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體》中楊冬因為物理學是不存在的而自殺,為什麼說“物理學是不存在的”?

溪石風格


當代基礎物理的突破方向,是觀察微觀粒子的產生、運動與消亡,以此建立更前沿的科學體系。

而三體文明在侵略地球之前,為了干擾乃至封鎖地球科技進步,防止其艦隊在400年後到達地球時遇到的是一個科技和戰鬥力遠超自己的地球文明,特地向地球發射了一顆代號為“智子”的微觀粒子。

智子實際上就是一顆質子,經過二維展開後,植入人工智能,獲得了自偵查、監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干擾粒子高能加速器。而高能粒子加速器是已知唯一可以產生和觀察微觀粒子的人類裝置。

通過干擾高能粒子加速器,使得地球科學家每次實驗獲得的數據都是無規律、反物理學的結果,從而鎖死地球理論物理的發展,甚至對已有理論物理造成顛覆性的破壞,使大批頂級物理學家對自己終生從事的事業產生懷疑,極端者三觀破滅,信仰崩塌,當時如楊冬一樣自殺的物理學家在《三體》中出現了一大批。

最終地球文明雖然通過汪淼、大史等人的努力,知道了三體人的陰謀,但文明層次低於三體的地球人對“智子”卻毫無辦法,任由其鎖死地球理論物理的進步直到三體艦隊到來。

以上。


老貝


這其實是三體裡的一個硬傷——從根本上來說,你其實無法證明一個東西是沒有規律的。

在《三體1》中,作者用打檯球的故事,來說明了什麼叫「物理學是不存在的」。假設有好幾桌檯球,球的擺放位置都完全一樣,而你擊球的動作、力度、角度……一些細節都一模一樣。那麼按道理說,結果應該也是完全一樣的。但如果每一次都很不一樣呢?比如一次球入了洞,一次又飛上了牆呢?

在《三體》中,粒子加速器中又上演了同樣的事情。粒子完全看不到任何規律。

但由此推出「物理學不存在」仍然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一個東西完全無法預料,或者很難預料,你會首先認為「物理學不存在」嗎?不會。比如一個人的行為難以預料,你會覺得物理學不存在嗎?不會。一個正常的想法,是認為現象背後存在「隱藏的變量」,對於人來說,就是人體內的各種器官的變化。

即便沒有隱變量也沒有關係。在量子力學中,貝爾實驗與貝爾不等式論證了局域隱變量不存在,但「隨機」其實本身仍然是規律。只要你從更大的尺度去看,「不可預測」本身仍然是可以預測的,這取決於你感興趣的範圍是什麼。


章彥博


書中有一個比喻,一個人對著一塊木板每間隔20cm,開一槍。一個蟲子在旁邊觀看。當打到第三,四個時,蟲子以為木板20cm會自動出現一個洞,並作為定義記下了。但實際上這個定義不是。我們人類就是蟲子,發現的物理學就是洞。

這就是物理學不存在的粗淺解釋。

但這個解釋有一個問題就是誰在開槍。槍的物理學是什麼?這一切,只會讓物理學更讓人著迷。

又但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大麻煩了。不是小說中,劉慈欣的偉大在於把小說和現實結合了。

這個麻煩就是:基礎物理學幾十年沒有任何突破了。現在沒十個基礎物理學家(大腕級別)的,可能只有1-2個還在繼續研究基礎物理學。其他的要麼轉向數學,天文學,甚至神學。因為他們已經絕望了!

我們知道分子,原子,質子,中子。比質子,中子更小的是什麼?人類用正負電子對撞機,打碎了,希望有所發現。結果打出來幾十種莫名其妙的東西。物理學好像到質子這兒就終止了。這就是基礎物理學的停滯。是現實,不是虛構。

中國目前正在修建時間上最大的對撞機。楊振寧企圖阻止,認為無用。被網民罵成翔。很多人認為,楊振寧哪怕給中國各方面都突破,只要在基礎物理學上阻止中國繼續發展,他就是一個漢奸。

話回原處: 劉慈欣的小說就是說外星人用一個“質子”干擾了人類的對撞機。讓人類科技無法發展。但人類利用核能還是發展出了超光速飛船。真是大力出奇跡。


鬥天鬥地鬥自己


物理學界流傳有一句話,就是說,越能掌握微觀層面的東西,越可以接近真理。這就是基礎物理研究的重要作用。現在,很多科學家希望建造越來越大的對撞機,以探索粒子的性質。這些大設備需要耗費巨資,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美金。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我們納稅人花大價錢去搞這些大工程?可以當飯吃嗎?實際上,基礎科學研究絕大多數都是看不見經濟效益的,但物理學又特別需要基礎研究。沒有基礎研究,就沒有應用。很多後來引用廣泛的科學成果,當初就是實驗室裡面一個不起眼的基礎研究。在基礎物理研究之中,高能物理研究是一個很重要的大方向。我們通過高能量的粒子以接近光速互相撞擊,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撞擊的能量越大,越可以得到匪夷所思的東西。一些物理模型預言了新的粒子,或者解釋了重力的本質,或者預言了宇宙大爆炸的早期情景,這些都可以在實驗機器裡面被模擬出來。物理學家通過高能粒子的互相碰撞,檢驗了物理模型,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不斷刷新認知。物理學就是這樣在實驗之中得到了進步。

而在科幻小說《三體》中,外星人三體星人為了霸佔地球,就組建了一支龐大的遠征艦隊。考慮到好幾百年後才能抵達地球,為了防止地球人科技大爆發,以至於地球可以反制三體星人,所以派出"質子"來干擾地球科技的發展。質子可以隱藏在大型高能對撞機之中,擾亂數據,讓計算結果與模型不同。由於高能物理的重要性,這樣,就等於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發展,讓地球人無法繼續在科學是進階。所以,一些物理學家看不開而做出傻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懷疑探索者


物理規律是怎麼總結出來的,很多人都知道,是物理實驗!那麼怎麼樣的物理實驗出來的結果最有意義呢?可控制,可重複的物理實驗才有意義!比如高中物理實驗課裡面最簡單的小車實驗,無論什麼人,在任何慣性系裡面,都可以重複實驗結果!這種實驗可以總結出的物理規律是具有普適性的,才能稱為規律!反之,有的實驗沒有重複性而言,比如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夏造冰”,以及春分時節竹筒吹出的灰塵比夏至多的實驗,沒有可重複性,是偶發性的,就不能總結出規律!物理學家正是一群通過這些實驗總結出規律推動人類進步的人,不論你信或不信,沒個物理學工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即萬物有理,萬物由規律主宰,人類掌握規律後才能發展!三體中,人類進步靠的是對撞機進行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其中可重複性的部分,從而總結出規律!但智子出現,會干擾對撞機結果,試想,成百上千的實驗結果都是雜亂無序,沒有重複性的結果,只能說明了微觀粒子沒有規律可言,即不服從任何物理規律!因此,小說中物理學家很多自殺,因為他們的信仰已經崩塌,在他們看來,人類未來沒有出路!


上善若水54036


根據《三體》,之所以楊冬會說物理學不存在,並且最終選擇自殺,這都與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的科技封鎖有關。

三體文明知道存在更為落後的地球文明之後,他們派遣出星際艦隊飛往地球。但三體文明的科技有限,他們的星際艦隊經過長時間加速也只能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飛到四光年外的地球需要大約四百年的時間。考慮到三體文明的發展速度是線性的,而人類發展文明的發展則是爆發式增長。雖然三體文明的科技領先於地球文明,但他們忌憚地球文明發生技術爆炸,在四百年內超過三體文明,那時殖民地球都將化作泡影。因此,三體文明想辦法鎖死人類的科技,使之無法出現突破性發展。

由於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物理的研究,而基礎物理的研究離不開高能粒子加速器,因為只有高能粒子加速器才能揭開物質的本質。為此,三體文明利用質子開發出了一種智能微觀粒子——智子,這些粒子被率先送到地球上。智子會混入粒子加速器中,讓粒子加速器產生無規律的結果,使地球上的物理學家在基礎物理領域無法獲得實質性突破,從而使人類的技術爆炸變得不可能。

由於智子的干擾,對地球上的很多物理學家造成了巨大困惑,逐漸瓦解了他們的意志,使得他們懷疑基礎物理學,這其中就包括葉文潔之女——楊冬。在物理學研究受挫的同時,楊冬又發現自己的母親竟然是三體文明入侵地球的始作俑者,這更讓她懷疑人生。於是,她最終選擇了自殺,並在自殺前說出了“物理學不存在”這樣的言論。

有關物理學不存在的說法,《三體》中還提到了很有意思的“農場主假說”:在一個生活著一群火雞的農場裡,農場主會在每天十一點準時來餵養它們。於是,一隻聰明的火雞通過觀察,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宇宙定律,那就是每天十一點就會有食物出現。最終有一天,這隻火雞向其他同類描述了這一宇宙定律,但那一天它們卻沒有等到食物,而是等到了農場主的油鍋。


火星一號


看了前面不少回答,許多人說楊冬自殺是因為地球的基礎科學研究被智子封死,讓身為物理學家的她看不到希望的緣故。我個人認為並不是那麼簡單。

在《三體》叢書裡,一出場就是死者身份的楊冬雖然從來沒有真正現身過,但卻不止在一個地方出現。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覺得,書中安排楊冬的每一次出場,都是對她的死因的進一步詮釋。

一、半條命+半條命=一條命

其實在《三體》的第三部《死神永生》裡,大劉說得很明白,楊冬是被兩件事擊垮的。第一件是她的物理學信仰的坍塌:

沒有物理學她是能活下去的,她可以選擇一個與理論物理無關的行業,結婚生子,像每個女人那樣平靜地過完一生。
然而對她來說,這也只有半條命了。

第二件是她發現了母親的秘密:

楊冬幾乎被震驚所擊倒,相依為命的媽媽原來是另一個人,而且是她之前甚至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可能存在的那種人。
……
這生活對楊冬來說,也只剩半條命了。
用半條命生活其實也沒什麼,據她觀察,周圍的人相當一部分都是生活在半條命之中,只要善於忘卻和適應,半條命也可以活得很平靜.甚至很幸福。
但這兩件事加起來,就是一條命了。

二、物理學是不存在的

這是楊冬簡短的遺書裡的話,原文是這樣的: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其實這幾句話信息量很大,後面的章節裡,作者劉慈欣幾次通過其他人物和情節來對“物理學不存在”進行了解釋。

1.無序的檯球運動:不存在普適的物理規律

第一次解釋,是《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裡。得知楊冬死後,汪淼去找了她的男朋友丁儀。丁儀邀請他打了五次檯球,汪淼每次都用白球把黑球擊入洞。

然後丁儀告訴他,現實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世界各地的高能加速器粒子試驗中,在一切都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沒有規律的試驗結果。這就好比打檯球的時候,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而且匪夷所思:第一次白球把黑球打入洞,第二次黑球走偏了,第三次黑球飛上了天花板。第四次黑球在房間裡亂飛,第五次黑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

這就意味著,科學家們發現沒有規律可循,這不就宣告了物理學的死亡麼?要知道,所謂物理,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的就是物質運動最一般的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既然物質運動沒有規律可循,哪裡還有物理學的存在?

原文是這樣的:

“這意味著物理規律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均勻。”
……
“這就意味著宇宙普適的物理規律不存在,那物理學……也不存在了。”

顯然,楊冬也是發現了這個現實,作為一個基礎物理學家她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但又無法推翻“事實”,於是只好自殺了。

當然,讀者再讀下去,會發現這只是智子干擾造成的假象,這時可能會覺得楊冬死得太早,被假象迷惑了。

但,真的只是假象嗎?

2.葉文潔:女人應該像水,什麼樣的地方都能淌過去

第二次解釋比較隱晦,是汪淼去拜訪楊冬母親葉文潔的時候,葉文潔發的感慨。她說自己對楊冬的教育是失敗的。

“她的世界太單純,只有那些空靈的理論。那些東西一崩潰,就沒有什麼能支撐她活下去了。”

汪淼安慰她,說現在發生了讓人難以想象的事,面對這樣的理論災難,很多科學家都扛不住,不是隻有楊冬一個。

但葉文潔說:

“可只有她一個女人,女人應該像水一樣的,什麼樣的地方都能淌得過去啊。”

葉文潔是三體組織的精神領袖,說話做事一直很隱晦,書裡也沒有明說她和楊冬之間互相明白了多少,但是我們可以猜測,作為一位精神世界裡容不下一點汙垢的堅強女性,葉文潔對女兒的愛應該是真誠的;作為一切的始作俑者,她也應該是完全瞭解智子的干擾給楊冬造成的精神困擾的。明知女兒會受到這樣的傷害,她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呢?這些話背後是否有什麼用意呢?

葉文潔後來還把黑暗森林理論暗示給了羅輯,其實她是最懂理論的人,為什麼她會用“空靈”來形容物理理論呢?在我看來,那就是暗示那些理論都是假的。

什麼情況下會是假?

一種可能是智子的封鎖,刻意造成的假象。葉文潔對此心知肚明,但卻不能明說,所以只能感慨楊冬太單純,因為一場假象就自殺,太不值。

但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那些理論真的不存在,“物理學”真的不存在,“物理理論”都是假的。葉文潔比楊冬先一步發現了這一點,但她知道以楊冬對科學的虔誠信仰,將會受不了這個打擊,她寄望於楊冬像她一樣堅強,即使面對這樣的可怕事實,也能“像水一樣淌過去”。可惜楊冬沒能做到,葉文潔心痛之餘只能這麼含糊地感慨。

究竟是哪種可能呢?

3.楊冬: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第三次解釋,出現在《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作者直接讓楊冬出場,在終端大廳和一個正在進行運算地球演化模型的年輕人發生了一場對話。

注意,這時的楊冬已經知道了母親的秘密,已經是“兩件事加起來,就是一條命”了。這場對話,我個人認為,就是壓垮楊冬的最後一根稻草。

年輕人的模型跟一般的模型有所不同,就是包含了生物或者說生命元素。這個選項在楊冬看來本來是微不足道的,因為人們一般認為生命的存在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從宇宙尺度來看,甚至會懷疑只有上帝才能進行這樣的智能設計。但是年輕人的模型演示表明,生命一旦形成,就是影響甚至改變地球的重要(也許是最重要)的力量。生命加上時間的力量,會使地球的演變走向和當初截然不同的滄海桑田、面目全非。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

“現在的地球,是生命為自己建的家園,與上帝沒什麼關係。”

楊冬受到啟發,詢問如果把這個模型擴展到對整個宇宙進行模擬,結果會怎樣。年輕人說就跟現在差不多,因為宇宙中沒有生命嘛,就算有也極少,不影響演化的結果。

但楊冬知道不是這樣。

從媽媽電腦上的那些信息中可知,宇宙中的生命並不稀少,宇宙是很擁擠的。
那麼,宇宙現在已經被生命改變了多少,這種改變已到了什麼層次和深度?
後一個問題尤其令楊冬恐懼。
她知道已經救不了自己,就停止了思考,努力把思想變成黑色的虛空,但仍有一個最後的問題頑固地留在潛意識中: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書中關於楊冬的情節到此為止,但我覺得,楊冬的死因已經呼之欲出了:她是完全明白了一切,真正絕望了。

明白了宇宙是一座人煙稠密的大森林,明白了那些神級生命完全可以操縱所謂“物理規律”(智子製造假象只是低端做法,改寫數學規則才是真正的上帝手筆),明白了從過去到未來都不存在獨立客觀的“物理學”,明白了一切都是黑暗森林裡獵手的武器,而像地球這麼低端的文明,幾乎不用考慮必然會被覆滅,就像一隻螞蟻被拍死那麼隨意……

作為地球上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楊冬看清這一切之後也明白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只能“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在我看來,書中安排這幾次楊冬之死的解釋,正如一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一開始,楊冬就是發現物理規律不存在了,物理學不存在了,她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看山是山。

再後來,讀者發現原來基礎物理規律的紊亂是智子搗鬼而已,雖然沒法解決,但至少證明了這是假象,並不是真的不存在物理規律。——看山不是山。

到最後,又發現宇宙之大,生命之豐富,已經突破地球人類想象的邊際。高級生命如此神通廣大,連物理規律都能製造和改寫,還有什麼不能做到?——看山還是山。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一起了解各種海闊天空、有趣有益的事物。(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這樣能看到問答之外的全部文章和視頻。)


海闊天空詩酒花


經典偵探小說告訴我們,赤裸裸的擺在你眼前的,往往不是真相。

本文其實並非想去探究第一個發現黑暗森林法則的地球人是誰,而是想抽絲剝繭的去探求楊冬的死因,而黑暗森林法則,可能就是懷璧其罪的根本原因,也是她必死無疑的殘酷真相。

是的,第一個發現黑暗森林法則這一宇宙魔咒的地球人,既不是葉文潔也不是羅輯,而是楊冬。

所以她的死,充滿了謎團。

你真覺得她是自殺的?當然,《三體》第一部剛開始就鮮明的擺出了直接的證據:

名單上的這些物理學家,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自殺。常偉思說。

晴天霹靂,汪淼的大腦一片空白。後來這空白中漸漸有了圖像,那是他那些黑白風景照片,照片中的大地沒有了她的身影,天空抹去了她的眼睛,那些世界死了。

是……什麼時候?汪淼呆呆地問。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常將軍重複道。

你是指最後一位吧。坐在汪淼旁邊的大史得意地說,然後壓低聲音,楊冬是最後一位自殺者,前天晚上,服過量安眠藥。她死得很順溜,沒有痛苦。

汪淼從信封中抽出一片散發出清香的東西,形狀不規則,不是紙,竟是一片白樺樹皮,上面有一行娟秀的字: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連簽字都沒有,她就走了。

其實自始至終,所有讀者包括我都認為楊冬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貌似只不過是為了牽出葉文潔,丁儀,汪淼甚至是第二部的羅輯,所以一直以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楊冬自殺這個結論,直到那天重讀《三體》第一部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段:

申玉菲的話讓汪淼愣了一下,他對這個問題沒有準備,於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以免落人圈套。收起你那套把戲吧。大尺度又怎麼樣,你們同樣可以玩魔術!可以向天空投映全息圖像,就像上一次戰爭中北約做的那樣,強力激光甚至可以將圖像映滿整個月球表面!射手和農場主應該能夠玩弄人類力不能及的更大尺度,比如,倒計時能夠顯示到太陽表面嗎?話剛說完,汪淼吃驚地張大了嘴,他竟在下意識中說出了那兩個這時應十分忌諱的名詞,還好,沒有說出更忌諱的那個。他想爭取更多的主動性,於是接著說,考慮到某種我還沒想到的可能性,即使在太陽的尺度上,你們那個可恥魔術師仍有可能耍魔術,那種力量要真正令人信服,顯示的尺度還需更大些。

問題是你能承受得了嗎?我們是朋友,我想幫你,別走楊冬的路。

請注意最後一段的最後一句:“我們是朋友,我想幫你,別走楊冬的路。”

問題來了,二十多位優秀的物理學家先後自殺,汪淼都認識,身為地球三體組織ETO核心人物之一的申玉菲,既不知道汪淼對於楊冬的情愫又不知道汪淼與葉文潔的關係,僅僅只是為了要求汪淼停止研究納米材料,卻為什麼單單提到了楊冬?

我們再往前看一段:

汪淼拿出那團膠捲,開始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詭異事件。申玉菲注意聽著,對那些膠片,只是拿起來大概掃了幾眼,並沒有細看,這令汪淼很震驚,現在他進一步確定申玉菲對此事並非完全不知情,這幾乎令他停止了講述,只是申玉菲幾次點頭示意他繼續,才將事情講完了。這時申玉菲才說出了他們見面後的第一句話:你領導的納米項目怎麼樣了?

這不著邊際的問題令汪淼十分吃驚。納米項目?它與這有什麼關係?他指指那堆膠捲。

把研究停下來。申玉菲說。

什麼?汪淼認為自己聽錯了,你說什麼?

申玉菲沉默著,沒重複自己的話。

這裡必須解釋一下為何申玉菲要求汪淼停止納米方面的研究,納米材料是製造太空電梯的基礎,而太空電梯是人類大規模邁向宇宙的第一步。三體星人想要防止人類邁向宇宙然後逃亡。所以要對付納米技術。

好的,聯繫這兩段我們可以形成一個證據鏈,“如果你繼續研究納米材料,那麼你會走楊冬的路。”

楊冬的路,到底是什麼路?請看這一段:

楊冬想救自己,但知道希望渺茫。

以前,楊冬有一個基本信念:生活和世界也許是醜陋的,但在微觀和宏觀的盡頭卻是和詣完美的,日常世界只是浮在這完美海洋上的泡沫。現在看來,日常世界反而成了美麗的外表,它所包容的微觀和包容它的宏觀可能更加混亂和醜陋。

這太可怕。

其實不想這些就是了,沒有物理學她是能活下去的,她可以選擇一個與理論物理無關的行業,結婚生子,像每個女人那樣平靜地過完一生。當然,對她來說,這也只有半條命了。

另一件事是關於母親。楊冬一次意外發現,母親電腦中收到的信息有極高的加密級別,這引起了她很強的好奇。但解密後的信息沒有放進文件粉碎機,只是刪除。同所有上年紀的人一樣,母親對電腦和網絡都不熟悉,不知道即使把硬盤格式化,上面的信息也可輕鬆恢復。楊冬做了有生以來第一件揹著媽媽的事:把部分刪除的信息恢復了。信息量很大,她讀了好幾天,知道了母親和三體世界的秘密。

楊冬幾乎被震驚所擊倒,相依為命的媽媽原來是另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她之前甚至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可能存在的那種人。她不敢去問母親,永遠不敢,因為一問,母親就真的永遠變成另一個人了。讓母親保留自己的秘密,楊冬則假裝媽媽仍是原來的媽媽,生活也能繼續下去。當然,這生活對楊冬來說,也只剩半條命了。

用半條命生活其實沒什麼,據她觀察,周圍的人相當一部分都是生活在半條命中,只要善於忘卻和適應,半條命也可以活的很平靜,甚至很幸福。

但這兩件事加起來,就是一條命了。

她知道已經救不了自己,就停止了思考,努力把思想變成黑色的虛空,但仍有一個最後的問題頑固地留在潛意識中: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請各位注意最後一句話:“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其實這句話已經比黑暗森林法則走的更遠了,已經涉及到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關於宇宙死亡和高維存在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看到了終極。

"所以,現在的地球,是生命為自己建的家園,與上帝沒什麼關係。"綠眼鏡對著大屏幕做出擁抱的姿勢,顯然對自己剛才的口才發揮很滿意。

以楊冬現在的精神狀態,她本來根本沒有心思談這些和看這些,但就在綠眼鏡去掉數學模型中的生命選項時,她的思想突然有了震撼的一閃念,現在,她終於問出了那個可怕的問題。

"那宇宙呢?"

"宇宙?宇宙怎麼了?"正在關閉模擬進程的綠眼鏡不解地問。

"如果有一個像這樣的數學模型來模擬整個宇宙,像剛才那樣,在開始運行時把生命選項去掉,那結果中的宇宙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當然還是現在這樣子了,如果結果正確的話。我剛才說的生命對世界的改變僅限於地球,宇宙嘛,生命就是有也極稀少,對演化過程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楊冬想說什麼但終於沒說出來,於是再次同綠眼鏡告別,並努力向他露出一個感激的微笑。她來到大樓外面,仰望初現的星空。

從媽媽的那些信息中可知,宇宙中生命不稀少,宇宙是很擁擠的。

那麼,宇宙現在已經被生命改變了多少,這種改變已到了什麼層次和深度?

從這個角度去反推黑暗森林法則,僅僅只有一層窗戶紙的距離了。而結合“三體”與葉文潔之間的交流的材料,以及她和綠眼鏡之間關於地球與人類,宇宙與生物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討論,最黑暗的結論呼之欲出。

所以她必死無疑! 雖然“楊冬想救自己,但知道希望渺茫。”

至於她是怎麼死的,這個其實很值得深究。

如果按照剛才楊冬所掌握的細節和內容,按照她的智慧和才華。其實最值得懷疑的反而是她的遺書,按照正常邏輯推導出的怎麼可能是“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這樣一個滑稽的結論呢?

而這個結論是誰最希望得出的?那無疑就是三體組織。《三體》第一部開頭的智子和三體組織所有的詭計其實都是為了引導地球上的精英物理學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從而使其放棄研究。

綜上所述,楊冬的確有可能是自殺的,但是疑點也很多。

更大的可能是,她死於地球三體組織之手,而劊子手,很有可能就是她最親愛的母親,葉文潔,或者是葉文潔默許的。

多年前,為了保守這個秘密,她不惜殺死自己的丈夫。

多年後,為了守護更大的秘密,她必須要做出選擇。

我們再次回到《三體》第二部的序章,想象著葉文潔將羅輯約到楊冬墓碑前這樣荒誕而儀式感十足的行為,以及那馬上與女兒團聚的欣喜和懺悔的複雜心情:

葉老師,我成不了歐幾里得,但會記住您的話,試著去做做,以後我可能還會去請教您。

怕沒有機會了,或者,你就當我隨便說說,不管是哪種情況,我都盡了責任。好,小羅,我走了。

葉文潔在暮色中離去,走向她那最後的聚會。

我的女兒,楊冬,我來了!


高維宇宙觀


這幾天剛好看完三體第二遍,有點心得體會。

楊冬自殺的原因,書中其實有答案的,那就是物理學的不存在!這句話書中有,也是楊冬信仰崩潰自殺的原因!

那物理學為什麼會不存在?科學家的實驗,定理什麼的明明都在那裡,怎麼會不存在?就算智子鎖死了地球科技,但只是干擾基本粒子的研究,殺死一些科學家,用這些手段來延緩甚至暫停地球科學的發展而已,科學還在那裡,想想辦法總能有突破的吧?就算普通人也是這種想法,你越封鎖我越突破!科學家都有堅定的信仰的,不會那麼容易投降的!所以三體智子的鎖死根本不是楊冬自殺的原因。

一個人什麼情況下會自殺?絕望,崩潰!科學家呢?信仰的崩潰!什麼情況下信仰會崩潰?那就是你堅信的東西突然是不存在的,就好像我們都知道光速是恆定的,永遠不變的,所有的定理公式都以此為基準的,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把這一速度視為天經地義,不可更改的,但如果有一個大神突然對你說光速根本不是恆定值,只是他隨便定了個數字,如果你願意,可以改成任何數字,哪怕每秒1釐米都沒問題時,你會怎麼想?那些科學家會怎麼想?所有以此為基礎的科學,定理,公式還存在嗎?

書中丁儀說過,哪怕沒有智子的干擾,難道人類以前得出的結論就是對的嘛?也許只是無數個偶然中的一個巧合,也許有另外的文明已經從物理學研究還未開始的時候就干擾地球的物理現象了,甚至地球上發生的種種現象都是被設定好的,人類也許根本就從來沒有過物理學。

丁儀的這段話就是證明,當你發現無數科學家奉為上帝的定理公式原來只是別人隨便設置並可隨意更改的時候,物理學還存在嗎?科學信仰還存在嗎?科學家還有研究的必要嗎?

這就是楊冬自殺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唯一原因!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傳言愛因斯坦最後研究上帝去了,或許也是這個原因。


無言l無語



她深刻認知到,發生在20世紀科學(哲學)上的“虛無主義”危機,比如粒子的“非物質化”、“測不準原理”、“湍流”等混沌理論。二三流的科技工作者,可以應“遲鈍”“短視”而獲救、甚至渾然不覺、科盲萬能或無知無畏,固定安全的繼續躺著牛頓寂靜完美的宇宙裡。她卻因“純粹”“完美”甚至潔癖如貞女,不忍科學大廈“坍縮”成“二維畫”,為舊的科學信仰而“獻身”殉道了!

“物理學不存在”,指的就是“舊的”牛頓的經典力學的“坍塌”,及與此相關的一套“三觀”價值理念的被解構!的確是場“大地震”!處於“震中”者最能感受到其“震撼力”!

西方人有神學作為“闢難所”,甚至是加油站、減震帶!而她,一個滿腦子“高科技”的東方女子,不僅與華夏傳統母體隔離(比如她與母親關係淡漠的隱喻),而且處於密封的學術的“非生活日常世界”,又不像居里夫人有隱秘的“情人”慰藉,所以“崩潰”了!

作為中國人,以樂活觀之,她也是算中了“西方中心主義”殖民文化病毒,無“解藥”死路一條。如“日出”之前的“陳白露”,等不到、看不到東方新科學的曙光。

作為一部有影響力的“當紅”獲獎科幻小說,樂活從科學哲學角度“姑妄”言之,你也不妨“姑妄”聽之!雖然它其實是一部“硬科幻”。

西方近代嚴格的實驗科學,只有二百多年,與六七千年的人類文明史、更久遠的認知史相較,幾乎什麼都不是可以忽略不計了。在華夏文明的語境裡,科學之上還有“大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科學、藝術、製作都屬於“器”。

“真理”是什麼?尼采說真理是醜惡的!就是可怕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哈姆雷特、卡夫卡不敢凝視的“深淵”!

所以,最接近真理的態度是不可知的懷疑論!休謨、康德講得最透徹。對那不可言說者要保持沉默!就是迴歸自然、敬畏生命,熱愛這個美麗而又缺憾的人間世!

《三體》這本書,我慕名很久只是抽不出時間讀,五一假三天草草讀完。三大本一百多萬字,除第一卷《地球往事》耐心讀,其他的就翻頁讀也夠嗆。可以說,是近幾年最值得讀的好書!

樂活一家之言!共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