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德令哈:藜麥地裡種出新生活

德令哈:藜麥地裡種出新生活

青海新聞網訊發展產業扶貧,讓百姓的口袋殷實起來,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扶貧方式。原本人多地少、自然條件惡劣、村集體經濟始終沒有起色的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安康村就是在第一書記康軍勝的帶領下,走出了這樣一條產業致富的新路子。

安康村現有農戶129戶688人,耕地面積96.5公頃。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戶25人。如何讓這25名貧困人口儘快脫貧,讓安康村和全市其他19個貧困村同步實現貧困人口全部清零的目標,成了康軍勝心裡一直放不下的一塊大石頭。

一次偶然的機會,康軍勝聽說烏蘭縣的藜麥種植已成氣候,柯魯柯鎮上也有人種植藜麥,而且增收效益明顯。“安康村也有閒置的撂荒地,利用這些閒置的土地種植藜麥,可以讓閒置的土地發揮經濟效益,可以讓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務工掙錢,年底還可以分紅,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康軍勝靈機一動。

於是藜麥種植就成了安康村的集體經濟項目,2016年,在康軍勝的帶領下,藉助藜麥這棵“搖錢樹”,村裡組織起來的7戶貧困戶,在8公頃的荒地上種起了藜麥。

2016年秋天安康村迎來了大豐收,6250公斤藜麥全部銷完,除去各種費用,安康村淨收入12.5萬元,一個從來沒有過集體經濟收入的貧困村有了第一次的集體經濟收入,而且收入不菲,村裡的人開始對這個第一書記豎起大拇指。

康軍勝算了一筆賬,7戶貧困戶,在藜麥田裡提供勞務摺合工資3.2萬元,平均每戶收入4500元,加上年底每戶1500元的分紅,僅藜麥一項,貧困戶每戶收入6000元。

衛國民一家是村裡的貧困戶之一,妻子因病不能幹重活,孩子又在讀大學,家裡的擔子壓在衛國民一個人身上。他說:“我把自己家裡的五畝土地流轉了出去,然後每天去藜麥地裡幹活,一天就有一百塊錢的工資,年底了還有分紅,我妻子也當上了林業管護員,一個月有2500元的穩定收入,一年下來除了正常開銷還能存下不少呢。”

靠著8公頃的藜麥地,2016年安康村的貧困戶生活上都有了起色,但是距離脫貧還是不夠的。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生窮”。康軍勝和村幹部們深知這個道理,於是把掙來的這塊“蛋糕”又分成了兩半,一半為村裡33名60歲以上的老人全額繳納了170元的醫療保險﹔為當年考上大中專院校的7名大學生每人發放助學金1000元。把另一半資金加上扶貧專項資金用在壯大藜麥產業發展上。

2017年初,村裡又流轉了26.7公頃土地,擴大了藜麥的種植面積,如今在藜麥地裡幹活的人越來越多了。

現在的安康村早已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有了護林員工資和扶貧資產收益,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了11700元。康軍勝說:“2017年的分紅和2016年的大不一樣,我們把分紅面從貧困戶擴大到村子裡的每一戶。除此以外還把村裡全額繳納醫療保險從60歲以上調整為50歲以上的老人,幫助全村繳納2017年全年的農牧業用水水費。”

嚐到甜頭的安康村村民們,幹勁也是越來越足,2018年一開始,康軍勝就利用手裡剩餘的資金和浙江援青資助的50萬元,繼續擴大藜麥的種植面積,康軍勝還打算購買一些農業機械設備,讓現代化農業進入安康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