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名人軼事│靖南王耿仲明世家

名人軼事│靖南王耿仲明世家

  耿仲明是蓋州東部山區連陰峪(今蓋州市榜式堡鎮天寶村)人,原為明朝毛文龍轄下參將,驍勇善戰。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死後不久,1633年耿仲明率官兵及家眷6000餘人,跟隨孔有德、尚可喜受降於努爾哈赤,授總兵官。後屢敗明軍,1636年被封為懷順王。順治初從多爾袞入關,1649年被改封為靖南王。耿仲明死後,子耿繼茂襲爵。1671年耿繼茂卒,耿仲明之孫耿精忠襲靖南王爵,鎮守福建。

名人軼事│靖南王耿仲明世家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三藩之一吳三桂首先扯起反清復明的旗幟,蓄髮易冠服,發動藩王之亂。耿精忠隨後響應,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扣押總督範承謨,並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分三路出兵:東路攻浙江溫、臺、處三州;西路攻江西廣信、建昌、饒州;中路攻浙江金華、衢州。臺灣鄭經起兵響應。朝廷為著力解決吳三桂勢力,對耿精忠採取招撫拉攏政策。但耿精忠不予置理。五月,耿軍攻陷浙江江山縣後,因衢州有備,遂移師攻溫州、處州等地和江西廣信、建昌、饒州等地。

名人軼事│靖南王耿仲明世家

  此時,耿軍增至十餘萬人,勢甚猖獗。為此,康熙帝以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貝子傅喇塔為寧海將軍,統兵入浙,很快便在衢州、常山、紹興、淳安等地打敗耿軍,收復嵊縣、壽昌、遂安等地,又在木道山一役消滅耿軍2萬餘人。繼之先後收復黃岩、徽州、婺源、建昌等地。其時,耿精忠在福建境內因與鄭經交惡,致泉州、漳州均被鄭軍攻佔,處境越加艱難。康熙帝為分化耿精忠與吳三桂的關係,寬釋其在京被收禁的親人,並命其弟耿聚忠奉敕到衢州,再次勸降。但耿精忠仍不接受,並孤注一擲,繼續發兵攻打浙江衢州和江西的建昌等地。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傑書與齎塔合兵大敗耿軍於大溪灘。此時,福建汀州、邵武、興化3府先後又歸鄭經所有,耿精忠見大勢已去,只好接受傑書的勸降,但要求明詔許其赦罪立功。為掩蓋罪行,耿精忠急忙派人縊殺範承謨。康熙下詔復耿精忠王爵,命其隨軍討伐鄭經,清軍迅速打敗鄭軍,收復興化、泉州、漳州及邵武、汀州等地,鄭經遁回廈門。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念耿仲明對清朝開國有功,令耿仲明三孫耿昭忠以懷順王禮儀將其屍骨從江西吉安歸葬蓋平縣耿家祖塋。次孫耿聚忠請清代名儒、著名書畫家朱彝尊撰寫《靖南王耿公仲明墓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詔耿精忠入覲,以負恩謀反罪將其下獄,革去王爵,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耿精忠被凌遲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