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彭原鎮蘆子渠村通村鄉村公路 盤小美 攝

5月15日,在西峰區董志鎮莊頭村下馮組道路施工現場,幾輛工程車正在拉運、鋪灑、攪拌水溫料,工人們頂著烈日平整路面。項目經理劉永釗告訴記者:“這條路全長1公里,今年3月15日動工後,我們抓緊施工,目前正在鋪設水溫層,預計6月初就能竣工通車。”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莊頭村下馮組道路修建現場 盤小美 攝

“路修好後,我們就不用再走泥路了,致富奔小康也更有希望了!”下馮組組長馮治偉說,這條正在修建的道路,原來是窄小的土路,糟糕的路況為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便,遇到雨雪天氣,路上泥濘不堪,每年夏收時節,大型機械進出困難,收穫成了大難題。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莊頭村通村公路 盤小美 攝

“交通不便阻礙領導村民發展產業,要致富得先把路修好。”村委會主任馮栓金介紹,莊頭村過去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村裡產業單一,被列為重點貧困村。2015年,隨著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村裡的小塊地變成了大田。下馮組的49戶村民成立了合作社,流轉土地栽種核桃、蘋果、苗木500畝,抱團發展林果產業。兩年後,果園將進入採摘期。為了更好地推動林果產業發展,今年莊頭村藉助千村美麗項目,在下馮、小河灣等組修建柏油路4公里。“這幾年,我們村充分利用精準脫貧、土地整理、美麗鄉村建設等惠民政策,大力改善交通條件,目前全村水泥路、柏油路已超過20公里,今年這些道路修好後,通組率達到了100%。”馮栓金說。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莊頭村下馮組道路修建現場 盤小美 攝

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近年來,西峰區把交通扶貧作為全區扶貧工作的基礎,持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扶持力度,重點實施產業路、斷頭路、通組路、聯網路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農村等級公路1635公里,行政村通暢率達到100%,通組率達到58%。今年計劃投資3500萬元,共修建8條63公里農村公路。

一條條提質改造的通村通組路,解決了農民出行難的問題,也掃除了村民致富路上的“攔路虎”,實現了“路通民富”、“路通業興”的效應。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莊頭村下馮組道路修建現場 盤小美 攝

提起村裡交通狀況的變化,家住莊頭村小河灣組的金富忠深有感觸。“以前的山路彎多路面窄,出門很不方便,沒想到走了幾十年的土路,現在變成又寬又平的油路了,汽車能直接開到家門口了。路通了,來村裡旅遊的人也多了。”看著眼前的通村油路,金富忠滿臉喜悅。

西峰這些村莊的路通了 去哪兒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

西環川公路蒲河村段 盤小美 攝

位於川區的小河灣,是莊頭村最遠的村組。多年以前,不少村民以種瓜為生,但因為交通不便,瓜菜賣不出去,很多人不願再種,選擇外出務工。2014年,這條由小河灣通往村部的通組路變成柏油路,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也帶動了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道路暢通後,村裡依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一些村民不僅銷售農副產品,還辦起了農家樂,旅遊產業越來越紅火。“小河灣距離村部3公里,原來交通閉塞,農副產品賣不出去,是全村最窮的村組。路修好了,這裡的冰窟、石崖、古槐樹、蘆葦地等景觀吸引不少人來遊玩,去年冬季,村裡每天接待遊客300多人,旅遊收入達到四五千元。這條通組路可以說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致富路。”馮栓金笑呵呵地說,小河灣共有31戶村民,經營農家樂的就有六七戶,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橋車,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盤小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