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我看到的瑞幸咖啡

我看到的瑞幸咖啡

我不太喜歡喝咖啡,也不太相信廣告,但還是去體驗了一下瑞幸咖啡(我更喜歡LUCKIN這個名字),我步行了800米,這個代價也算是大的。一切都源於她請的代言人,湯唯,我挺喜歡的女星。

我看到的瑞幸咖啡

杯子的設計,取咖啡的便捷,裝修的風格,服務人員的態度,我基本挑不出什麼毛病,證明這個流程和服務是經歷了嚴格設計和培訓的。所以出場比較高調,表演的也很華麗。

瑞幸的廣告觸點我只看到了兩處,一是小區的電梯廣告,這基本是分眾的靜態廣告位;還有就是微信文章底部的廣點通推送和朋友圈廣告。當然都少不了兩個明星的代言,湯唯和張震,恰巧這兩人我都很欣賞。

當然,瑞幸也採取了促進購買衝動的體驗和裂變營銷。首杯免費可以吸引顧客去體驗;贈一得一,分享後別人註冊又可得一杯,我當時分享了朋友圈,可能時間太晚,又或者是自帶的導語不太吸引人,所以並沒有人領取。相反我發的朋友圈圖片卻吸引了不少人評論。

在瑞幸的宣傳廣告裡,宣傳了大師咖啡、鮮咖啡(這個詞沒太懂),不過作為不怎麼喝咖啡的人,一般也品不出區別,星巴克和瑞幸其實也沒什麼區別,和麥咖啡也沒什麼區別。不過咖啡的品牌確實不多,我有印象的也就星巴克、太平洋,以前有個叫上島咖啡的,感覺現在也消失了,現在瑞幸的出現,其實也算佔據了品牌優勢。

據我觀察,身邊喝咖啡的人其實並不多,能天天喝三十幾塊一杯星巴克的人就更少了。瑞幸咖啡雖然說才二十幾一杯,其實也不便宜。其實很多人喝咖啡,唯一想感受的大概是社交貨幣的魅力。在星巴克發個定位和照片,就會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很講究的人,瑞幸基本上也能夠達到這個目的。

那麼瑞幸能不能喚起我再次去購買一杯咖啡呢?有點困難。我下載APP快20天了,只有剛才寫文章才再打開一次。我想如果再有可能喝一杯的話,除非她就在我樓下,當然瑞幸也開不了這麼多的門店。

所以,我把瑞幸咖啡當做一種偶遇型的咖啡,不會刻意去買她,假設不小心遇見了,可能會去買一杯。當然,瑞幸的品牌一開始都還是做的不錯的,所以能對標的也只能是星巴克,秒殺了其他品牌。

湯唯說,這一杯,誰不愛。要我說,這一杯,沒錢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