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坐月子期間可以出門嗎?

一直覺得我自己


我坐月子的時候出過門。那時大概坐了20多天月子後,實在悶得慌,出去散步一次,去家附近超市買東西一次,時間都控制在半小時內。

雖然我也同意坐月子儘量不出門,但實在悶的慌時,出門走走也沒啥。

注意事項1:我坐月子時,是冬天,出門一定從頭到腳裹嚴實,特別是帽子,不能戴薄的,要戴厚款。

注意事項2:另外重要的就是鞋襪,襪子要厚,鞋子要軟。

注意事項3:最後還要戴好口罩,我本身有鼻炎,怕冷空氣,再加上剖腹產後人虛弱,所以一定要戴口罩。

另外,一定要挑個陽光燦爛的好天出門,順便曬曬太陽,千萬別挑下雨、下雪、颳風、酷熱的天氣出門,否則自己受罪。


處處有心


我坐月子的時候經常出門!為什麼呢?

我是鄉下坐的月子,那時候是十月份,溫度剛剛好。 鄉下的房子廚房是另外一棟的在旁邊,早上起來就到廚房用溫開水刷個牙,洗個臉,再到回床上躺著! 一天基本上上五六次側所,鄉下的側所是沒有建在房間裡的,在廚房隔壁的一個小單間!就這樣每天跑幾趟,算是出了門吧!

吃飯基本上是和老公他們一起客廳吃飯!剛開始出醫院的那幾天是婆婆端到房間吃的,後面覺得一個人吃了沒勁就和他們一起坐著吃!偶爾偷偷的吃一兩口他們的菜!那心情不知有多美麗🤣🤣

有時候天氣晴朗☀️,就會到外面曬曬太陽,隨便走走。公公叫我休息夠了,有精神就多走走!這也是出門吧!

在房間裡都不怎麼帶帽子,穿的衣服也不是高領的,經常被親戚說!房間裡又沒有風,又沒開空調!出門就會搞嚴實點啦! 坐月子洗頭洗了三次了,洗澡有四五次,婆婆說只要不著涼、不吹到風就洗洗吧,不然會臭啦,婆婆是個愛乾淨的人!

可能是因為坐月子經常走動吧,身材恢復得很快!沒胖到哦!就是肚皮上還有一點點妊娠紋😅😅😅

寶媽們,要科學坐月子哦!不要學別人,做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


AAA若是誓言


我坐月子的期間,除了從醫院到回家是出門了,在其餘的時間都在家裡沒有出門,一方面是聽從老人的安排,她們說坐月子期間骨縫都開了,如果保護不好容易得關節炎;另一方面坐月子期間我也沒有什麼事情非要自己出門去辦。

通過別人的例子,我認為坐月子期間保護得當,也是可以出門的,當然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儘量不要出門。



我老公的堂嫂,學校的老師,三十多歲的時候非常想要二胎,當時計劃生育不允許生二胎,她們偷偷摸摸的生二胎,月份大了以後就一直在家請病假,孩子生在冬天,坐月子期間學校要選市級優秀教師,需要她講課,當時大冬天還下著雪,零下十幾度,她全副武裝,渾身上下包的嚴嚴實實的,腳下穿這雪地棉,堂哥把她送到學校去講課,二伯母在家裡各種擔憂,就害怕堂嫂感冒或者見風等情況發生。

堂嫂講課回來身體也沒有什麼不適,也沒有落下月子病。


丁媽親子時光


我坐了兩個月子,都非常悲催的出門了,而且還不是簡單的出去逛逛。什麼情況?慢慢說給你們聽。

生了老大,孩子五天我們就出了院,孩子吃的不錯,精神也很好。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我們也沒有什麼經驗,等第19天醫生回訪的時候說孩子黃疸有點嚴重,要去醫院檢查。一檢查就說要住院,我們什麼也不懂,說是黃疸高了會影響發育,慌慌的就住院了。在醫院呆了十天,吃不好睡不好,還要為孩子擔心,我那個月子啊,都奉獻給孩子了。

生了老二有了經驗,在醫院一切安排好了才住院,心想這下好了,沒什麼問題了。結果25天的時候去醫院,說是子宮恢復的不好,還治療。結果把小傢伙帶著在醫院燻蒸、理療、打針治療,可憐啊。

其實我也不想啊,只想在屋裡乖乖的待著,但是沒辦法,不出門不行啊。


藍藍湖


做月子的時候,產婦剛生完孩子,身體虛弱,還很容易出汗,尤其在冬天的時候,所以避免風邪入體,就不要出門了。如果有非出去不可的理由,那麼我們必須找一個溫暖的天氣,且無風無雨的天氣,出去外面,一定要注意手腳的保暖,即使天氣有點熱,也必須給腳穿上襪子,出去必須帶著帽子,防止吹風,還有,穿上長衣長褲的最好。避免著涼感冒



記得自己那會兒做月子的時候,沒有哪個有經驗的人指導,媽媽因為太遠,也沒來,照顧我,我婆婆完全就是封建又腐朽的那類人,老一輩的農村婦女,大字不識幾個,根本不知道現在都是科學育兒了,還哪裡來的做月子需要捂一身熱汗,不能刷牙,不能洗頭。還不讓我我吃水果,我月子裡的時候我婆婆產後的飯菜都不會做,是不會做,給我吃的每天就是炒菜,根本沒有什麼湯湯水水的利於產奶的,特別鹹,好幾次都炒糊了,每天都麵條,每天都是的,一成不變,一天就吃三頓這樣的給我,有一次她去地裡幹活都忘記還在月子裡的我,我也就餓了一早上沒吃,還有,在外人面前,說我沒母乳給寶寶吃,寶寶經常餓肚子。後來,出月子的第一天就讓我洗尿布,滿月後我就自己做飯吃了,哎,想想也是可悲,遇到這樣的人,受盡了委屈,也是苦命啊。月子裡都靠自己慢慢的摸索和網上的一些建議,我完全沒有聽她的,所以我們之間有了不少的矛盾,到現在也是。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寫下自己做月子的經驗。

很多人以為做月子要靜靜地臥床休息,其實不是的,順產的媽媽,在產後24小時內就可以下床活動活動了,多走動,利於血液循環,傷口癒合的快,刨婦產的媽媽,最好是在產後一週又再下床活動,在溫暖的天氣,我們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曬曬太陽,但是必須給寶寶遮住強光,避免刺傷眼睛。慢慢的來,活動的時間不要太長,半個小時內吧,避免勞累。


產後的飲食,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上面說了,我婆婆是什麼都不懂的,這兒我分享一點我的親身經歷,生完孩子,我在醫院住了一天院,就急匆匆地回了家裡,一回去,我婆婆就買了只雞,大家知道她是怎麼燉的雞湯嗎,直接一整隻雞,剁碎,直接放進鍋裡用高壓鍋燒開,什麼料都沒有放,連點鹽沒有,後來還是我自己找鹽放的,我真是對她徹底無語,這就是所謂的雞湯,上面漂著的全是厚厚的黃油,為了孩子,我還是忍了,少吃了兩口,湯沒喝,我婆婆竟然要我把油喝掉,暈,就這樣,連著兩三天,我終於身體受不了,漲奶啊,特別疼,乳房跟個石頭一樣的,太難受了,再加上寶寶還太小,吃不了多少,硬生生的擠出去了不少。還有,嚴重的便秘,後來得了痔瘡。總之,產後三天內最好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產後兩三天,我們不仿先吃些清淡的湯湯水水的最好,很利於腸胃的消化,排便也會很通暢。這時候寶寶的胃還很小,不需要太多的母乳,奶也不會漲的厲害。過後,我們一定要注重營養和休息。在飲食方面,吃的清淡點,湯湯水水的多喝,多吃新鮮的蔬菜,肉類補充蛋白質,可以多吃點,利於身體恢復。月子裡還是可以吃一些水果的,吃水果也有利於排便,給身體補充一定的維生素,但是,一定要用熱水把水果溫熱點在吃最好。



寫了不少了,有點囉嗦了,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感謝有這麼一個問答機會,讓我把心中的不快傾吐出來。


芬芳的年華712



我出去過,在女兒25天的時候帶女兒住進新生兒病房,天天去醫院看她,雖然每天只能看一兩分鐘連抱都不能抱。在醫院住了5天,接女兒出院的那天剛好滿月。



我婆婆說我坐月子老跑出去,婆婆她以前坐月子連房門都沒出過。生完孩子光躺床上,她看到我坐在客廳就老說我不能坐著,要躺著,也不能坐硬凳子……所以覺得我坐月子連床都不要下是最好的。我覺得只要不吹風,注意保暖,身體還好的情況出門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能不出遠門就好


靜以修身雪胎梅骨


很多人都說坐月子不出門是老傳統,不願意遵守,但是在我看來,老傳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產婦本來就比較勞累,而且整個身體比較虛弱,坐月子不出門,其實強調的是產婦要注意休息。

我自己坐月子的時候是沒有出門的,本來我腰椎不太好,所以趁著坐月子養養。現在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現在我的寶寶已經40來天了,已經十來斤了,我每天抱著他餵奶,沒有覺得特別辛苦,腰疼也沒犯過。

姐妹們如果真的有想要在月子裡出門的,我的建議是,不要累著自己,不要走太多的路,穿舒服的鞋底厚一些的鞋子。

好好愛自己,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咱們好了,咱們的寶寶才有奶吃,對不對?


小公主變形計


哈哈,我出去過好幾次。記得有一次是去醫院拆線,還有一次是去給寶寶買東西,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家受不了,怕自己抑鬱,出去找朋友聊天了……

即使在家,也沒有一直躺在床上,而且每天洗澡換衣服(產後會大量冒虛汗,所以還是多做清潔比較好)。門窗也會每天打開通風,自己注意不要吹風就好啦。

雖然家裡老人一直說要靜養,但我不也活蹦亂跳好好的麼~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有個問題想不通,那就是每個產婦出院回家的時候,不就是第一次月子裡出門嗎?你總得從醫院門內走到門外,打車或開車回家,接著再走進家門。雖然是很短暫的時間,那也是出了門的呀,也沒帶來什麼傷害呀!所以坐月子幹嗎一定讓自己躺在床上,不見天日呢?


薯條媽媽如是說


坐月子期間當然可以出門了,但是要看在什麼天氣出門,另外產後媽媽出門前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風、著涼。

我當時在醫院生完孩子幾天後就出院回家了,在裡坐月子,在坐月子的42天時間裡,我出門帶寶寶去過醫院,檢查一下,也沒什麼的。


我家有個帥小夥夥


有大寶的時候沒出去,有小寶的時候經常出去,估計有經驗了,膽子大了。大概半個月以後就開始到處蹦噠,該吃吃,該喝喝,除了辛辣生冷的不吃,就沒忌過嘴,想吃水果了就熱水燙燙再吃,感覺也沒啥事,也沒什麼不舒服。那個時候天氣冷,但是出門有車,去商場有空調,所以我沒覺得怎麼著,反而覺得出去轉轉有了一定活動量,身體恢復的快一點。但是也不是天天出去。基本想出去了逛兩三個小時就回來了。第二個月子過的是挺痛快的。反之第一個,一直在家,不出門,心裡也壓抑。沒婆婆,孩子喝奶粉,月子的孩子也不鬧,喂完了託公公看一會兒。現在想想那個時候還是很舒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