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馬廣儒——解不開的寶玉情結,戲外為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自傷表愛

馬廣儒——解不開的寶玉情結,戲外為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自傷表愛

提起87版《紅樓夢》中經典生動的熒幕人物的扮演者,不得不提的人,一定不能少了馬廣儒,這個一生都沉浸在賈寶玉角色中無法自拔的演員。當初抱著演寶玉的期望進到紅樓劇組,結果卻演了賈瑞。戲內錯失寶玉角色,戲外對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也是一往情深,為表達愛意,幾次自殘。短暫一生,曲折多舛,享年32歲。

馬廣儒:安徽五河縣人,原中央電視臺特約演員,以主演古裝戲中的痴情、悲劇人物著稱,如《紅樓夢》中的賈瑞、《滕閣秋風》中的王勃、《魯公女》中的張於旦及《西廂記》中的張君瑞等。

1962年12月26日,馬廣儒出生在安徽淮河邊玉河縣一戶普通人家的土壞屋子裡,家中排行第七。念過私塾的父親對這個恰好重達7斤的小男孩寄予了厚望,取名儒兒,意即希望他日後成為一個做學問的人。因此,在1968年《三國演義》和《紅樓夢》風靡全國時,父親便用節衣縮食的錢購得一套4卷本的紅樓及一套《三國演義》,用紅布條束著鄭重地親手送給了這個年僅6歲的愛子。

從此,馬廣儒就結下了一生都難以釋懷的紅樓情結,終其一生都喜歡賈寶玉這一人物。12歲那年,馬廣儒考取了安徽安慶黃梅戲學校。先天稟賦的馬廣儒一入戲校便成為了同期學員中的佼佼者。用其指導老師的原話說,“馬廣儒極易入戲”。

15歲時,馬廣儒第一次扮演賈寶玉,因為太過入戲,以至於扮演戲中賈寶玉到林黛玉的房間哭靈時,竟失去控制,面部肌肉劇烈顫動,淚流不止,演出完很久之後,仍舊無法走出角色,平復心情,令師生們大為感動。隨著年齡的增長,扮相本就俊美的馬廣儒加上多愁善感,宛然賈寶玉脫胎轉世。別人樂於順口叫他“寶玉”,他亦常以“寶玉”自比,並抄錄下《紅樓夢》中的詩句掛在自己的床頭:“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獨我痴。”

馬廣儒——解不開的寶玉情結,戲外為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自傷表愛

1983年,也就是馬廣儒21歲那年,他接到了進京飾演賈寶玉的通知。於是,他興沖沖地趕往北京,結果世事風雲變幻,賈寶玉這一角色最後由“面若桃花”的歐陽奮強擔任了。可想而知,當時馬廣儒是何等的失望。

當時,飾演“黛玉”的陳曉旭曾不斷鼓勵他,勸解他,最終喚起了他的自信。一來二去,本就寶玉情結很重的馬廣儒從心裡愛上了這個戲裡“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對“黛玉”的知己之恩更是一往情深,甚至痴到割腕錶心跡的地步,曾令陳曉旭幾次大驚失色。情路本就不暢,加上父親又在紅樓拍攝期間身患絕症撒手人寰,此時尚在紅樓劇組的馬廣儒就此開始借酒消愁。

應該說,馬廣儒飾演的賈瑞是成功的,戲不多,卻生動傳神。但當盛著香蕉糊的“屎盆子”扣在他的頭上時,他的內心卻體味著更深的挫折之感。紅樓之後的4年,是馬廣儒演藝生涯的高峰期。當時,全國不少報刊都對他的表演的角色做過評價,中央電視臺也聘他為特約演員。他陸續演了《西廂記》、《玉帶緣》、《聊齋》、《湯顯祖與牡丹亭》、《騰閣秋風》等電影及電視劇。

因為內心深處的寶玉情結,對與之配戲的女主角,他常懷有一種特殊美好的感情。1988年,中央電視臺和江西電影製片廠《湯顯祖與牡丹亭》劇組來到江西臨川,在才子之鄉的他與劇組中來自南昌的美麗女孩子一見鍾情。這位女孩是江西某劇院的主要演員,文戲、武功都非常出色,1993年獲得過戲曲梅花獎。這次在《湯顯祖與牡丹亭》中飾演丫環,是第一次涉足電視劇,所以表演時顯得有些拘謹。而飾演“梅心劍”的男主角馬廣儒不但在表演上耐心指點她,而且在生活上悉心關照她。漸漸地,她對扮相俊美、談吐風趣的馬廣儒產生了愛慕之情。女孩的純真無邪、娟秀靈動點燃了馬廣儒心靈的激情。為了獲得愛情,他再次自傷以表心跡,令情竇初開的少女感動不已。

馬廣儒——解不開的寶玉情結,戲外為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自傷表愛

所有的劇都會落幕,劇組解散時,大家各奔西東,而這對年輕人卻如痴如醉,難捨難分。長亭送別,淚眼相看。這之後的半年,他們飽受了相思和離別之苦。後來在藝術界朋友的推薦下,經南昌市市長特批,馬廣儒最終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調入了南昌電視臺。1989年冬天,當馬廣儒懷著對愛情的憧憬、事業的期望,拋棄了在安徽已擁有的一切、奔向南昌的時候,誰也未曾想過這裡竟然是他短暫人生旅程的最後驛站!

剛到南昌的那段時間,是馬廣儒最春風得意的日子,南昌電視臺領導對這位特殊人才格外重視,力邀他出演了建臺以來第一部大片《滕閣秋風》中的王勃。他還接連參加了《假面人》、《都市大亨》、《荊釵記》等的拍攝工作。

但電視臺終歸還是新聞單位,拍戲之餘,還會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工作,而從劇團演員到新聞單位的工作性質的轉變,令馬廣儒不能完全適應。一開始,電視臺曾打算送他到電影學院導演系深造,但是因為他12歲就進戲劇學院,文化底蘊相對單薄而終未成行。後來臺裡又派他到市宣傳部新聞科工作。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去面對生疏的新聞業務,他感到一籌莫展。而在劇組,他又羞於飾演行業片的小角色而與導演發生過沖突。工作上的不順心,加上不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他開始變得意志消沉,漸漸發展到終日以酒為伴。

由於長期的消沉,酗酒,馬廣儒過於理想化的愛情生活,也開始出現了危機。痴情的女孩常常守著滿地亂扔的酒瓶,不止一次默默地流淚。女孩的父母根本無法接受他酒後的放浪形穢。像所有情侶一樣,他們曾有過非常美好的相愛時光,然而最終緣盡情斷。這狠狠的一擊,將馬廣儒重重地擊垮了。事後馬廣儒從不輕易提起這段傷心的往事,只是不斷地借酒澆愁。

遠離故土,工作不順,愛情受挫,馬廣儒從此更加一蹶不振。內心深處《紅樓夢》帶給他的惆悵情懷也更重了。有時候,朋友小坐,酒酣耳熱,他會突然長嘆一聲,然後聲淚俱下,亦真亦幻地來上一段:“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而就在馬廣儒最為消沉之時,一位純情女孩在父母親的激烈反對下,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他的生活。或許是懷著對明星的崇敬和對他孤獨處境的同情吧!她幻想能用自己瘦弱的肩頭和一腔熱情讓馬廣儒從此振作起來。

應該說,在他們婚姻生活剛開始的那段時間,馬廣儒的心情也確實有些好轉。妻子在家人幫助下開了一家時裝店,他也曾去打理過。但做生意並不單純是有一腔熱情就可以的,不諳商道的馬廣儒經常將店裡的衣服、鞋子以進價賣給朋友、同事,令妻子哭笑不得。於是,生意上插不上手,工作不順心的他又變得無所事事、開始端起了酒杯。

從此,他酗酒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對此,朋友們沒少勸,妻子更是苦口婆心,對他喝酒進行控制。但背地裡,他不但賒帳沽酒,還把做菜的料酒喝得一乾二淨。令人心酸的是,他去世時還欠著樓下小酒館的40元錢……。由於過量飲酒,馬廣儒的身體每況愈下。初來南昌時,他的體重是140斤,號稱喝一斤白酒,還用啤酒嗽口。而到後來發展到沾酒即醉、體重僅剩一百來斤了。從住院到去世,整整一個月,馬廣儒的妻子變賣了店裡的服裝,終日守在病榻前,其間幾次暈厥過去。

馬廣儒——解不開的寶玉情結,戲外為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自傷表愛

作為一個演員,馬廣儒在彌留之際,高燒不止,神情恍惚,已經認不出前來探望的朋友和同事。可每當醫生問起他的職業時,他仍能清晰地說出:“我是演員,演過《紅樓夢》、《西廂記》、《聊齋》……”

1995年5月26日清晨,馬廣儒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終年32歲。一張雪白的床單,裹住了他曾經充滿活力而今單薄如紙的軀體。一扇黑門關閉了今世的痛苦和來世的永恆!從此絕塵而去,繼續追尋他的紅樓之夢!

按照其民族的習俗,家人將他安葬在安徽淮河邊玉河縣的原野裡,陪伴他的是生前最心愛的物品:一部紅樓、一隻洞簫,和生生不息的淮河波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