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姜昆的相聲水平如何?他對相聲的貢獻有多大?

明辨是非123


姜昆的相聲實際還是不錯的,但是因為他是曲協領導,外加上與郭德綱的矛盾,使輿論對他的評價越來越不客觀。

實際從侯寶林大師這一支看,成也姜昆,敗也姜昆,我們從侯氏後人就可看出端倪。

侯寶林-- 賈振良、黃鐵良、楊紫陽、馬季、李文山、胡必達、殷培田、賈冀光、丁廣泉、康達夫、李如剛、吳兆南、於世猷、郝愛民、師勝傑

馬 季-- 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笑林、王謙祥、李增瑞、韓蘭成、劉喜堯、彭子義、常佩業、黃志強、黃宏、尹卓

姜 昆-- 劉惠、白樺、鄧小林、大山、劉全利、劉全和、趙衛國、李道南、陸鳴、許勇、夏文蘭、倪明、唐愛國、齊立強、句號、徐文、郭丹、曹曙光(資料為百度)

相聲各個門庭,侯寶林大師還是枝繁葉茂的,但,大師之後,傳承最好的,承上啟下最好的是馬季。

我們看姜昆,徒弟真不少,但鮮有成大氣者,問題在哪?我以為,拜姜昆為師,實用精神已經遠遠大於意義了,從姜昆個人講,他對傳統相聲的傳承也是比較弱的,他所倡導的新相聲,實際對基本功的要求已經非常低了,更多的是靠內容超越形式,內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也非常重要,學相聲不學基本功,是肯定不成的。

我們都在思考郭德綱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對傳統相聲的傳承,理論上,郭德綱實際是繞過了姜昆,直接傳承的是侯寶林,馬季兩位大師的傳統相聲,這也是最重要因素。

我在想,如果姜昆收郭德綱為徒,那麼從侯寶林的相聲傳承角度,必然是姜郭的相聲中興,只是,拜了將軍為師的郭德綱,還會是郭德綱嗎?


韓東言


我算是看出來了,只要一提到評價姜昆,頭條裡馬上有一大堆郭德綱的粉絲和水軍一擁而上攻擊和詆譭他,恨不得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其實我很贊同頭條裡某位評論者的話,郭德綱的粉絲絕大部分是90後,00後,他們對姜昆和他的相聲作品知之甚少,不是很瞭解,語言上有些偏激,這可以理解,但當了解了姜昆和他的相聲作品後,還在一味地亂噴亂罵,肆意詆譭,這就是你的水平問題了,甚至可以說是你的素質問題;評價一個人,不是一定要你接受他,但你至少應該客觀評價,對吧!


玉樹511


不要老是糾纏這個事,我多次說了,相聲是大眾文化,是俗文化,不存在誰的水平高,誰的水平差的說法,反三俗肯定是不符合相聲表演藝術的。反之,相聲藝術脫離了三俗肯定沒有人去聽。姜昆是一個搞政工的幹部,你們老是和他理論,有必要嗎?再說了,相聲界不知何年何月形成了門閥派。非侯家弟子那都不是說相聲的。呸,什麼玩意兒。在我的印象裡,唱快板,說相聲(大多數是單口,也就現如今的脫口秀)在解放前或解放後(只到一九五六年)大多數都是要飯的行當。誰會想到發展到今天的市場經濟時代,姜昆會(跳)出來反三俗。無非就是人家混得比你姜昆有錢,無非就是郭德綱比你粉絲多,無非就是他不是侯家傳人。郭德綱不尿你那一壺。什麼曲協呀,你不要我,老子還不參加呢。咱們較把勁,看誰玩死誰。

我奇怪的是一向口碑不錯的馮鞏在幹嘛呢?站出來說說唄。要不然北京城裡的相聲界會長時間因為姜昆的騷擾而走下坡路。


駱國初


印象最深的幾點,表演時表情豐富,觀眾沒笑自己哈哈笑,吹拉彈唱,一個不會。


看海看航


他要是拿出百分之五十的精力搞創作,搞研究,大家才會服氣他。所有他的經典段子都不是他寫的。業餘時間寫毛筆字,畫畫,你說他對中國的相聲有什麼貢獻?


劉淑煊


我認為他的相聲水平就一般。他的相聲功底和郭德綱沒法比。至於貢獻,不敢恭維。他的早期作品也就如此照相和虎口脫險還有點印象。


長風秋雁509


姜昆成功的把相聲引向沒落,是郭德綱,德雲社拯救提振了相聲,都是人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快樂老人210707407


年少無知的時候,確實覺得他算個角兒,那是因為當年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相聲,後來聽的多了,明白了相聲就該有市井氣息,明白了說學逗唱的真正含義,明白了貫口、竹板和太平歌詞的真正意義,明白了基本功多難,姜這種咿呀扮相欺世盜名之輩完全是在毀相聲,總得教育觀眾,總得有點社會意義,唯獨少了相聲最本質的給觀眾帶來笑聲,聽相聲的人不是為了受教育,是為了花錢買個忘卻憂愁開懷大笑。

現在形容這個人,用烤番薯臭鳥蛋也不為過,在他手裡,相聲幾乎完了,在他手裡,曲協充斥著烏煙瘴氣到的帶壞之輩,在他手裡沒有使徒理教,在他手裡,相聲是用來消費的不是用來傳承的,用納稅人的錢養這幫體制內的人,我覺得說他在浪費社會資源才對,何來貢獻?


油膩大叔刃牙


他說相聲那會兒也沒反應那麼大,其他前輩走了他就嘚瑟了,想他自個獨大了。不就個說相聲藝人的嘛,嘚瑟個啥😏😉


胡hcs


姜昆的相聲代表一個時代,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水平誰也抹殺不了的,不是幾個,幾百個,幾千個甚至更多的水軍就能低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