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南方有重要的黑瓷,福建的建陽窯,也叫建窯。

建陽窯主要生產的東西就是喝茶的茶盞。

現在說起來就是一個茶碗,它在史書上記載叫"烏泥窯"。

什麼叫"烏泥窯"?

就是胎是黑的,特別黑,天下無敵的黑。黑瓷的生產主要跟宋代的飲茶習慣有直接的關係。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建盞黑釉殘品

宋代的關於飲茶的記錄非常多。

其他文獻比如詩歌裡,詞曲裡也非常多。

陶谷在《清異錄》中有這樣的記載。他說,"閩中造成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閩中-——也就是福建,建陽就在福建——它造茶盞。

鷓鴣斑是什麼呢?是一種鳥的羽毛。

鷓鴣是一種鳥,它的羽毛上有很多斑點,非常漂亮,茶盞就模仿了這種仿生的。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中華鷓鴣鳥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油滴(鷓鴣斑)盞

仿生的茶盞是在建盞中非常常見,比如兔毫盞,像兔毛一樣,兔毫嘛。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他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他說的就是這個盞就是青黑色最好,有那種條狀的所謂"兔毫"的為上。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野生灰兔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兔毫盞

"建盞"是我們的稱謂,過去還有一種稱謂我們後來不用了,日本人在用。

日本管它叫"曜變"。

明人筆記中曾經有一段迷信的說法,他說建盞開窯的時候,必須取童男童婦的活血祭祀。然後往裡一潑,這精氣就凝在上面了,所以叫"曜變"。

這個"曜變"這個詞後來中國人就不怎麼用,用在日本。

你查日本的陶瓷書一定定"曜變"這兩個字。後來很多人認為,這個詞是日本的。

其實不是,是我們自己的,後來傳到日本了,我們就不用了。

那麼日本人管它叫什麼呢?叫"曜變"。(有一說法認為,日本的“曜變”原為我國古代的“窯變”)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日本國寶曜變天目

還有一個說法更有意思,叫"天目"。

蒼天的"天",眼目的"目","天目"。

"天目"是怎麼個來歷呢?它有無數種說法。

最接近於一個史實或者最能讓人信服的一個說法,就是當年的日本僧人到中國來,帶回的茶具是從浙江天目山帶回來的,這個說法比較有說服力,容易讓人信服。

這個日本的僧人把中國喝茶的方法以及茶具帶到日本的時候,這個東西順理成章叫為"天目"。

現在引申出去的,凡是黑色的瓷器,宋代的黑色的瓷器都叫"天目瓷"。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日本茶道大師千玄室貢茶

日本人對建盞的態度,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我們也可能見怪不怪,中國人多聰明,見過的東西多了,看著這東西不新鮮,不就這麼一個黑茶碗嗎?有啥了不得的,多是這態度。

日本人到那兒先彎著腰鞠著躬,端著都是小心翼翼的,完全跟我們不是一個態度。

所以我就覺得,我們可能是因為家大業大太富有了,所以拿什麼都不當事,對這些東西理解也不夠深。

但是日本人由於他們地域偏狹,過去的文化都是外來的,所以他對這個文化反而特別地尊重。

當時我看到那個景象都非常受感動。


此文僅為大家介紹關於武夷山的茶、盞與山水、文化和歷史,是小編閱眾多書籍及網絡資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歡迎關注【武夷巖茶課堂】,關於武夷山、巖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