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人沒有了老家的房屋,你還有什麼?

木白佑


有句話說,有錢能買來豪宅,但買不來親情,所以,農村人沒有了老家的房屋,只要親人都還在,就是富足的。


老家的房屋,如果長時間沒有人居住,經過幾年的日曬雨淋,就會變得越來越破敗,再久一點可能就坍塌了。我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親人們終於又相見了,但是,當看到老家的房屋的時候,心裡其實非常淒涼。


過去一年家裡都沒有人住,院子裡已經長滿了草,冬天的時候草已經枯萎,院子裡顯得更加蕭條。除了雜草滿庭院,還有厚厚的落葉,院牆外的楊樹葉落了一院子,再下點雨雪,整個就腐爛了,那個場面,說實話,心裡很難過。


我記得,當時我大爺家的小孫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爺爺,老家的房子好破啊!”當時,大爺的心情很複雜,過去一年,他們一家都搬到洛陽去了,老家的房子也沒人居住和打理,就跟我家的房子一樣,一年多沒人住,破敗的不成樣子。


好在,我姑、我叔他們還在老家,如果不想收拾老家的屋子,吃飯或者住宿就可以去親戚家去,因為過年在家也待不了幾天,與其大費周折收拾,不如就先讓它這樣吧。


但是,老屋是自己長這麼待得最久的地方,所有的童年回憶都在那裡,如果有一天它完全消失不在了,我想我可能就再也沒有回家的理由了。


作者:蝸牛小姐姐,鮮農場&悟空問答運營作者,兩期優質問答答主,互聯網農資人運營編輯,田管家農技問答特約專家。

鮮農場


雖然沒有了老家的房屋,但那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地方,留下太多的回憶了,雖然老房子一去不復返,但是它的回憶始終留在我心裡。

還記得小時候玩的那些農村孩子話還有的玩具,現在想想真是太有趣了,還有太多太多,一時想不起來,那些回憶始終留在我心裡,現在老家很多人都搬到城裡去了,要找幾個村裡的都不好找了。



農村人最基本的財產(不動產)有:耕地、宅基地、房產。

其中,耕地是以人為單位,但土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村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期內所得土地租金、流轉賠償金以及徵地補償款。個人不得出讓土地,無法轉讓土地所有權。也就是說,村民在承包期內,依法享有土地及附著物賠償權益,但所有權歸屬不會發生改變,土地並非私有!



宅基地同樣作為村集體用地,村民有權無償、永久使用,且可在本小組成員內進行買賣轉讓。

基於宅基地上的房產視為宅基地附屬物,可與宅基地一起在本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買賣轉讓。



題主所講的,農村人失去自己的房子,是指如何失去呢?如果房子連同宅基地一起賣給非本村人,法律上是不被認可的,因為土地並不屬於村民,而是屬於村集體。即使宅基地已經確權,也只是保障村民可以永久、無償使用,而不是擁有買賣權。

如果是賣給本村村民,且買賣過程合法,手續完整,買方權益將依法得到保障!



如果沒了房子,還有土地呀,如果自己不種,可以承包、流轉,你也有權依法獲得收益!畢竟,19大已經明確,農民的土地承包期延長了30年。


騎仕單車


農村人沒有了老家的房屋,還有家人。家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只要家人陪伴在身邊,一起過著開心快樂的生活,那比什麼都好。對於農村人來說,老家的房屋是很重要的,那裡有著太多美好的回憶,屬於農村人的很多農村記憶都在那裡,和家人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