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生寶寶的東西一般懷孕幾個月開始準備,要怎麼準備?

認真的雪3857


親,我是慢慢準備寶寶的東西,畢竟從懷孕到生產是需要十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是很無聊的,正常的來講在懷孕七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準備啦,但是在你無聊的時間裡就可以慢慢囤寶寶所需要的物品啦。

我生了兩個孩子,第一個是因為沒什麼經驗,都是等到臨近孕產期了才開始手忙腳亂的去準備寶寶的衣物,東買一些,西買一些的,有的在月子期用不上的,有的在月子裡面需要用上的都沒買回來,甚至在你進醫院待產到寶寶出生那一刻需要的一些東西都沒買,比如說產婦用的衛生紙,寶寶生下來之後奶水還沒有,那麼這個時候就是必備的奶粉呀,這些都沒想到要買。

那麼生二胎的時候,就早早的開始慢慢準備寶寶和我的東西啦,因為在孕期是很無聊,每天除了玩玩手機,看看電視,其餘的時間就是出去逛街,沒事就去逛逛孕嬰店,裡面就有全套的寶寶和產婦用的東西。就慢慢挑選,一次買一點點,到你寶寶出生那一天,該買的,什麼還沒買到的,基本都會全部備齊啦,也不會手忙腳亂的。

下面我準備了一張生寶寶用的小清單,各位準媽媽可以看看,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各位準媽媽,你們在孕期無聊的時候,就可以參照上面的清單,慢慢的精心的為你們可愛的寶寶去準備吧,適當的在出太陽的那一天,把貼身衣物洗洗,拿出去曬一曬,消消毒,因為剛出生的寶寶皮膚是很小氣的,因為衣服那些是很髒的。

我說的這些可以對現在正在懷孕的媽媽們有幫助,覺得我說的有道理的麻煩動動各位小主的手指點個讚唄。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寶媽寶爸育兒經驗


三月份剛生寶寶,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生寶寶的待產包一般從六個月、七個月左右開始準備就可以了。太早準備的話有些東西是有保質期的,日期儘量新鮮點;太晚準備的話,有時候會遇到寶寶早產的情況,沒有預備待產包的話會措手不及。

生寶寶之前我列了個清單:

這張清單我在生寶寶之前都準備全了,但實際上有一些是不需要準備的,因為很多大醫院也有待產包,而且會要求你使用醫院的待產包,因為可以保證無菌。比如護理墊、刀紙,一般醫院裡都會有的,到時候在醫院裡買就可以。我就是自己準備了,但是醫院要求用他們的,自己買的就閒置了。還有部分東西親身用過也不大實用,最終丟在角落了。


總結一下必須要買的東西:

媽媽必備:

1、純棉睡衣2-3套

這個非常必要,不要帶真絲或者晴綸等不吸汗材質的睡衣,生產完後寶媽會非常虛弱,容易出汗,身上很容易汗溼,要及時擦乾身上並更換睡衣。

2、毛巾2-3條

擦汗、洗臉、擦身上用

3、吸管一包

生完寶寶後剖宮產的寶媽一兩天內很難起身,需要用吸管躺在床上喝水,吸管必備。

4、水杯1個

生產完後需要喝水,儘快排尿。

5、月子帽子

買個薄點的,本來產後就很容易出汗,帽子太厚戴不住。我就是買了個厚厚的毛線帽子,生完寶寶太熱了,不得已又在醫院買了個巨醜的薄帽子。

6、棉拖鞋

月子裡必備。

7、收腹帶:1個

分娩後腹部可能會有一定的松馳下垂,用收腹帶可以幫助肚子緊繃,另外剖宮產的話,綁收腹帶可以固定傷口,緩解疼痛。

8、吸奶器:1個

寶寶一切順利的話可能短時間內用不上,但是如果寶寶生出來後轉新生兒科,不在媽媽身邊,就需要吸奶器幫助開奶。

9、防溢乳墊:1盒

墊在內衣裡,可以幫助泌乳多的媽媽吸收溢出的乳汁。

10、保溫桶、筷子、勺子

生完寶寶吃飯用,外賣畢竟沒太多營養,最好是自己家裡做好用保溫桶送過來。

11、夜用衛生巾

分娩後排惡露需要

12、一次性內褲:5-6條

配合衛生巾用,髒了就丟掉,很方便。

13、水盆:2個

一個洗臉、一個洗腳。

14、牙刷、牙膏、漱口水

牙刷要選軟毛的,不刺激牙齒牙齦。暫時無法起身的時候可以先用漱口水。

15、紙抽:若干

多帶幾包備用。

16、營養品

幫助身體恢復的營養品,剖宮產可以準備點藕粉幫助排氣,或者祝蘿蔔水也有助於排氣。

寶寶必備:

1、奶瓶:至少1個

不推薦硅膠奶瓶,可以買貝親的玻璃奶瓶,防脹氣。

2、奶粉:若干

如果媽媽暫時沒有母乳,可以先給寶寶奶粉餵養。

3、喝水奶瓶:1個

可以和餵奶的奶瓶交替使用。

4、包被、大毛巾

一條薄包被,一條厚包被,寶寶出院時用,平時也可以蓋。大毛巾是抱寶寶出門的時候可以搭在大人肩上,護住寶寶不被風吹到。

5、寶寶衣服:3-4套

根據季節選擇合適的厚度,帶按扣的包屁衣、連體衣比較方便。

6、寶寶帽子、襪子

也是出院的時候用。

7、洗澡盆

在醫院的時候護士會幫忙洗,不用帶大洗澡盆。

8、洗浴用品

可以買洗髮沐浴二合一的洗液,貝親的比較好。

9、NB號尿不溼:1-2包

不用準備太多,用完再買

10、口水巾:若干

多準備點,不然寶寶吐髒了衣服要頻繁換。

11、小盆、紗巾

可以給寶寶洗臉、洗PP。

12、棉柔巾:若干

沾溫水給寶寶擦PP,比溼巾好用。

12、護臀霜:1支

換完尿不溼後薄薄地在PP上塗一層,可以預防紅屁股。或者用紫草油也可以。

證件:

身份證、身份證複印件(多複印幾份)、銀行卡、圍產手冊、產檢病例,準生證等等,具體看你所去的醫院需要什麼,按需準備就好了。


夏日麼麼桃


生寶寶的東西一般懷孕後期就可以準備了,我當時是從7個月開始準備的,主要是每次出去逛的時候就會稍幾件,慢慢就攢夠了。而需要準備的東西我分為主要的和次要的。


主要東西(必須品):

1、父母雙方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

2、準生證明

3、每次產檢的檢查結果單

4、銀行卡、醫保卡、現金

證件類是需要住院以及出院使用的東西,而每次產檢的資料能幫助醫生參考寶寶出生的產程,媽媽需要提前準備好。

二、媽媽的東西

1、洗漱類(盆、毛巾、牙刷、牙膏)

這些都是基本的必需品,滿足媽媽正常生活使用。月子是可以刷牙洗臉的,媽媽不必有心裡負擔。

2、生產類(一次性產褥墊、產婦衛生巾、兩身純棉月子服、出院用的外套、軟拖鞋、襪子、頭巾、吸奶器、溢乳墊)

媽媽產後會使用一次性產褥墊和產婦衛生巾,這兩者使用的頻率特別高,媽媽需要多儲存一些,特別是剛生完孩子,很愛出汗,所以需要備兩套衣服,有的醫院提供病號服,寶媽按自己的喜好即可,而吸奶器是產後下奶的時候必須用的東西,有的醫院也是免費提供的。

3、飲食類(碗、筷子、勺子、杯子、吸管)

寶媽生完孩子需要充足的營養,就需要醫院提供的一些飯菜,所以需要碗筷,勺子,杯子。而吸管主要是剖腹產使用,生完孩子後用來喝水。

三、寶寶的東西

1、洗漱類(盆、三條毛巾、溼巾、尿不溼衛生紙)

寶寶的盆是洗臉和洗屁屁使用的,有的媽媽給寶寶洗屁屁是用溼巾,我們當時是用毛巾的,媽媽可以依靠個人習慣來。

2、服裝類(當季兩身換洗衣物、小包被、帽子)

寶寶換洗的衣服,需要至少兩身,小帽子小抱被是出院時使用,或者在夜晚的時候可以使用小抱被。

次要東西(不是必須品):

一、媽媽的東西

1、洗漱類(洗面奶、擦臉油)

2、生產類(準備一些生產用的食物,比如紅牛、巧克力等,提前聯繫好催乳師、束縛帶)

這些寶媽可以準備,也可以不準備,按照個人習慣就行。

二、寶寶的東西

1、洗漱類(洗澡盆、棉籤、口水巾、紗布)

2、服裝類(寶寶鞋)

寶寶的東西媽媽按照自己習慣來準備即可。個人感覺寶寶鞋實用性不是很強,穿襪子就行,但是有的媽媽很喜歡。

媽媽什麼時候準備待產包都行,主要有時候就行,關於使用的東西可以按照個人喜好或者季節來準備。

我是二胎媽媽,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和育兒知識,歡迎關注留言發表不同意見。


苗條辣媽樣


我生過兩個寶寶,感覺懷大寶的時候,很早就準備待產包了,而懷二寶的時候,基本沒怎麼準備待產包,只是臨產之前老公簡單收拾一些洗漱用品和大寶以前的舊衣服就去醫院了。

生寶寶的東西一般懷孕幾個月開始準備

由於懷孕37周(九個月)胎兒就足月了,隨時都有分娩的可能性,另外,有些孕媽咪可能會早產(28~37周),因此建議孕媽咪在做完四維彩超大概六個月以後就可以開始準備生寶寶的東西了。

生寶寶的東西要怎麼準備

生寶寶的東西一般分為三大類:媽媽用、寶寶用、證件。


一,媽媽用

  1. 穿戴的:哺乳文胸(2件,方便換洗)、產褥內褲(5條以上,產後惡露多容易弄髒)、束縛帶(1條,產後第二天就可以帶)、出院替換衣服(至少1套,冬天的話要帶厚一點的)、睡衣(2套,方便換洗)月子帽、襪子、拖鞋。

  2. 洗、護用品:產婦衛生巾(大號小號都要準備)、餐具(保溫飯盒、勺子、筷子、保溫杯、吸管)、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漱口杯、洗臉毛巾)、梳子、水盆、基礎護膚品(水、乳、霜、防曬、隔離等)。
  3. 分娩食物:功能性飲料(紅牛、脈動都可以),巧克力或者士力架為生產助力。分娩食物可以等住院的時候再買。

二,寶寶用




  1. 穿戴的:新生兒連體衣(1~2套方便換洗)、包被(1~2條)、小被褥(如果預產期在冬天,最好帶上)、帽子、尿不溼。
  2. 洗、護用品:護臀霜、爽身粉、寶寶專用洗澡盆、洗屁屁水盆、毛巾、寶寶專用溼紙巾、衛生紙、隔尿墊。
  3. 餵養用品:奶粉(小罐)、奶瓶(小的玻璃杯材質)、洗瓶刷(給寶寶喂好奶一定要及時洗)。


三,證件

需要用到的證件每個地方可能不一樣,基本包括:

  1. 身份證
  2. 圍產手冊
  3. 錢包、銀行卡
  4. 醫保卡或者醫療本
  5. 其他

除此以上三類,還有幾樣東西要準備

  1. 手機
  2. 充電器
  3. 充電寶
  4. 其他

學而時習之育兒


什麼時間開始準備待產包

我自己是這樣的,一邊懷孕一邊準備

準備的大原則

少而精,切勿多而氾濫

我自己的切身經驗:自從懷孕後就開始看小嬰兒的一些必用品,買了很多,後來發現新生兒長得飛快,實際上用不了那麼多東西,所以建議一切夠量就好,不用一下子母愛氾濫,啥都搞一堆,除了紙尿褲和奶粉,這些當時都是成箱買的。

寶寶需要準備的用品:

紙尿褲:買上一箱最小號的;

要點:也不用太多買,一買好幾箱,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如果囤積過多,孩子長的過快,紙尿褲小了,孩子也是會勒著腿的。

1.關於寶寶的吃

奶粉,買上一罐;

要點:奶粉都是分階段的,最初只要買一罐就好,讓自己能多母乳哺乳最好母乳,千萬不要準備一堆奶粉,想著反正都買了,不給寶寶吃就虧了,結果給寶寶喝起奶粉來,寶寶可能就不願意吸吮母乳了。

奶瓶奶嘴:準備兩套

要點:最好要玻璃瓶的,沖泡奶粉更好;怕摔的話,可以準備一套玻璃一套塑料的

奶嘴要買仿母乳型的,不要加大

奶瓶刷:1個

2.關於寶寶的穿:

抱被:兩套

要點:預防尿溼,隨時更換;

新生兒的衣服:準備一兩套就好

要點:買和尚服,一般醫院還會送一套,而且生完娃之後,七大姑八大姨地可能會送幾套,小孩子長的飛快,基本都用不大上。

3.關於寶寶的洗澡:

專用浴盆:這個臨時在醫院旁邊母嬰店購買就好,或者擔心手忙腳亂,先在家裡買好也成,醫院是需要個人用個人的,畢竟,誰家都擔心衛生問題;

水溫計:手溫經常不準,不能燙到寶寶,用一個水溫計就方便很多;

嬰兒洗護的沐浴露:可以分開沐浴和洗頭髮的,也可以買二合一型,要嬰兒專用的。

洗衣液:在醫院的幾天,要洗小衣服時用,可以買防靜電的洗衣液。

媽媽的用品準備:

最重要的:身份證,準生證,醫保卡,信用卡等。不過現在普遍都是微信,支付寶支付了,也是想到那個方便了,也不用擔心帶很多錢會丟失之類的。


1.媽媽的吃

吸管杯:如果媽媽剖腹產,可能刀口很疼,吸管會方便一些。

漱口水:可能刷牙不方便,需要過度一下;

月子牙刷:專用的月子牙刷,更細軟,坐月子牙齒會容易鬆動;

飯盒:那幾天可能要吃食堂,一次性飯盒終歸不太好。

2.媽媽的穿

睡衣:那幾天基本一直躺在床上

哺乳內衣:這是必備的;多備幾款不同款式的,以後外出也用得上;

防溢乳墊:奶水多時要墊的,這個是後期回家時用的,最初幾天奶水不會太多;

月子帽:老人都說頭部不能吹風;

毛巾:多備幾條,擦身體的,擦下體的,擦腳的,可以用不同花色的,這樣便於區別;

內褲:多備幾條,因為產後惡露比較多;

3.媽媽的用品:

產婦衛生巾:要加長夜用型的;

產婦專用內褲:8-10條吧,免得弄髒了衣褲;

護理床墊:我買過那種比較大的摺疊的簡易型產後墊,可以鋪墊在床上的,一是防止原來床上的細菌,同時也避免弄髒床鋪。


jason媽咪有辦法


您好,我認為為分娩而準備東西,不需要太早,大概8個月左右再準備就可以了。

很多孕媽媽認為懷孕後要早早的幫即將出生的寶寶以及自己分娩時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但事實上現在不管是去商場購物還是在網上購物都非常方便,太早的把東西囤下來,不僅佔地方,還可能會因為季節不對,買不到打折物品而浪費錢。

我在懷孕中期的時候,寶寶的外婆就老是著急想把寶寶要用的東西都買好,但當時還是冬天,而我的預產期是夏天,去商場的時候,夏裝很少款式,而且都是新上市,根本沒有打折,想想自己全價買了東西放在那裡半年用不上,等你要用的時候商場都已經五折了,真是浪費。

還有很多寶媽覺得東西準備的越多越全越好,我逛論壇的時候竟然看見一位準媽媽給寶寶一次性準備了40件衣服。根據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寶寶在前面兩個月長的最快了,你買太多新生兒衣服,可能很多根本沒開封就已經小的沒法穿了,實在是浪費,不過如果你是土豪,那就隨意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隻買必要的,並且先少量購買即可,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再買。

寶寶的物品

衣物2-3套即可,最好選純棉的連體衣,英氏的不錯,純棉時代的紗布衣也不錯。包被、紙尿褲、洗澡盆、洗臉盆、洗PP盆、隔尿墊、溼紙巾、小毛巾、小紗布巾這些基本都能用的到,可以先備上。如果你準備母乳餵養,奶粉、奶瓶不用買太多,先買一小罐奶粉和一兩個奶瓶備著就可以了。像奶瓶清洗器、消毒鍋這些不一定用的到的,我認為可以先不備。而寶寶的洗護用品、PP樂、桃子水、按摩油等可以少備一點。

媽媽用品

根據你分娩的季節可以備一些月子服、月子鞋等,像我是夏天,穿一些輕薄的長袖開衫就比較方便了。哺乳內衣應該備3件左右,我買的媽媽喂的是朋友推薦的,覺得還可以,網上還有很多人推薦美德樂的。防溢乳墊可以少備點,如果覺得需要再加購,如果有乳頭內陷的準媽媽建議備點乳頭膏,乳頭龜裂的時候可以緩解疼痛。其他就是衛生巾、一次性內褲,還是比較實用的。像孕婦牙刷、牙膏這些我就覺得沒有必要了。

關於吸奶器,很多人覺得必備,但實際上很多人只用過幾次或者根本沒用上,我覺得可以先不買,如果確實要用再隨時讓家人去買就行了,畢竟很多人選擇美德樂那種電動雙吸的要2000多,如果沒用上我覺得也挺浪費的。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記得要上準備分娩醫院的孕婦課,她們會詳細的告訴你去醫院待產時所需要帶的東西,尤其是證件,這個是最重要的。因為不同的醫院要求會有所不同。


郭醫生小課堂


以我的經驗總結,來跟題主分享一下吧。關於待產包,我就是提前兩個月在某寶上買的,買個品牌好點的,質量很好很方便東西也齊全!才用了不到200!有些待產包價格很高,東西超級多!但是我個人建議買個基礎包的就行了,我那個基本款的待產包在醫院都用不完,又帶回家慢慢用的……再結合你要生產的醫院對待產包的要求,再補充就是了!(一定要提前查找你要生產的醫院的待產攻略!有的醫院要求必須買醫院的待產包,有的不要求可以自己準備,但是會給清單!我當時就只補充了醫院清單裡的便盆,沖洗器和嬰兒澡盆膜)……還有自己要準備的就是哺乳衣了(其實病號服就夠了,病房會定時給更換的,因為生完會出很多汗!!這套哺乳衣出院時穿正好!

寶寶的東西,醫院也會有要求,按要求準備就是了,一般就是上衣兩件,NB碼紙尿褲一包,小毛巾4條(洗澡用),包被兩條,浴巾一條,撫觸油一瓶,奶瓶奶粉備用!在醫院裡用的著的這些就夠了!帶多了也不一定用得著,還麻煩,(我剖宮產在醫院一共五天,我媽給準備了一行李箱東西,結果根本沒用多少😂😂😂)

以上都是我覺得入院待產的必需品,希望對你有用!😊

但還是那句話,提前查一下你生產醫院的攻略!!!很重要!!!有寶媽們分享的流程,需要哪些證件,現金之類,病房的環境,醫院的要求,家屬看護的方式,產婦的飲食……等等…很多細節就很有用的。能少走彎路。


小鑫233902651


我懷我們家大寶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就很遲鈍,事先沒怎麼準備。本來是10月底的預產期,就想著過了10月買就可以。結果初1就生了,完全沒有怎麼準備。但是幸好,賣嬰兒用品的比較多,進一個店基本上就能買全。不過還是很被動的。

等到生老二的時候就有經驗了,從七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了。而且很快就準備的差不多了。但是我也沒有準備太多,準備太多了,萬一用不上就浪費了。只要生的時候,必需品準備好了就可以。


說一下我準備的待產包。

尿布。事實上尿布的用途不大,因為後來用了尿不溼。所以如果打算用尿不溼的話,尿布可以不用準備。

尿不溼。s號的尿不溼建議多買幾包,因為月子裡的小嬰兒皮膚嬌嫩,很容易發生紅屁股現象。所以要勤換尿不溼就用的比較多。但是s號的也不建議買太多,因為有重量的限制。孩子長得很快,小號的很快就用不到了。先準備兩三包就可以。不夠了隨時買。建議選用質量好,品牌可靠的。


孩子的衣服。我們是夏天生的,主要準備的和尚服。孕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出生月份來挑選合適的衣物。通常和尚服用的比較多。可以準備兩三套。

小包被。這個也是要根據季節來準備的。夏天出生的話就要用薄的,其他月份出生的一般都準備厚的。

嬰兒帽子。就是用布縫的那種,千萬不要厚的。夏天出生的話,一般不需要戴帽子。反正我兒子出生的時候,我準備了一個,沒有給戴。


奶粉奶瓶,奶刷。可以先買一個奶瓶,一袋奶粉。根據下列情況具體決定日後是否還需要買。我同學上之前準備了兩個奶瓶,結果他的奶量很足,根本不用喝奶粉,所以說,奶瓶基本上閒置了。

孩子的用品基本上就準備了上面這些。因為我們是去醫院給洗澡,所以就沒準備澡盆浴力之類的。以後根據自己的需要買即可。 另外我們家也沒有買嬰兒床。

我自己用的更簡單。洗漱用品,哺乳文胸,兩套睡衣,一次性內褲(醫院會給個,自己不用準備多了),衛生巾,巧克力,衛生紙一袋。


冬寧


懷孕是一個家庭和女人的大事,生產更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事情。為了避免生產前手忙腳亂。

我個人建議:孕中期就可以著手準備生娃的東西。

孕早期很多孕婦會有很多早孕反應。孕中期的時候,是懷孕的黃金期,身體和食慾都會不錯,這時候準備生產的物品,不會對孕婦造成負擔。

我當時懷孕的時候,是從懷孕6個月開始準備生產物品的,提前準備有個好處,缺少什麼,後期可以再補充,時間充裕,也不會著急。

準備生產的物品,我主要分為三方面,包括孕產婦、新生兒、證件類。

孕產婦:

衣服類:產婦出院的衣服、帽子。生產後最好不要吹風,所以需要準備帽子,舒適的衣服,舒適的鞋子,哺乳內衣、襪子等。

洗漱用品:住院期間需要用的洗漱用品,如漱口水、軟毛牙刷、孕婦用護膚品、毛巾等。

產後恢復:主要是束縛帶。順產和剖腹產都能用。我當時生完孩子的時候,醫生建議在醫院買一個,就從醫院拿的,用了大概一兩個月,就懶得用了。也不知道有沒有用,肚子不算大,但也沒恢復到孕前。

吸奶器:打算母乳餵養的媽媽,最好帶一個吸奶器,剛開始漲奶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寶寶用力吸。但有的媽媽奶下的快,寶寶剛出生吃得少,奶漲的話,可以用吸奶器把多餘的吸出來。可以放到儲奶袋保存帶回家。

寶寶剛出生時的初乳是很有營養的,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建議保存,後邊給寶寶喝了。

新生兒:

衣物:準備新生兒的小衣服,出生以後可以穿,要洗乾淨,放好。一般準備和尚服,後邊短的那種,3-4件就可以。

包被:孩子出生後,需要用小包被,根據季節,冬天可以用厚一點的,夏天可以薄的,我當時生的時候是夏季,三伏天,拿的厚被子一點沒用上,幸虧醫院發的小包被,用上了。

奶粉奶瓶:我們提倡產後母乳餵養,但母乳下來一般需要2-3天,這幾天寶寶可能需要吃一點奶粉。所以我當時是備了一桶200克的,最小量的一小桶。生產後4-5天,基本就可以實現全母乳餵養了,那時候奶粉就用不上了。

奶瓶、奶瓶刷之類的相關物品。

證件方面:

關於入院的證件,比較簡單。

產檢時的相關資料全部都放到一個文件夾裡。

準爸媽的身份證,戶口本。

準生證、銀行卡、現金、醫保卡。

懷孕以後能用上的,都帶上吧,也不影響什麼,萬一來回跑再取太麻煩。

懷孕生子是一件偉大的事。我懷孕的時候,後期很緊張,畢竟第一次生產沒有經驗,不知道該面對什麼。但是東西都準備齊了,自己也做了心理建設,真到臨產前,也就什麼不怕了。

只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的出生。

後來一切如願,感謝!

祝寶寶平安順利出生。


清泉育兒


生完23天了,我說說我生孩子準備的那些東西,有的是事前沒買生完買的,有的是買了根本沒用到。我是2月生的,去年雙十一和雙十二就趁便宜囤了很多。如果生之前沒有大的打折活動,那就提前兩個月左右準備就可以了。

先說入院,辦入院手續的時候交給住院處的:1、生育服務單;2、醫保卡;3、住院押金。如果是自費的話押金多一點。整個孕期的產檢資料給大夫。

生產的話需要一個新生兒待產包,裡面有真空包裝的無菌衣服包被什麼的,我的醫院是必須買醫院的,有的醫院可以自己帶。要看醫院自己的規定了。我在醫院買的那個待產包裡有兩身小衣服,一個包被,一包紙尿褲,自己再準備幾條紗布毛巾基本孩子在醫院住院期間就用不著什麼別的了。因為我住的醫院是母乳餵養推廣單位,所以不讓自帶奶瓶和奶粉,這個也是根據醫院規定來吧。我的醫院是剛出生如果沒有母乳護士會視情況給奶粉,不讓用奶瓶。剛出生的孩子就算沒有母乳需要喝奶粉也最好不要用奶瓶喂,就用小勺一點點喂就好。

再說產婦需要的,產褥墊一到兩包,我在醫院還買了一包醫院的大墊子,生完鋪床上用的,這個不用擔心準備多了,產婦用不完可以給孩子當尿墊使。在醫院穿的病號服,只用自己準備一次性內褲和衛生巾或者產婦刀紙。準備一包可穿的計量型衛生巾剛生完穿,之後如果想省事兒可以買褲型衛生巾,連一次性內褲都省了。因為一次性內褲比較松,貼衛生巾或紙容易漏。住院期間需要的:1、小盆兩個,毛巾兩個,一個洗臉一個洗屁股。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出來之後下身都會有很多血,準備一個洗屁屁的盆還是必要的。2、軟毛牙刷一隻+洗漱用品。我買了兩盒月子牙刷,那種紗布的,一個也沒用到,千萬別買買了後悔。直接用軟毛牙刷就可以。3、帶吸管的水杯/一包吸管+水杯。其實如果是順產的我覺得普通水杯就好,剖腹產坐不起來而且怕脹氣所以用吸管好一點。4、包跟的月子拖鞋和鬆口的月子襪。5、吸奶器。我是事前沒準備生完現買的,多吸吸會越來越多,新生兒也要多吸允。住院期間基本就這些,拿太多東西用不上拿回去也費勁。

回到家就輕鬆了,寶寶需要的就是紙尿褲、換洗衣物、護臀霜、護膚霜/撫觸油、一次性尿墊(比可洗的尿墊方便)、嬰兒床、棉柔巾(洗屁屁洗臉)、小方巾若干條、大浴巾兩條、洗澡盆一個、小盆兩個等等。在家需要什麼隨時買就可以了。母乳不足的媽媽可以準備奶瓶和奶粉了,母乳充足的媽媽最好不要太早用奶瓶,堅持母乳對自身恢復也有好處。

產婦需要的就是兩身月子服,可以直接餵奶很方便,月子裡出汗買兩身換洗。哺乳內衣買不買都行,坐月子我覺得用處不大,直接穿月子服就有哺乳口,穿內衣反而麻煩。而且如果內衣太緊還會有乳腺炎的風險。出了月子可以準備一兩件,出門的時候穿。母乳的媽媽可以準備儲奶袋,吃不完的母乳存起來,我生完二十幾天母乳很多都存了冰箱一個大格了。防溢乳墊很重要,母乳媽媽一定要準備,漲奶的時候很容易弄溼衣服。

基本就這些了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