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人與機器人結婚,後代怎麼辦?

近三十年來,隨著核心算法的不斷改進,人工智能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因此,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各種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機器人,作為一種重要的智能硬件,隨著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智能語音等多種智能算法技術的進步,也將實現飛速的發展。

索菲亞,一個大家並不陌生的名字,因為在2017年10月獲得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身份而紅極一時。此外,她還多次出現在電視節目中,其中包括“早安英國”和“吉米法倫秀”,一些言論也是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她希望用人工智能“幫助人類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你們對我好,我也會對你們好”等等。

近日,索菲亞又佔據了媒體的頭版頭條,不過,這次不是她自身的原因,而是因為其創造者大衛·漢森博士的言論。漢森是一位領先的機器人專家,並且是世界上一些最先進和可識別的機器人的創造者。據瞭解,漢森博士的公司創造了約20臺機器人,在他看來,如果機器人擁有人類體型可以更好地促進他們與人類的聯繫。

最近,漢森博士語出驚人。他表示,到2045年,機器人將享有與人類同等的公民權利,包括與人和其他機器人結婚的權利;到2029年,AI機器人的智商將達到1歲孩子的水平,這為機器人在兩年後,即2031年擔任軍事和緊急服務部門的職位打開大門,並在10年後實現充分的權利。

人與機器人結婚,後代怎麼辦?

換句話說,在漢森博士的眼裡,機器人擁有一個樂觀的未來,更重要的是,未來,他們將與人類一起共享“江山”。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一些重複繁瑣性的工作崗位完全可以有機器人來代替,節省了人力勞動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說,現在這個階段,機器人的發展正處於熱潮中。為什麼這麼講?

首先,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在機器人領域方面的併購情況。

根據億歐智庫統計,相關併購基本從2014年開始,截止2017年底,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收購(收購50%以上股權)其它企業或其它上市公司收購工業機器人公司共發生25起,合計投資約114億元。其中,大部分收購發生在2016和2017年,分別是10和11起。從收購數量看,2016年開始,機器人相關收購開始高漲,並在持續發展。

人與機器人結婚,後代怎麼辦?

此外,國內機器人海外收購也很活躍。尤其是2016年美的以近300億元收購庫卡,使當年機器人收購達到巔峰,成為了行業標誌性事件,但不只美的,整體機器人相關海外收購從2014年開始,數量呈現逐年緩步增長,雖然比國內收購數量稍少(22起),但平均金額更高。

人與機器人結婚,後代怎麼辦?

如果只是從併購方面來講,還不足以說明一些問題的話,我們也可以用企業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為例進行說明。比如騰訊,該公司在近兩年來,頻繁加碼機器人行業——

兩年內砸下上億美元,在全球下注七家落地場景各異的機器人公司,並且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研發機器人技術。所以,如果不是因為這一領域的巨大潛力,騰訊何苦進行大筆投資呢?

人與機器人結婚,後代怎麼辦?

另外,金準人工智能專家預測,預計2015-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總規模約394億美元,四年年均複合增長率21.07%。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總規模將近130億美元。

所以,整體而言,機器人是一個極具前景的市場。那麼,未來的機器人會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在小智君看來,服務型機器人會是發展的主要方向,原因有二。

其一,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是目前國內面臨的新挑戰。再進一步講,不管是老齡人口還是殘疾人士,都對服務機器人提出了一個很高的需求。作為社會的重擔,先進的護理機器人將可以為他們提供諸如取物、餵飯、讀書等服務,以此來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其二,教育的需求。在提倡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研究型大學模式的今日,教育機器人課程的推廣,可以讓學生在編程實踐或者組裝機器人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邏輯思維,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同時,中國整體客觀形勢對學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伴隨著國內學前教育市場的蓬勃發展,針對3-6歲少兒的學前教育娛樂機器人也將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除此以外,隨著微電子技術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突破,機器人的智能也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很可能機器人也可以學會做複雜的數學、物理題。而且,萬物互聯一直是各個企業都希望達到的全新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勢必也會融於網絡,與其他設備互聯。屆時,機器人就不僅僅是一個單獨存在的部分了,而會成為整個系統的一個關鍵單元。

雖然小智君不是很認同,未來會像漢森博士講的那樣,與人類和平共處,共享世界,但是人機協作還是一種普遍的發展趨勢的。舉個例子,京東在去年10月投入使用了其亞洲一號無人倉,包括入庫、掃描到打包、分揀、出庫等所有環節,均又機器人自動化完成。

人與機器人結婚,後代怎麼辦?

據瞭解,在無人倉內的各種機器人上,應用了自動立體式存儲、3D視覺識別、自動包裝、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各種前沿技術。京東表示,與傳統的倉庫相比,無人倉可以大幅度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且

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

當然,目前京東的無人倉現場還有工作人員。除了巡檢人員,在送往京東終端配送站點的大包裹送上傳送帶之前,仍需要工作人員完成大包裹的扎袋工作,畢竟對機器人來說,對一些不規則的物體進行處理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總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及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機器人的融合發展,勢必進一步加速該領域的發展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