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薄拘羅為何能做到“五不死”?

薄拘羅

這個菩薩在佛弟子中叫「善容第一」。小孩子落地是不是千篇一律哇地一聲就大哭啊?可是這位菩薩一出生就笑容滿面,爸爸好、媽媽好!這本來是個好事,卻把爸爸媽媽嚇死了,這生了一個妖怪啊?一不做二不休,狠心地往那油鍋裡一扔,他仍然是嬉皮笑臉的;又把他扔到鍋裡開水煮,蓋子一揭還是活的;最後把他扔到海里去了,一條大魚過來吞到肚子裡,漁民把這條大魚又捕起來,一刀刺進去,小孩子又蹦出來,還是嘻嘻哈哈的,叫「五不死」——火燒不死,湯煮不死,水淹不死,魚吞不死,刀刺不死。

之所以得其果報,據《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薄拘盧品》中記載,在往昔毗婆尸佛時代,薄拘羅曾於盤頭摩國賣藥,以藥佈施眾僧一年,令一年內藥品無缺。以此佈施因緣,於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在天上人間,其福自然見。所作德少耳,受福不可量。又云:其年百六十,於此無垢濁,未曾有疾病,所生處常安。

延伸閱讀:

開 心 般 若

佛法八大次第:

人、天、聲聞、緣覺、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第一個次第叫「人」,受持三皈五戒,即能得人身。

第二個次第叫「天」,在三皈五戒基礎之上,還要修十善業,可以昇天道,但限於欲界天以下。如果在色界天以上,還要加四禪八定。但是,即使修到第二十八層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仍然是凡夫外道。

由於邪見橫行,導致大部分修行人認為受持三皈五戒、念念佛、拜拜佛……就能往生,這是打妄想。這一部分人來講呢,你勸他聽聞《法華經》,「不行啊!來不及啦!只有一句佛號可以成就!」付諸行動來講,仍然是懈懈怠怠。還有一小部分人呢,自以為會修行,自以為勇猛精進,自以為有智慧……他們修所謂的天道和禪定,很容易開天眼、天耳、宿命通、他心通乃至神足通,並以此執著而拒絕正法。

在《楞嚴經》講到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觀世音菩薩明明是從「聞思修」入,「聞」就是反聞自性,見道繼而修證,所以文殊菩薩把它判為第一之法。可是外道呢,「聞」什麼?聞海潮音、看天光,心外求法。

第三個次第叫「聲聞」,代表作是《阿含經》。以苦、集、滅、道四聖諦為指導思想,修得很苦很苦,可以證到阿羅漢。僅僅從三果羅漢到四果就要修二十萬大劫。一個大劫少說幾十億年,多說百億、千億年。

第四個次第叫「緣覺」,修十二因緣而證果,高於聲聞。聲聞從苦、集、滅、道的「苦」開始修起,明白什麼是苦。緣覺從「因」起修,研究六道輪迴之因。那麼根機特別利的緣覺人,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根據自己過去世中的善根,憑宿命通與前世聯繫起來也能成就,果位是辟支佛。阿羅漢、辟支佛都能了脫六道輪迴,但是不能「明心見性」,他只能證到人我空;而法執全在,塵沙煩惱未破。二者被稱為佛門內部的外道,仍然是外道。

那麼進入大乘法呢,分「了義」大乘和「不了義」大乘。「了義」大乘叫「實法」,「不了義」大乘稱為「權法」。那權法大乘涉及到「藏、通、別」這三個層次。

那麼第五個次第就是「藏教」。它從「有」門而入,相似於修「人道」,執著在事相上來行持。雖不通理,但心量大,發方便菩提心願意幫助一切眾生成佛。由於心量大,也能超越六道輪迴,但不能見空性。所以藏教既是小乘法又是大乘法——講是大乘法因為它心量大,講是小乘法因為它不能明心見性。代表作有《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等。

第六個次第是通教,也叫禪宗。它從「空門」而入,代表作有《金剛經》《六祖壇經》《六百部般若》,強調破一切相見空性,連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統統判為無明。《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麼這種法門修得非常非常認真,非常非常準確,能夠破除一分滅相無明證得空性,叫「摩訶薩」。但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最上乘論》中講:「恆河沙數的人難有一個人成就」。

第七個次第是別教。從「亦空亦有」兩門而入,代表作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既要見空性,然後從空出有,大作佛事。在某種程度上,它圓融了通教、藏教、小乘、人道、天道。所以《華嚴經》有無量法門,修得好可以破除十二分無明。而且,這個法門比通教更難成就。往往接觸了《華嚴經》,你心易亂。你要把它讀一遍的話,都不知道要讀多長時間。

這以上就是對人、天、聲、緣、藏、通、別這圓人前七種方便簡單概括了一下。也就是佛陀前41年所講之法,把它說為「戲論法」,也是「結緣法」。

而只有第八次第的「圓教」才能讓人當下解脫,才是「成就法」,它的代表作有《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心經》等。它是從「非空非有」二門而入,但是這個「非空非有」是「對有說空,對空說有」。它把八大次第圓融為一體,叫「一心三藏」;而別教是講「次第三藏」。別教還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啊!阿僧祇在印度裡是一百多位的大數:一劫是百萬億年,你算算看多少。可是到了圓教,不可思議啊!哪是三大阿僧祇劫?三世要不了,三年要不了,三天要不了,三個小時也要不了……你當下一念就能成就!一步登天!佛在《法華經》《楞嚴經》少說十幾處,多說幾十處都在提醒我們,當下就解脫!

當明白了正法,那前七種方便統統都是正法!妙不妙?乃至歪門邪道統統是正法!乃至颳風下雨、山河大地、風雲雨霧、泥巴瓦塊、樹木華草統統都是正法!沒有哪一法不正,沒有哪一法不是佛,沒有哪一法不是我!耳聞目睹身受……你能感覺到的一切,還有感覺不到的那一切的一切,都是我,都是一個念!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只有一尊佛,只有一個念,而且當下就是這一個念!這個法妙啊!

所以我們在《法華經》的研討過程中——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講這個道理。只要當下明白萬法都是由我一念所現,刻骨銘心,深信不疑,而且你知道它怎樣變出來的,你當下就解脫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