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高端旗艦是各家頂級實力的“鬥獸場”,在這個價位能夠買到設計品質、性能配置均優秀的產品。如果在千元價位,受制於成本,這些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打折”。在這些產品上,如果你需要高性能,勢必外觀上要劣勢一點;如果你需要更漂亮的外觀,性能就需要委屈一下自己。更多在千元價位,更加強調的是一個“度”的問題,如何兼顧溢價與用戶體驗就是最需要把握的重點。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另一方面,談產品又不能脫離市場。在最近有關於手機市場的報告中,前幾位手機廠商包括華為、OPPO以及vivo的佔比越來越大,甚至早早超過了50%。相對應的他們有了更大的供應鏈話語權,從而使自己旗下的手機產品能夠跳脫出原先的千元機標準中,事實上他們的銷量成績也一直是千元機中的擔當。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但是我其實今天更想來談談vivo,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三大巨頭的產品品質做工都是非常優秀的,而且線上線下的服務也做得足夠出色,這是消費者買單的原因,他們幾乎在引領著整個手機市場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我們過去長聽聞的是vivo和OPPO的“低價高配”,似乎這是摘不掉的一頂帽子。最近vivo反倒出了性價比旗艦---vivo Z1,這和我們以前印象中的vivo完全不同。這款手機的出現究竟帶給千元機市場什麼樣的震撼呢?

首先來談談“用戶關注”也是Z1主打的性價比

性價比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回國產智能手機開始發展,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手機廠商的一張王牌,藉此撼動整個市場。回到這個詞彙本身最常被提及的定義---處理器跑分/價格,要想提升性價比這一指標,勢必需要在處理器下功夫。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環顧現在的手機市場,如果代表高跑分能夠選擇的就是高通驍龍600系列,以如今大規模使用的處理器中自然就落在驍龍660這款處理器上。所以選擇性價比這條路,vivo Z1搭載它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聯繫到之前vivo和高通簽訂的意向書,這個穩定供貨的強大芯片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但同時其實vivo自身也要考慮到自家旗艦產品的問題,畢竟是同樣一款處理器,壯士斷腕的舉動足見vivo的發力的決心。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左vivo Z1,右小米6X

事實上在vivo Z1之前小米6X也使用了這一處理器,這也意味著兩款產品在跑分上幾乎是一致的。而我們都知道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品牌,就一直頂著“性價比”的稱號,一張牌打遍天下,上至高端旗艦。那vivo這一次直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輕鬆就能粉碎。甚至我們能不能這樣考慮:如果vivo第一次使用自然是重磅產品,所花費的心血加之X21對於驍龍660 AIE的打磨,表現甚至期待值比其他產品更高。

來看看設計與體驗

前面說到了千元機的度的問題,我們談完了性能來看看設計。千元機這些年的設計也逐漸豐富了,以前來說手機大多拋給OEM廠商來進行設計代工,之間的區分度並不是很高。曾有數據表明,vivo的產品幾乎全部自研,這也給手機本身的品質帶來保障。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設計第一就是突出在背面,這些年千元機有各種材質,金屬、玻璃、塑料等等,旗艦機型的工藝也陸續下方。反倒是我們已經很難區分出這三種材質之間孰勝孰劣,金屬不一定就是高質,塑料不一定就很差,因為如果你打造出iPhone 5c的水準在千元機上,也是極為難得的表現。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所以機身背面的設計感體現的是差異化以及握持舒適度,正因為如此vivo Z1採用了3D炫彩流光機身,整個背面是非常好看的。設計元素可以說是借鑑了自家的vivo X21,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光紋比X21要更多。其實在光紋這一塊,也是近幾年手機市場都在做的,非常好看應該是大家的共識。vivo Z1這種其實是有著當年榮耀8的既視感,但是相對於手感方面,3D曲面是包括高端旗艦以及中端旗艦的普遍選擇,這一點vivo Z1是跟上潮流。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正面承擔了所有的交互任務,這塊屏幕就是一個關鍵。自從去年的iPhone X引領異形屏之後,今年3月份開始異形屏就如同雨後春筍。其實沒有必要吐槽異形屏,相反它對日常使用的提升是極為明顯的,尤其是在搞定了適配問題之後。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左vivo X21,右華為Nova 3e

在千元機位做到異形屏的,目前看來也只有vivo和華為。相對來說前者就更為殘暴一點,vivo Y85以及定價1500元的vivo Y83,同價位是沒有對應競品的。所以有了新一代全面屏,這一高端旗艦的配置,vivo Z1的這種設計感就是獨一無二的。加上vivo在安卓陣營最早做全面屏手勢交互的,所以這種使用感就是超越了同價位的機型。如果對比一下僅有的另外一款異形屏產品---華為nova 3e,就是很明顯的差別了。

核心點---體驗

拍照是vivo的堅持點,事實上過去也誕生了不少值得稱讚的機型。按照道理說,設計和性能上的領先這款產品已經進行了其他方面的“閹割”。但是看看vivo Z1的拍照,前置2*1200萬像素(2400萬感光單元),後置1300萬像素+200萬像素雙攝,雖然從像素來看已經不是頂尖的參數,但是vivo還是拿出了亮眼的設計---例如2400萬感光單元,例如AI加入的拍照等等,這些都讓看似普通的拍照有了足夠大的差異性。或許在高解析力上缺了點,但是實際拍攝效果卻是十分值得期待。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另一方面,在內存上vivo一直在試圖普及4G+64G大存儲組合,到如今這個任務也從旗艦機型上落到了千元機上。就目前而言這種搭配最為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不會覺著性能過剩又能夠充分發揮手機存儲。事實上在此前中關村的一項數據調查中,4G+64G來說就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存儲搭配。

vivo終於發佈性價比手機,小米千元機最大對手來了

同時我們普遍關注的系統方面,vivo是國產手機廠商中率先適配Android8.1以及Andorid 9.0開發者預覽版的,這一特性是成功的延續到了vivo Z1上,它所搭載的就是基於Andorid8.1的FuntouchOS4.0。這些年伴隨著手機市場的推進,底層系統的更新其實是流暢因素的關鍵。高端旗艦第一時間適配無疑都是常態化,但是千元機系統更新其實都是要落後一個版本的。vivo Z1的率先跟進,其實相比於同價位的產品來說是具備強大的優勢的。

總結

結合起來,小米系這些千元性價比黨,常常掛在嘴上的跑分,其實vivo 一款 Z1誕生之後就輕鬆做到了。失去了性價比這一優勢的前提下,缺乏差異化的外觀等等,這些都不能令人足夠滿意。而在今天發佈的小米8雖然在探索版上使用了屏幕指紋,但是卻需要到7月份開售,相比於vivo屏幕指紋來說落後了將近4個多月的時間,更不用提自主研發的事情。相比之下,用了一顆驍龍845就能夠輕鬆完成跑分,似乎性價比這件事情相比於技術更容易製作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