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南部縣伏虎鎮各村名、地名的來歷……

南部縣伏虎鎮各村名、地名的來歷……

南部縣伏虎鎮各村名、地名的來歷……

南部縣伏虎鎮各村名、地名的來歷……

伏虎鎮各村名、地名的來歷

伏虎場:以附近有小山狀如伏虎得名。清咸豐時建場于徐家橋,後因缺水、失火遷至此。原伏虎區、伏虎公社及現在的伏虎鎮政府駐地。

樓家灣:因灣內原有徐姓一幢大樓房而得名。

中房灣:早年灣內三弟兄分家,老二居此,故名。

徐家壩村:原二大隊。以境內徐家壩得名。

朝門戶巖:昔人建“朝門”大院於巖下。

徐家壩:因壩上住戶大多姓徐得名。

對河灣:灣對面是“朝門戶巖”。“對面”方言“對河”。

馮家巖:住房多姓馮。

蠶子山村:原三大隊。以境內山勢蜿蜒如蠶得名。

酢房頭:民國時開過酢房烤酒得名。

老屋頭:

孫姓祖先居住地,故名。

榨樹灣:灣內多木質堅硬的樹,常用做榨油工具。

孫家壩村:原四大隊。壩上住戶多姓孫,故名。

老灣頭:早年張姓祖先居此灣,故名。

王大灣:灣較大,住戶姓王。

羅家灣:昔灣內住戶多姓羅。

李家灣:據傳,湖廣人入川,李姓最先在此灣落戶。

袁家巖村:原五大隊。以境內袁家巖得名。

墳嘴壩:原壩上多古墳。

袁家巖:山岩邊住房姓袁。

三房灣:清代灣內三兄弟分家,么弟住於此灣。

張家坪:坪上住戶原大都姓張。

張家觀村:原門大隊。以境內張家觀得名。

六六嘴:以一山脈在此處有六個山嘴突出得名。

張家觀:古時張姓族人籌資建廟(後改為小學),故名。

李家灣:原住戶多姓李。

劉家溝村:原七大隊。以溝內住戶大多姓劉,得名。

馬家巖:巖邊住戶姓馬,得名。

劉家灣:原住戶多姓劉,得名。

徐家坪:昔住戶多姓徐,得名。

馮家灣:昔灣內土地多屬馮姓所有。

五嶽宮村:原八大隊。以境內五嶽宮得名。《鄉土志》:“五嶽宮明進士禮部侍郎王珂講學於此”。

范家祠堂:清順治年間,範姓族人建祠於此,故名。

范家溝:昔住戶多姓範。

劉家坪:坪上住房多姓劉。

泰山嶺村:原九大隊。以境內泰山嶺得名。

院長咀:

山咀長伸,側邊有大院,故名。

泰山嶺:嶺很高,鄉人喻為泰山。

染房灣:昔灣內開過染布坊。

中房彎:彎內早年有三弟兄,二弟居此。

賈灣頭:賈姓住戶集居灣內,故名。

柿兒埡村:原十大隊,以山埡上原柿樹成林得名。

趙家巖:原住戶多姓趙。

楊家灣:灣內田地大多性楊姓所有。

鼓腔灣:灣內有一石腔,形如鼓。

冷水埡村:原十一大隊。以駐地冷水埡而得名。

冷水埡:山埡上有水甚涼,昔稱涼水埡,建國後人稱冷水埡。

王家坪:坪上住戶多姓王。

張家灣:張姓人家居住灣內。

趙王廟村:原十二大隊。廟為趙、王兩族人共建,故名。

楊家咀:住房姓楊。

向家巖:住戶多姓向。

敬家灣:據傳,湖廣人入川,敬姓人家最先在此落戶。

徐家灣:灣內住房大多姓徐。

麻石咀村:原十三大隊。因境內多麻石而得名。

李家咀:住戶姓李。

敬家灣:敬姓人家住灣內。

鳳台觀村:原十四大隊。傳說古有鳳凰在此棲息,後修廟祀之,故稱。

馬家咀:住戶姓馬。

旋兒灣:灣成螺旋狀,故名。

李家灣:住戶全姓李。

羅家:此處住有羅姓人家,河上有平橋,橋附近常扎堰,亦名大堰坎。

宇家灣:全灣住戶都姓宇。

賈嶺崗村:原十五大隊。山崗上住戶大多姓賈。

貓兒灣:灣內有一巨石,形如貓,故名。

東坪山:坪位於山之東,故名。

敬家灣:敬姓人家住灣內。

碑亭子村:原玉鎮鄉十五大隊。以駐地碑亭子得名。

碑亭子:古時修有大碑亭,故名。

羅家河邊:小河邊,住戶姓羅。

李家壩:原壩上住戶李姓居多。有油橄欖樹千餘株。

敬家灣:住戶姓敬。

鎮江廟村:原玉鎮鄉十四大隊。以駐地鎮江廟得名。

鎮江廟:昔寶馬河常泛漲成災,後修鎮江王爺廟,故稱。

雷家灣:灣內原住戶姓雷,現姓孫。

何家灣:住戶大多姓何。

天井灣:彎內有古井。

書房埡村:原玉鎮鄉十二大隊。以昔山埡上有私塾得名。

張家咀:住戶姓張。

彎彎田:一塊長田呈彎形,故名。

李家灣:住戶大多姓李。

三河灣:三條河溝交匯處。

三里埡:山埡離鎮江廟三華里,故名。

李家灣:住戶姓李。

松林包村:原玉鎮鄉十三大隊。以境內山包上松樹成林得名。

陳家灣:住戶姓陳。

莊子灣:灣內昔有地主陳耀昌的莊房。

崗兒灣:位於山崗之下,故稱。

扁溝頭:為一窄溝,故名。

王大彎:此彎很大,原住戶姓王,現姓陳。

八丈河:升鍾水庫主幹渠通此,建電灌站,裝機2臺。

青崗嶺村:原千秋鄉七大隊。以境內青崗嶺得名。

書房坪:早年坪上設有私塾。

青崗嶺:山崗四季長青,故名。

陳家山:山上住房姓陳。

敬家埡:原埡上住有敬姓人家。

敬家坪:坪上住戶大多姓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