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前天“5·20”,

不知道你們過的怎麼樣?

要知道這可是個富有特殊含義的日子,

我們一定要牢記:

“5”是五個落實:落實經濟結構調整;落實精準扶貧;落實社會保障;落實環境治理;落實反腐倡廉。“2”是兩個要:要經濟發展,更要碧水藍天。“0”是對違法問題零容忍!

聽說昨天雷神大人也是辛苦了

↓↓↓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難道說,這愛情都那麼“脆弱”嗎?

他們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NO!

他們,是誰?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她是一位癌症青年陳希(化名)。花樣年紀的她被診斷出了鼻咽癌,但伴侶不顧父母壓力,始終不離不棄,攜手抗癌。現在,他們有了新的心願,想要有自己的孩子。

噩夢來臨

那是2008年的春夏之交。陳希的人生切換到了寒冬模式。在20歲的花樣年紀,她被確診為鼻咽癌。且已出現淋巴結轉移。

消息一傳來,陳希先是“頭腦空白”,接著是情緒失控。然後她開始思考, “為什麼是我?” 但是,自責無法提供答案,反而將她逼到角落裡,“站不起來”。

陳希把那段時間稱之為至暗時刻。她搖頭感慨,“你不知道你是不是最幸運的那個,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最不幸的那個?沒有人給答案。你能做的,只有一次又一次說服自己,要勇敢面對,要堅強。“

但哪有如此容易呢!

突如其來的癌症也改變了她的性格。活潑的她開始變得文靜。在那個談癌色變、癌症等於傳染病的時代,她選擇對外界隱瞞事實,用沉默來抵抗別人異樣眼光。“躲藏是最好的方式。”她說。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一段時間後,身邊的人開始知道她的故事,並勉勵她,要好好活下去,會有治好的那一天。

蜷縮在角落裡的陳希表面上附和他們,內地裡卻在做心理搏鬥。”我自己也想要挺過去,但是真的站不起來,站不起來。“

當外界的期待變成一種壓力,陳希覺得自己”吃不消“,”好比父母希望你考重點班,但你本來就是中段生,你根本夠不著,也努力不上。“

“那你是如何化解壓力?”

“當你沒鞋穿的時候,想想那些沒腳的人。”陳希說。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我想你放手

在病房內, 陳希對身旁的男人說,“你放手吧。我怕累了你。”

身旁的男人叫劉天(化名)。彼時,他是陳希的男朋友。兩人相識於2011年。原本,在得病後,陳希對愛情不抱有多大希望。因為她覺得很少有家庭願意去接受一個曾經的癌症女孩。

但是,劉天的出現改變了她的看法。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兩人開始了交往。在感情迅速升溫的2012年,體內不安分的癌細胞也發揮出了它的“洪荒之力”。陳希被檢查出癌症復發。知道消息後,她不斷譴責自己,“為什麼又是我?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

如果不是因為癌症復發,她可能很快就要和劉天人走入婚姻的殿堂,擁有愛情的結晶, 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現在,一切都成為過去式。 在巨大的阻力前,戀人關係能否維持?這都是一個謎。

男孩的父母告訴他,“你再堅持多一會。然後就放手,去追求自己幸福。”

男孩說:我不想放手,我愛她,你們知道要多難才找到合適的人嗎?”

像這樣的對話, 在陳希患病後,從沒有中止過。男孩一遍遍說服父母,又一次次被駁回。他是個執拗的人,認定的東西很難放下。

愛情不是三言兩語的爭吵,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行動。在與父母斡旋的同時,男孩也會來到醫院照顧陳希。時到今日, 陳希仍感激男孩當初的選擇, “假如他當年離開我,我也要理解,也會祝福他。”因為,在陳希看來,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若是將劉能揹負自己前行,對他來講是不公平。

就這樣,在病魔面前,一對戀人沒有分道揚鑣,而是選擇攜手應對。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魚和熊掌

醫生告訴陳希,此次對付癌症的辦法是放射治療。它有效果,但是強悍的射線將對卵巢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陳希是醫學生。她清楚,這意味著,即便她痊癒,也不太可能擁有自己的孩子。

一邊是生命,一邊是生育,就像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但陳希和她的家人希望找到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能戰勝癌細胞,也能保護女兒的生育能力

發達的現代醫學是否能給出理想的答案?

經人介紹,陳希一家人來到一家三甲醫院。醫生告訴她,可通過打促排卵針的方法,幫助她產生更多的成熟卵子,再將卵子進行冷凍保存,等到生育時,再取出卵子,解凍後即可進行體外受精,最終獲得胚胎。

然而,這一方法並不是完美。促排卵的週期需要一個月。對於癌症病人來講,生命的每一分鐘彌足可貴,哪容得了半點浪費?更重要的是,促排卵針在加快體內雌激素分泌的同時,也可能會助長癌細胞的氣勢。陳希不知道,卵子和癌細胞哪個會更快!

彼時,陳希萬念俱灰。

後來,有人點醒了她,介紹她來到我院生殖中心,向梁曉燕教授諮詢有關生育保存事宜。

梁曉燕是我院生殖中心主任。針對這一複雜的病例,她啟動多學科討論,決定為陳希進行卵巢組織移植手術。手術當天,梁曉燕教授親自為她進行了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部分卵巢組織,並將排除腫瘤轉移的卵巢組織進行了切片冷凍。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梁曉燕教授團隊為陳希手術

時間像指縫的沙漏, 一點點流失。在時間的面前,癌細胞似乎失去了它的魔力。每次複查,陳希情況都在一點點好轉。 經過5年的觀察,疾病王國終於將她逐出國界,她得以重返健康世界。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順其自然,開始新的人生

現在,陳希與劉天結為夫婦,定居番禺蓮花山,過著琴瑟和絃的生活。

但是,這一幕在摘除卵巢之初是難以想象。

切除部分卵巢組織後,青春就像是被按下了快捷鍵,轉瞬即逝。接踵而來的更年期讓她措手不及。她開始變得暴躁,情緒失控, 與劉天爭吵也逐漸多。

每次爭吵完後,陳希會主動和劉天解釋,“因為沒有了卵巢,所以更年期提前來到,多包容。”

這個過程陳希稱之為總結。在陳希的愛情觀,溝通很重要,”我不是你肚子的蛔蟲““如果你不講出來,我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那誤會永遠無法解開。”

在重獲健康王國的護照後,陳希想起了在零下196攝氏度的卵巢組織。“我想有個孩子。”她說。想法驅使行動。今年4月,她再次來到梁曉燕教授的跟前,向她諮詢關於卵巢組織移植回體內的治療。經評估後,我院生殖中心於4月18日為陳希實施了復甦卵巢組織原位移植手術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梁曉燕教授團隊為陳希手術

梁曉燕介紹,女性卵子是稀缺資源,更是不可再生的資產。對於需接受放療或化療的腫瘤患者來講,若不進行生育力保存,那生育後代的概率幾乎為零。

可惜的是,很少癌症患者瞭解生育力保存這回事。陳希猜想,這與患者的心態有關係。“命都沒了,還要它來幹嘛。”

對此,梁曉燕表示,在歐美國家,醫生為癌症患者保存生育力,已成腫瘤治療中的常規環節。“不管治療效果怎麼樣,先保存生育力總沒錯。”她建議。

現在,經歷過生死考驗的陳希更懂得活著的意義。她說,她徹底想通了。若疾病不幸選擇了你,你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只有瀕臨生死的人才知道,活在當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放棄以往執著,換種活法,隨遇而安地過好每一天,儘量活出不同的精彩。

“就比如懷孕,我們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她說。

本文指導專家

治癒系,這才是真正的不離不棄!

生殖醫學中心梁曉燕主任

學術專長:先後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六醫院任核心骨幹,在婦產科和生殖內分泌臨床及科研一線工作30餘年,現任中華婦產科學會內分泌學組副組長,是生殖內分泌及輔助生殖醫學領域的國際專家。於2010年創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打造並錘鍊出一支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管理一流、服務超前的專業團隊。本中心現已成長為國內最具規模的生殖醫學中心之一,在助孕治療成功率、活產率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研究範圍包括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徵、生育期促排卵治療、排卵障礙、卵巢功能減退等,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發表科學論文三十餘篇;參與《中華婦產科學》一、二版的編寫。

在國內率先將卵子體外成熟培養技術(IVM)應用於卵泡發育不良及障礙的患者,2002年成功助孕廣東省首例不成熟卵體外培育試管嬰兒。

近年來開展了女性生育力保存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包括卵巢組織冷凍、卵子冷凍及胚胎冷凍,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利用該技術為多名乳腺癌、結腸癌患者施行了有效的卵巢組織、卵子及胚胎冷凍保存。繼2012年2月開展全國第一例(世界第10例)卵巢組織移植術以來,已成功實施兩例新鮮卵巢組織移植術,為卵巢早衰、年輕女性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出診時間:週二上午 特需門診(總院) 週一、三、五教授門診(北院區) 週四VIP門診(北院區 注:北院區開診,排班隨機,以掛號處當天安排為準)

記者:黃錦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