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古希臘和馬其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爆發馬其頓戰爭?

對於希臘人來說 馬其頓屬於介於文明人與蠻族之間 他們在文化上是認同希臘的 但是可能有異族血統 而且地理位置屬於內陸 所以在政體上 更傾向於斯巴達式的寡頭統治 而且王權更為強大 馬其頓征服希臘只是一種習慣的說法 因為希臘人覺得馬其頓人沒有自己的文明程度高吧 或者如果說是統一希臘 也是有道理的 因為馬其頓人一向以希臘人自居 並對於這一身份非常自豪 而且在帝國各地推行希臘的城邦制度 還為保留了希臘本土各城邦大部分的自治權 這種形式有些像藩國或者是附庸 他們都承認馬其頓最高的統治權 但是對內維持自己的政體不變。

古希臘和馬其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爆發馬其頓戰爭?

馬其頓帝國

古羅馬共和國和馬其頓王國之間的4次戰爭。最終以羅馬控制馬其頓王國而告終。第一次戰爭馬其頓的腓力五世取得勝利。第二次戰爭中,羅馬大獲全勝,消滅了腓力的海軍。羅馬又發動了第三次戰爭,腓力之子佩爾修斯戰敗,最後在彼得那會戰中馬其頓全面失敗,被分割為4個自治共和國。第四次戰爭中,馬其頓接連舉兵反抗羅馬統治,最終羅馬大軍平息叛亂,4個共和國不復存在,馬其頓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第一次,一直想擴展疆土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乘機與迦太基結盟,並於公元前215年對羅馬宣戰。馬其頓軍隊在東部不斷取勝並準備進兵意大利時,羅馬強大的艦隊駛入亞得里亞海。擁有強大陸軍的腓力卻因海軍力量不足,缺少船隻而無法渡海作戰。雙方交戰數年未分勝負。於是,羅馬利用希臘內部的矛盾展開外交活動,並於公元前212年取得埃託利亞同盟的支持,在馬其頓周圍組成了一個反腓力的希臘同盟。由於反馬其頓的聲勢浩大,腓力五世不敢貿然遠征意大利。公元前206年,馬其頓和埃託利亞同盟的希臘城邦實現和解。被第二次布匿戰爭拖得精疲力竭的羅馬亦不得不於公元前205年同馬其頓締結和約,並接受對其不利的停戰條件。

古希臘和馬其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爆發馬其頓戰爭?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

第二次,羅馬已戰勝迦太基,正企圖乘勢向東擴張,遂以保衛希臘為藉口向馬其頓宣戰。羅馬首先與希臘城邦聯合組成反馬其頓同盟,並爭取敘利亞保持中立,公元前200年,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2個羅馬軍團渡過亞得里亞海,到達希臘西部。與此同時,羅馬展開外交活動,徵得埃託利亞同盟和亞該亞同盟的支持。公元前197年,腓力五世率軍迎戰。兩軍在庫諾斯克法萊遭遇。羅馬及同盟國軍約2萬人,馬其頓軍2.5萬,時逢大霧,馬其頓方陣不能發揮威力,遂被羅馬軍團擊潰。翌年締結和約,馬其頓被迫從希臘全部撤出,並向羅馬賠償鉅款。和約還規定馬其頓只能保持軍隊5000人和戰船5艘,未經羅馬許可,不得與鄰國交戰。

古希臘和馬其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爆發馬其頓戰爭?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形勢圖

第三次,公元前 168年,執政官埃米利烏斯·鮑路斯率羅馬主力部隊步兵1.4萬人、騎兵1200人挺進希臘。佩爾修率馬其頓軍3萬餘人撤向彼得那,羅馬軍跟蹤而至。6月22日雙方在彼得那決戰。馬其頓軍發起進攻,擊潰羅馬軍前鋒。羅馬軍退向山地,馬其頓以方陣實施追擊,但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難以保持嚴整的隊形。鮑路斯利用馬其頓方陣出現的缺口率軍插入,兩翼部隊同時發起進攻。馬其頓軍大敗,2萬人陣亡,1萬餘人被俘,佩爾修斯逃跑途中被擒,披枷帶鎖被押解羅馬,後死於獄中。馬其頓遂被分割為4個自治共和國,事實上已淪為羅馬的屬地。

古希臘和馬其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爆發馬其頓戰爭?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形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