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戰後,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趁勢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政治上推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髮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 ,軍事上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並大規模屠城,20年間逐步掌控全國。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康熙即位後,發生了九子奪嫡之事。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雍正即位後,大力殘害自己的兄弟,最終僅與之交好的十三阿哥胤祥和十七阿哥胤禮得到了善終。而在河北發現的那個清朝王爺的墓葬,就是胤禮的,也即後來的果郡王、果毅親王,後來為了避諱雍正的“胤”字,改名允禮。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果郡王允禮,康熙三十六年出生,由於母親陳氏地位的卑微,幼年的允禮並未受到康熙過多的寵愛,直到9歲時隨康熙巡幸塞外,才得到康熙的賞識並帶在身邊。在康熙朝著名的九子奪嫡中,允禮站在了四皇子胤禛這邊,並在雍正朝盡心輔佐自己的這位哥哥。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由於允祥的早逝,能夠讓雍正真正相信的兄弟並不多,但是他和允禮之間,卻沒有太多的隔閡,在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間,允禮先後管理理藩院、工部、戶部,並代替雍正奉旨出京送西藏喇嘛進藏的路上巡視沿途各省的駐防和綠營兵。在雍正、乾隆兩朝,允禮得到了火箭式提拔,從普通皇子一躍成為果郡王、果親王,並且拿了雙份工資——親王雙俸。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雍正在臨終之際將弘曆託付給了允禮,並讓允禮輔政,在其後更是受命總理事務,管理刑部。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允禮去世。年四十二歲,隨後入葬位於河北易縣的果親王園寢。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1911年,清朝滅亡,允禮園寢的安寧也隨之被打破,1937年,允禮墓被盜,盜墓賊在寶頂北側打盜洞進入允禮墓地宮,允禮墓內隨葬的大量珍寶被盜掘一空。沒了珍寶,這處古墓也就逐漸淡出了亂世之中人們的視野,直到50年後,又一群土賊把目光注視在了允禮墓。1998年10月,一夥盜墓賊炸開了允禮墓寶頂,再次進了墓室。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2006年,著名清史專家徐廣源先生進入到墓室中考察,記錄了允禮墓地宮內的真實情況,地宮中允禮的棺木早已被盜墓賊拆散,棺槨上彩繪的金龍清晰可見。同時,專家還在地宮內見到了散亂的人骨,其中,發還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顱骨、一片下頜骨,由於地宮內有滲水,專家們沒有繼續尋找,而這能見到的頭顱骨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允禮。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考古學家從允禮墓葬中沒有發現值得再考查的價值,同時也不願再去打擾這麼一位可憐人。於是他們在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值得一提的是附近有一戶村民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守護著允禮墓,這也算是果群王最後的慰藉吧。

河北發現了一個清朝王爺的墓葬,考古學家出來後就永久關閉了地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