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制海權、制空權都由她決定!海戰主力的過去未來

二戰結束後,各海軍大國把人力物力投入到設計、建造新型航母上,他們不再追求數量,而是以提高作戰威力為重點,使航母的戰術、技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美國下力氣發展大型航母,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總數的一半。

穿越未來

制海權、制空權都由她決定!海戰主力的過去未來

1951年8月,美國海軍建成一艘超級航母,並以前國防部長福利斯特爾命名,它的排水量為7.8萬噸。在設計新型航母時,美國認為,航母不僅要負擔起攻擊和支援的任務,而且還要擁有遏制核打擊能力。為了完成這項任務,航母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噸位,搭載能夠攜帶核武器的大型飛機。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8.96萬噸的“企業號”開始服役,另一艘9.14萬噸的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也於1975年服役,它是這個艦級的第一艘航母。核動力航母的優點是連續航行多年不用重新加燃料。

制海權、制空權都由她決定!海戰主力的過去未來

航母的作戰能力與其他戰艦相比罕有匹敵,但它是否就毫無瑕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航母目標太大,造價過高的缺點也日益顯露出來。因此,各國軍事科學家和造艦工程師認為,未來的航母朝著幾個方向發展。

制海權、制空權都由她決定!海戰主力的過去未來

其一:小型廉價化

小型航母造價低,目標小,又具有廣泛用途,是經濟能力較弱的國家獲得制海權、制空權的有效做法,也是各國海軍強國大型航母的補充。

制海權、制空權都由她決定!海戰主力的過去未來

守衛者-颶風AA01號 作者名:楊澤榮

其二:新船型

氣墊船和雙體船是20世紀50年代後出現的新船型。氣墊船快速經濟併兼具兩棲性,而且航速快,機動性好。不受水雷和魚雷的威脅。當氣墊船達到100節後,氣墊航母上的飛機無須藉助彈射器和攔阻裝置就能順利起降。雙體船的優勢在於兩船身共用一個主甲板,甲板面積大,航速較高(可達50節),穩定性好,有利於飛機起降。

制海權、制空權都由她決定!海戰主力的過去未來

“利劍”高速隱身航母 作者名:姜曉康

其三:向水下型發展

據巴西有關雜誌披露,美國和蘇聯1990年就相繼開始了潛水航母的研製,文章中說,潛水航母悄悄浮出水面,無聲地打開巨大艙門,伸出兩個起重機,吊著兩架飛機。隨後,6架飛機就這樣分三次飛向既定目標。接著,潛水航母就緊閉艙門沉入海底。(小編覺得這個說法最神=_=)

結語

所以,不管怎麼說,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還沒有一種戰艦能夠代替航母的地位,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它都將作為海戰主力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