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彭原镇芦子渠村通村乡村公路 盘小美 摄

5月15日,在西峰区董志镇庄头村下冯组道路施工现场,几辆工程车正在拉运、铺洒、搅拌水温料,工人们顶着烈日平整路面。项目经理刘永钊告诉记者:“这条路全长1公里,今年3月15日动工后,我们抓紧施工,目前正在铺设水温层,预计6月初就能竣工通车。”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庄头村下冯组道路修建现场 盘小美 摄

“路修好后,我们就不用再走泥路了,致富奔小康也更有希望了!”下冯组组长冯治伟说,这条正在修建的道路,原来是窄小的土路,糟糕的路况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遇到雨雪天气,路上泥泞不堪,每年夏收时节,大型机械进出困难,收获成了大难题。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庄头村通村公路 盘小美 摄

“交通不便阻碍领导村民发展产业,要致富得先把路修好。”村委会主任冯栓金介绍,庄头村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产业单一,被列为重点贫困村。2015年,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村里的小块地变成了大田。下冯组的49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栽种核桃、苹果、苗木500亩,抱团发展林果产业。两年后,果园将进入采摘期。为了更好地推动林果产业发展,今年庄头村借助千村美丽项目,在下冯、小河湾等组修建柏油路4公里。“这几年,我们村充分利用精准脱贫、土地整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惠民政策,大力改善交通条件,目前全村水泥路、柏油路已超过20公里,今年这些道路修好后,通组率达到了100%。”冯栓金说。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庄头村下冯组道路修建现场 盘小美 摄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近年来,西峰区把交通扶贫作为全区扶贫工作的基础,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实施产业路、断头路、通组路、联网路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农村等级公路163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通组率达到58%。今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共修建8条63公里农村公路。

一条条提质改造的通村通组路,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也扫除了村民致富路上的“拦路虎”,实现了“路通民富”、“路通业兴”的效应。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庄头村下冯组道路修建现场 盘小美 摄

提起村里交通状况的变化,家住庄头村小河湾组的金富忠深有感触。“以前的山路弯多路面窄,出门很不方便,没想到走了几十年的土路,现在变成又宽又平的油路了,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了。路通了,来村里旅游的人也多了。”看着眼前的通村油路,金富忠满脸喜悦。

西峰这些村庄的路通了 去哪儿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西环川公路蒲河村段 盘小美 摄

位于川区的小河湾,是庄头村最远的村组。多年以前,不少村民以种瓜为生,但因为交通不便,瓜菜卖不出去,很多人不愿再种,选择外出务工。2014年,这条由小河湾通往村部的通组路变成柏油路,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畅通后,村里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一些村民不仅销售农副产品,还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产业越来越红火。“小河湾距离村部3公里,原来交通闭塞,农副产品卖不出去,是全村最穷的村组。路修好了,这里的冰窟、石崖、古槐树、芦苇地等景观吸引不少人来游玩,去年冬季,村里每天接待游客300多人,旅游收入达到四五千元。这条通组路可以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冯栓金笑呵呵地说,小河湾共有31户村民,经营农家乐的就有六七户,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桥车,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盘小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