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通訊:安徽“高考小鎮”的“生意經”

中新社安徽六安6月4日電 題:安徽“高考小鎮”的“生意經”

中新社記者 張俊

隨著中國高考的日益臨近,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里人流穿梭不息。他們中有緊張備考的學子,嚴陣以待的家長,還有來自六安周邊乃至中國各地的“淘金者”。

通讯:安徽“高考小镇”的“生意经”

資料圖:代陪、全託中心在當地逐漸興起。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這座大別山深處的毛坦廠鎮被喻為“高考鎮”,其嚴格的作息管理和超過80%的高考本科上線率,每年都吸引了數萬名中國各地的學生來此求學,由此也形成了小鎮裡特殊的“生意經”。

“全託中心”扮演父母角色

孫紅是小鎮裡一所全託家庭的老師,每天清晨5點,她就開始為學生們準備早飯,然後要一直忙到夜裡12點。在這棟距離毛坦廠中學500米的二層平房裡,住進十幾名學生,孫紅不僅要負責他們的衣食起居,有時還要承擔起家長的角色,給孩子們講題,疏導心理。“這些孩子大多家在外地,父母沒有辦法陪讀,我們就承擔起這個角色。”孫紅說,她把這些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碰到孩子生病,她比誰都要著急。

事實上,入住這樣的一個全託中心價格並不便宜,一年下來需要25000元(人民幣,下同)到30000元不等,但只要孩子能取得好成績,許多家長都樂於付出。

嚴格管理催生電話亭和代購店

毛坦廠中學龐大的學生數量和陪讀家長,也孕育了巨大的商機。在毛坦廠中學附近,狀元書店、985超市、學府酒樓等字眼的店鋪讓人眼花繚亂。每到放學時,張鴻飛家的門口,排隊打電話的學生便增多。因為學校管理嚴格,不允許帶手機,校外電話亭成為孩子們與家長溝通聯繫的主要渠道。“學校佈置任務就要跟家裡聯繫,打電話的學生就會特別多。”張鴻飛告訴記者,根據學生打電話的時間計費,一分鐘1元錢。

通讯:安徽“高考小镇”的“生意经”

資料圖:商家用馬到成功、旗開得勝等字樣的廣告語招攬顧客。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在張鴻飛家隔壁的門面房裡,十幾臺電腦排成兩列,這並不是網吧,而是淘寶代購店,學生有購物需要都只能在代購店上網購買。據代購店老闆顧成介紹,像這樣的代購店還有五六家,收費會根據學生購物的金額收取5%的手續費。“這裡的電腦沒有聊天軟件和遊戲,唯一的功能就是瀏覽網頁。”顧成表示,他一年大概有10萬元左右的收入。

名師補習班按時計費

在毛坦廠中學,儘管學生的時間有著嚴格的規劃,但許多學生仍然會在晚自習後參加各類補習班,“名師教學,急速提分,簽約保證”這樣的標語廣告不在少數。據學生家長介紹,好一點的“一對一”補習班,一個小時收費300元,一週補習兩次,一次兩個小時,一個月下來就要4800元的補習費。儘管價格不菲,好老師仍備受追捧。“我家孩子上了兩個月的課程就放棄了,感覺效果不明顯。”來毛坦廠中學陪讀的家長吳菲菲說,課外補習主要還是看孩子意願,如果孩子想學,價格再貴都會報名。

陪讀家長成為主要“勞動力”

在毛坦廠鎮,學生是主力消費群體,陪讀的家長們為了緩解生活壓力,往往會選擇打工或者做點小生意。張成芳是眾多陪讀家長中的一員,每天下午和晚上,她都會到街上的一家制衣廠裡打點零工,“主要是做一些定製的衣服和旗袍,按件計費,一個月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張成芳告訴記者,在這裡工作既能賺錢,還能照顧孩子,許多家長都在這裡上班。

通讯:安徽“高考小镇”的“生意经”

資料圖:學校附近的製衣廠內,陪讀媽媽利用空餘時間做工掙取生活費。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與張成芳不同,王心明和妻子選擇在學校門口擺小吃攤,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有幾百元的收入。王心明說,這裡擺小吃攤的基本都是陪讀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今年上高二,等孩子畢業,他們也就回家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