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腰椎滑脫是怎麼回事?

891536008


腰椎滑脫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兩個相鄰的腰椎椎體發生了相對的滑動。發生滑動以後可能會引起症狀,也可能不出現症狀,出現的症狀一般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症狀、間歇性跛行等。

引起腰椎滑脫的原因有很多,常見可概括為以下幾種:

1. 創傷

這種創傷可能是急性的創傷,也可能是慢性勞損;腰椎在後伸時,特別是運動員和搬運工,他們特別容易因此發生急性腰椎部的骨折;慢性勞損是腰椎的過度運動,導致了疲勞性骨折;當腰椎峽部發生骨折後,不能再約束椎體的前後運動,從而出現了相鄰的上下椎體出現相對滑動。

2. 退變性

這一類滑脫以前又被稱為“假性滑脫”,它是由於腰椎退行性改變、椎間盤、小關節突退變、相關韌帶或關節囊鬆弛、周圍肌肉無力,導致椎間不穩,漸漸出現了椎體滑動,但是這個滑脫並不是骨折導致的,它的峽部沒有斷裂,所以稱為“假性滑脫”。

3. 先天性

先天性峽部發育不良可導致的腰椎滑脫。

4、病理性

可見於骨質疏鬆、成骨不全、骨結核、骨腫瘤等,累積到椎弓、峽部、上下關節突,使椎體後方結構穩定性喪失,或直接導致腰椎峽部病理性骨折發生,從而出現腰椎的滑脫。

5、醫源性

多見於椎間盤摘除或椎管減壓手術,一般可在術後數年出現腰椎滑脫。

腰椎滑脫的治療,最終的目的並不是一定要把滑脫的椎體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很多人發生了腰椎滑脫,但是一輩子沒有腰疼的症狀,這些就完全不用做治療。

腰椎滑脫如果出現症狀,則需要接受治療,一般有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方法;其中保守治療主要是通過腰部的制動、腰背肌鍛鍊、非甾體抗炎藥以及物理治療等多種方法緩解疼痛。

手術治療的方式雖然非常多,但總的來說無非是復位固定、神經減壓和脊柱融合等。

最後生活中該注意什麼,從而預防腰椎滑脫的發生?

這其實主要是如何保護腰椎,一般我們需要儘量避免長時間腰椎處於同一個姿勢,或重複同一個姿勢活動;另外,腰椎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從而發現問題所在;還有防止錯誤的用腰姿勢,例如搬重物時儘量將重物靠近身體,屈髖屈膝,整體發力等等。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劉醫生談骨論筋🏄腰椎滑脫🏄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腰椎滑脫的病人,他們有一些是因為腰痛拍片子檢查出來的,有一些是因為外傷做檢查無意中發現的。後者沒有症狀。下面說一下什麼是腰椎滑脫?

腰椎滑脫

腰椎滑脫是由於先天發育異常、退變、創傷等原因引起相鄰椎體骨性連接異常,發生上面椎體和下面椎體部分或全部錯位。分為四度。Ⅰ度1/4以內,Ⅱ度2/4以內,Ⅲ度3/4以內,Ⅳ度4/4以內。



腰椎滑脫的原因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腰椎峽部發育不良引起的峽部裂。是青少年腰痛的主要原因。

2.退變性因素。腰椎退行性變,椎間盤退變變薄、小關節磨損、四周韌帶關節囊鬆弛導致椎體間不穩定。來回的滑動。多見於老年人。

3.峽部裂型。峽部因為疲勞骨折(搬運工),急性骨折和峽部未骨折但變細長。


4.創傷因素。急性外力引起小關節骨折,不是峽部。

5.病理型。全身或局部骨疾病。

腰椎滑脫不一定引起症狀,當引起症狀時叫腰椎滑脫症。這時就要注意了。

腰椎滑脫的症狀

1.下腰部疼痛。正中或偏一側,疼痛和腰部活動有明顯聯繫。勞累後疼痛,休息後好轉。

2.坐骨神經痛症狀。可放射至臀部或大腿後側,很少到小腿。嚴重時坐骨神經分佈區疼痛。

3.馬尾神經受壓症狀。出現會陰部麻木,大小便障礙。

4.當合並腰椎間盤突出或者腰椎管狹窄時引起相關症狀。

放射科檢查主要是X片檢查,拍正側位、斜位(峽部裂)和動力位(腰椎不穩程度)。

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大部分採取保守治療,在腰痛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保守治療無效後才行手術。

1.臥床休息。2.腰背肌鍛鍊。3.佩戴腰圍或支具。4.減輕體重,禁止腰部負重活動。5.紅外線,熱療等理療。6.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局部封閉治療。

手術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神經壓迫,減輕症狀,維持穩定性。不以完全復位為目的。手術方式在這裡就不做特別說明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要根據病情選擇。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腰椎滑脫是指一節腰椎椎體相對於下方椎體向前滑動。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會涉及到椎體關節不穩定的情況。

造成腰椎滑脫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如:

  • 天生椎弓連接關節發育異常

  • 椎弓外傷性骨折

  • 年齡或肥胖的退行性變化

  • 大幅度的運動,如體操

根據影像學的顯示,我們可以依據上方椎體相對正下方椎體的移動程度,把腰椎滑脫的分為4個級別。

第一級(Grade I)包括所有影像顯示滑動不超過25%;

第二級(Grade II)有26%-50%的滑動;

第三級(Grade III)有51%-75%的滑動;

第四級(Grade IV)超過75%的滑動。

至於注意事項:

1、避免突然大幅度的腰部活動,影響腰椎的穩定性;

2、避免重複過度向後彎腰的動作,這會增加腰椎小關節的壓力,有可能會增加滑脫;

3、避免腰椎負重的運動,減少腰椎負擔;

4、如果需要進行手法治療,如需作用於脊柱的手法,需要避開滑脫的椎體,避免進一步加重不穩定;

5、在滑脫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簡單的康復運動,增加椎體的穩定性。



羅煒樑


脊椎滑脫的現象是由比利時的一位婦產科醫生Herbiniaux在1782年最先發現的。至今應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所謂腰椎滑脫症就是指腰椎的某個椎體相對於其下椎體向前或向後滑動產生的病理過程。目前將腰椎滑脫分為發育不良性腰椎滑脫、峽部性腰椎滑脫、退變性腰椎滑脫、創傷性腰椎滑脫、病理性腰椎滑脫這5種類型。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與醫生交朋友,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分類:

1、發育不良性的腰椎滑脫 主要是由腰椎的第5節椎體和骶骨第1節椎體的椎弓和關節突關節發育異常所引起。常常發生在腰椎的第5節椎體椎體骶骨第1節。

2、峽部性腰椎滑脫 主要是由於峽部病變引起的腰椎滑脫,主要發生在腰椎的第4節和腰椎的第5節。


3、退變性滑脫 這個好理解,多數學者認為是腰椎間盤的退變引起椎體之間的不穩而引起的滑脫。

4、創傷性滑脫 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外傷原因造成的椎體的椎弓根、椎板、關節突的骨折導致椎體的滑脫。

5、病理性滑脫 主要是因為全身的代謝性疾病如骨質疏鬆、脊柱腫瘤等導致的椎體之間的滑脫。

總結:

實事求是的講,對於普通沒學過醫的人來講,對於上面所講應該不是很好理解。其實你只要記住腰椎滑脫就是椎體之間失去了正常的位置關係,某一椎體相對於其下方的正常椎體移動了,就可以了。


兒童骨科姚京輝主任


我不是醫生,我也說不出來什麼原理,我只是個患者,在部隊的時候只是腰間盤突出而已,退伍返鄉在火車上硬座了三天三夜,嚴重了腰疼的厲害,左腿疼完右腿疼,兩條腿還不同時疼,去西京醫院大夫說必須手術,不然後期就癱瘓了,那一年21歲,怕手術失敗徹底癱了,一直在保守治療,按摩,正骨,給腰椎打營養針,偏方,只要有人說誰誰誰看的好,我都去過,不過有些人還真的康復了,但我一直是原樣,沒有效果,可能治療方案不適合我,漫長的煎熬著,久病成醫,怎麼鍛鍊,怎麼輔助治療,現在已經跟跟正常人差不多,只要不勞累過度,沒一點問題,活蹦亂跳的



張小賤3979677


不知道你說的腰椎滑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腰椎滑脫最多見的原因是因為老年人隨年齡增加而出現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脫,這種滑脫都把它叫做假性滑脫。還有就是因為外力引起的滑脫,比如運動時損傷,導致腰椎滑脫,還有先天性的,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峽部崩裂而導致的腰椎滑脫,在醫學上這種叫做真性滑脫。

如果是第一種,那平時需要多補血氣,因為年齡大了,生理機能也逐步下降,多為腰椎缺氣血了。如果腰椎纖維環的前後縱韌帶及軟骨板供血不足,就會導致腰椎組織滑出偏離正常位置而形成上述所說的假性滑脫。

所以需要補充血氣,血氣充足了,就能推動整個身體的細胞運轉,把腰椎間的韌帶也好,軟骨板也好只要有血氣就能把它撐起了。

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先把腰椎拉開,仰躺在平的板床上,不能躺軟的,手往上申,再扭動腰,像蛇走路一樣,每天堅持做,慢慢腰椎就可以復位。一定要把氣血補上去才行。

如果是外傷導致的,那自然就是調理外傷哦,嚴重的話也可能需要手術介入。


糧大師健康養生


腰椎滑脫主要是指上下腰椎與椎體間發生了向前或是向後的滑移。腰椎滑脫在初期一段很長時間內是很少出現任何症狀的,只有當患者出現腰痛或是神經根受壓,才會被發現,這時就很嚴重了。只要把腰椎與椎體間的某幾塊向前或是向後錯位的椎體復位回到原來的地方即可。孵德純手法調理復位錯位骨骼,當場見效,安全輕柔無風險。之後要保護好腰部,少做彎腰的動作,做好腰部保暖,多休息。


孵德健康丁老師


腰椎滑脫,用中醫的話通俗講,就是腰椎缺氣血了。專業點講就是由於腰椎纖維環的前後縱韌帶及軟骨板供血不足,導致腰椎組織滑出偏離正常位置而形成的疾病。

我們正常人每一塊腰椎之間的骨膜,因為氣血充足,所以纖維環的前後韌帶能承受較大的活動及壓力,氣血就像骨與骨之間的充氣墊與潤滑油,能夠給骨椎連接處的內部形成良好的保護性活動空間。而病人的腰椎充氣墊因缺氣幹嘎了,因無血不能潤滑了,所以會滑脫會狹窄。

這種病無需手術,只需用大劑量的白朮與其它活血化瘀補氣補血藥,即可讓腰椎的充氣墊充氣潤滑回正常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