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李白詩喜用清酒,杜甫卻常用濁酒,一清一濁,原來正是仙聖之別

讀唐詩,會發現李白和杜甫都是好酒之人,但杜甫詩中常用濁酒,而李白卻是清酒,這是為什麼呢?六甲番人認為,可以從現實角度和生命情懷兩方面進行分析。

李白詩喜用清酒,杜甫卻常用濁酒,一清一濁,原來正是仙聖之別

李白和杜甫

一、現實生活中,李杜喝的酒品質就是不一樣的

古代的濁酒就是不經過濾的黍酒,濁酒有酒渣在裡面,而清酒就是濾去渣滓的酒,所以常以酒的清與渾作為區別酒的質量好壞的標準,清酒質量好,渾酒質量差。

杜甫一生窮困潦倒,兒子甚至都餓死了,是一個典型的窮人,喝的當然只能是濁酒了。

李白則不同,他是蜀商富二代,出外遊玩將錢財散盡了,又在湖北安陸娶了許家白富美,後來又被玄宗召見後賜金放還,最後一位妻子宗氏也是出自前宰相家,他這輩子大多時間經濟條件都相對較好,所以喝得起上好的清酒。

想象一下,“烹關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一喝就是三百杯酒,老杜是怎麼也喝不起的。

李白詩喜用清酒,杜甫卻常用濁酒,一清一濁,原來正是仙聖之別

會須一飲三百杯

二、唐詩中酒的意象與詩人的生命情懷相關聯

清酒美酒的意象更多的是展現書生意氣、豪俠感慨、昂揚進取,盛唐詩人好飲清酒美酒,是一種生命力量的張揚,也是豪放飄逸的象徵。

比如李白的詩,“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這些名句只能用清酒美酒入詩,否則詩意就會大打折扣的。

而濁酒反映的卻是苦悶心緒、百姓疾苦,詩人們品嚐的何止是濁酒,也是孤獨落寞,也是身世感傷吧。

比如,杜甫的“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正是他自己的寫照,即便是尋訪仙人隱士時想到的也是濁酒,“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獨處閒適時他想喝的依然是濁酒,“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李白詩喜用清酒,杜甫卻常用濁酒,一清一濁,原來正是仙聖之別

潦倒新停濁酒杯

李白的清酒多用來表達個體自我的生命感受,展現的是他嫡仙人的風采,而杜甫的濁酒則多用來表達內心的孤苦鬱悶,進而昇華成為憂國憂民的情懷。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李白詩喜用清酒,杜甫卻常用濁酒,一清一濁,原來正是仙聖之別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