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趙構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嗎?

付化東


宋高宗趙構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在當時激烈的宋、金矛盾中,對金人的步步進逼一和再和,不僅敗時求和,而且勝時也求和,所以他給後人的印象就是典型的投降派。那麼他是不是貪生怕死?應該說,有這個因素,但用貪生怕死來概括他的投降派行徑,未免過於簡單,甚至不是他屈膝求和的主要因素。

宋高宗的性格是喜好清靜無事和因循守舊。他曾借用古人的話說:“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他告誡大臣們“亦當效曹參之清靜”,甚至還將清靜省事上升到政治理論的高度,即“治天下以清靜鎮之。若妄作生事,乃亂天下,非治天下也。” 宋高宗也是堅決反對與時俱進進行變法革新的,他對大臣說:“祖宗之法,思慮已精,講究已詳備,不必改作,天下自治。”對於一些變法革新的請求,他警告說:“言者多勸朕變法,朕思祖宗舊法已善,豈宜輕改。”

宋高宗的性格,就決定了他是一個優柔寡斷,不思進取,貪圖安逸的人。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發兵南侵。宋高宗一聽到消息,就重演建炎年間的故伎,又準備逃到海上躲避金軍,後來雖然沒逃成,但也表現出他貪生怕死的一面。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宋高宗的表現決定了他統治的時期,像岳飛“直搗黃龍”這樣的氣魄和政治理想在當時不是主流,議和派才是當時的政治主流。

宋高宗作為典型的投降派,主要出於這幾個政治動機:

動機一:拒絕欽宗回朝,避免皇位威脅。

趙構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在高宗之上還有八個哥哥,欽宗便是其長兄。宋高宗是在1127年金兵南侵,俘獲徽宗、欽宗以及幾乎所有其他皇室成員的情況下,由一些大臣催促而匆匆忙忙即位重建南宋的。趙構即位重建南宋以後,假如他讓欽宗活著歸宋,則勢必對他的皇位寶座,對他在東南一隅的最高統治權構成威脅,這是高宗首要考慮的。

另外,在高宗統治期間,曾經發生過一件事,對他震動很大,這就是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在杭州發動兵變,逼迫高宗退位。在兵變過程中,苗傅等曾“出不遜語,大略謂上不當即大位,將來淵聖皇帝(欽宗)歸來,不知何以處。”這無疑是在給高宗敲警鐘,告訴他欽宗回朝的威脅。

因此和金國議和,一是可以避免高宗內心裡根本就不願意的戰爭,二是可以通過一些狡猾的外交手段,拒絕欽宗回朝,可謂一箭雙鵰。

動機二:削弱武將權威,解除兵變威脅。

猜疑武將,防止將權過大,形成尾大不掉,是宋朝由來已久的“家法”。自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起,便歷代相傳不廢。王夫之對此評價說:“宋之猜其臣也甚矣,鑑陳橋之已事,懲五代之前車,有功者必抑,有權者必奪,即到高宗,微弱已極,猶畏其臣之強盛,橫加侵削。”

南宋剛剛建立時,高宗為了保全性命和政治地位,不得不重用武將進行抵抗,因此一度給予武將以很大的權力。但是一到紹興年間,政局稍穩,防止將權過大便提到了日程上,如紹興十一年殺害岳飛,解除韓世忠、劉琦等大將的兵權即是。要想從根本上消除武將的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剷除滋生武將權威的土壤,而代之以議和。懂得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1141年,當岳飛提兵直逼開封,收復東京在望時,高宗卻連下金字牌,逼令岳飛班師回朝,並接著與金朝簽訂屈辱的“紹興和議”了。

動機三:避免因戰爭導致的農民起義,穩固統治。

對於宋高宗來說,農民起義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自從他即帝位起,農民起義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其中最突出的是鐘相、楊么起義,花了五年才鎮壓下去。導致農民起義的原因很多,而在高宗時,最主要、最明顯的就是由於大量的戰爭耗費和破壞給農民帶來極大的痛苦。高宗曾對輔臣說過:“只有休兵未得,不免時取於民,如月椿錢之類,欲罷未可。若一旦得遂休兵,凡取於民者,悉除之。”高宗希望通過屈膝求和,平息戰爭,消弭農民起義的動機在這裡已經表露得很明確。

從這三個動機看,雖然其具體表現形式不同,但歸納起來,實際上只有一個,即保住和穩固自己的皇位統治,而且它對於宋高宗來說是切身的,是至關重要的。正因如此,這些動機對高宗在投降求和的行動上的推動力非常巨大,導致他對金屈膝求和是那樣固執和那樣自始至終。


麻辣一加一


1,年輕時做人質,父兄靖康北掠後,九死一生開創南宋大業,這樣的人如果怕死,能有南宋?

2,趙構確實逃跑過。父兄被俘,山河破碎,想重整旗鼓,談何容易?打不贏,跑唄!不跑,就是傻子了!逃跑不是怕死,是冒死求東山再起!如果怕死,直接投降,和父兄一樣,不就好了!可是他不降,就是有信念!說這樣的人怕死,是偏見!

3,紹興議和,是宋金兩國在戰爭膠著,無法消滅對手下的理智選擇。無論民間傳說如何誇張,大家的收回失地願望如何強烈。如果能消滅對手,哪個肯和談?議和的結果讓雙方人民休養生息,不再受戰爭之苦。到這個階段,趙構江山基本穩定,再打下去,也輪不到他送命,死的只是老百姓和下層士兵。說他現在怕死,讓人笑掉大牙。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流傳千年,諷刺南宋君臣偏安一隅,不思反攻收回失地。作為趙構,不能收回故土,確實是遺憾。誰都不是能力無限,能開創保住南宋大業,試問,歷史上,有幾人?至於不能迎回父兄,的確是趙構的私心。但是,把自己的風險控制到最低,是每個人的本能。明朝那些事,就是例子。

5,趙構最大的非議是殺岳飛。儘管後來人們罵秦檜,但明眼人都知道是他的主意。站在普通老百姓角度考慮,岳飛死的冤枉。但是趙構殺岳飛,一定有不得不殺的原因。皇帝殺一個節度使,肯定是手下成了自己江山的威脅。這一點,是根本原因。至於是是非非,不在本文考證。但是依據這說他怕死,扯不上關係。

6,可以說,後人對趙構有偏見。尤其是民間藝術,如評書戲曲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說趙構貪生怕死,是有些人不能客觀冷靜的分析他的難處。畢竟,打下並且穩定南宋江山,外敵金兵入侵,內防動亂,是都不能輕視的事情。


才辰日月


康王趙勾,宋徽宗第九子,譭譽參半的一代帝王,雖然居於苟安,但是也使大宋王朝延續了150多年!徽欽二帝如果真讓岳飛救回來了,還都於東京汴梁!趙勾心裡能願意嘛?口號搞錯了,應該喊血洗靖康之恥,迎高宗還都於汴梁城就沒事了,關鍵高宗的品牌可能不能激發軍隊的鬥志,還得引用老皇上的金字招牌,這樣矛盾就來了!

以上觀點是本人個人想法,不喜歡勿噴



延吉海哥666


這是一個偽命題。

古往今來,如果真有哪個君王不貪生怕死,不懂得趨吉避凶,結果只有一個,很快就死翹翹了,自然也做不成君王了。

趙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中興之主,開國之帝,歷盡百劫,艱苦卓絕,挽江山於既倒,保半壁之繁華,延續百餘年文明。


天地理親師


趙構肯定是個貪生怕死的人,廣從他被嚇成陽痿不能生育這件事就能知道趙構的心裡承受能力有多弱了,再不要談其它的事,國破家亡的王子卻從未經歷過戰陣,好像也從為去過軍隊裡面去過,只是在朝廷大堂上指揮國家大事,說明趙構是多麼沒膽識的一個閹人,從心裡上厭惡軍隊和戰爭的亂世皇帝,不可能是個勇敢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