系,關鍵在於能夠充分體現創新貢獻的價值。因此,除了要革除“片面、過度、扭曲使用”SCI論文相關指標的積弊,《若干意見》更關注如何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務實的科研評價體系。

首先,要分類評價,尊重科研工作的專業性。要克服簡單化、片面化、絕對化的評價傾向,反對“一刀切”解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國防科研和成果轉化的科研評價問題。其次,重視學術影響,完善學術同行評價。科研評價應當綜合主觀、客觀評價,讓有信譽有口碑的“學界良心”發出聲音。再其次,要鼓勵務實創新,推行代表作評價。這意味著要關注標誌性成果的質量和貢獻,激勵科研力量沉下心去,盯準更有難度、更有價值的問題。

破除論文“SCI至上”,其實是從一個小切口,靶向定位“五唯”的頑瘴痼疾。如果科研評價推崇“SCI至上”,並發展出以此為核心的各種指標體系,便難免滋生“五唯”現象。

所以,要斬斷SCI與學科評估、高校排名、人員考核、職稱(職務)評聘以及學位授予之間的制度關聯,才能真正有效解決科研、教育的評價指揮棒問題。這需要高校、科研機構的責任擔當,需要學者、師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響應,需要每一位有志攀登科研高峰的人自強不息、厚積薄發。

(作者楊博,原載《廣州日報》,有刪節)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02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